給我們聖誕假期,其餘免談:疫情中堅持「社交權」的法國人

給我們聖誕假期,其餘免談:疫情中堅持「社交權」的法國人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法國人對於聖誕假期的重視,必須放在整個關於「度假」的文化脈絡下來分析。法國人道關懷拹會Fondation Jean-Jaurés在《法國人和假期:哪些不平等》 報告中,提到「放假」這個概念對於法國人的意義與重要性。

文:楊豐銘

最近在我任教的大學課堂上,學生拋了個跟時事有關的問題:疫情這麼嚴重,為什麼法國人依然堅持要出門社交?這位好奇又認真的同學跟我周遭朋友們有著一樣的困惑,病毒傳染哪分什麼假期非假期,封城就該五根清淨,不能奢求太多歡愉的享受與氣氛,因為這會破壞社交距離。

在對抗COVID-19的眾多措施當中,封城不啻是褫奪人身自由最嚴厲的手段,執行封城的最終目的不外乎期盼能夠消除疫情。可是法國人卻不這麼想,對他們來說,現階段封城目的不是為了全面壓制疫情,而是為了讓民眾能夠盡情享受之後的聖誕假期。

與病毒共生的思維

抗疫為了享樂……一般台灣人大概不會同意如此「自我中心」、「只重享樂」的想法與現象。但人類學強調的換位思考,不就是嘗試暸解這般奇怪的抗疫邏輯和作為?法國人的想法跟台灣主流的抗疫思維有不小差異,從以下兩位意見領袖的思緒裡即一覽無遺。

獲得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法籍學者杜芙若(Esther Duflo)與其夫婿班奈 (Abhijit Banerjee) ,於9月26號慎重地寫了篇長文投書法國《世界報》。這篇名為〈將臨期封城好拯救聖誕節〉(Il faut décréter un confinement de l’Avent pour sauver Noël,「將臨期」為聖誕節來臨前的預備節期) 的文章,以幽默的口吻提醒想連任的馬克宏不要當偷走聖誕節的鬼靈精格林奇 (源於How the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這部喜劇片的主角,是一個討厭聖誕節,專偷聖誕禮物的綠色怪物),建議法國政府最晚必須在11月底開始封城,確保疫情穩定,好讓人民得以正常過聖誕假期。

在巴黎土生土長、因諾貝爾獎而揚名海外的杜芙若關心祖國疫情合情合理,不過她超前部署的倡議,第一時間卻未受到歡迎與重視。有人認為她應謹守經濟學者的本份,思考在疫情時代如何幫法國或全世界活化經濟,而不是利用諾貝爾奬的光環下指導棋。為了聖誕假期該怎麼過而出動諾貝爾獎得主,這也顯示出法國人對於社交生活的無比重視。

放假之前先禁足的觀念無獨有偶,封城是為了之後的開放與享受生活,這點連總統馬克宏都有相同思維。身為國家領導人,他以聖誕節期作為重要的抗疫佈局和時間基準點,於10月28號宣布第二波封城時強調:「我們的抗疫策略早在春天就確定,那就是與病毒共存」(Notre stratégie a été définie dès l’été, c’était de vivre avec le virus),並安慰民眾:「我們努力看看能否擴大希望,讓大家能與家人歡慶寶貴的聖誕節及歲末節慶假期」(Nous verrons si nous pourrons cultiver l’espoir de célébrer en famille ce moment si précieux de Noël et des fêtes de fin d’année)。

法國這幾天的疫情終於稍稍減緩,但每天依然還有上萬人感染、數百人喪生,距離感染人數降到5千人的解禁容許,可能要等到明年。但討論如何過聖誕節的聲浪,每天不減反增,甚至動員到部長會議的層級,總理開口閉口都是關於聖誕節的種種事情。

對筆者而言,杜芙若用「拯救」(sauver) 這個動詞富有涵義,意指人民忍受封城不能沒有回饋,而且回饋要及時,聖誕假期正常地社交能夠大幅舒緩民眾的身心。馬克宏顯然更高舉集會自由的價值,包含節慶時的歡樂團聚。但疫情嚴重到人心慌慌、經濟蕭條、醫療崩潰這般地步,難道還不能禁止節慶團聚嗎?在大流行病時代,一昧地以全民健康作為藉口,無限上綱的禁止集會,法國人並不領情。沒有大餐也沒有廣大親友團聚的聖誕節,還能稱得上聖誕節嗎?對於法國人來說,這是一個目前無比重要的爭論議題。

「度假」作為法國人的文化DNA?

法國人對於聖誕假期的重視,必須放在整個關於「度假」的文化脈絡下來分析。法國人道關懷拹會Fondation Jean-Jaurés在《法國人和假期:哪些不平等》 報告中,提到「放假」這個概念對於法國人的意義與重要性。

在法國人看來,假期有兩個主要的意義:休息和發現。首先,假期代表著一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工作構成的社會生活中、必要的休息與恢復時期。35%的法國人將假期與「脫離日常生活的時刻」聯繫起來,31%認為假期是「應有的休息」。這二者構成了向世界開放、發現和冒險的可能性:33%的人將假期與「發現新國家或新地區」聯繫在一起。「與家人和朋友共度時光」排在第三位(29%)。

有趣的是,在那些宣稱曾在兒童或青少年時代度假的法國人中,度假的動機順序剛好相反:他們的記憶首先與「與家人度過的時光」有關(53%),其次是「發現新領土」(34%)、「從事跟平日不同活動的時期」(28%)。因此我們可以說,法國人在談論假期時,「休息」和「發現新事物」維度是自發的,但透過童年關於假期的記憶來維持家庭感情與連帶,其實是更加重要。法國人積極的將家庭情感與假期聯繫在一起,只有5%的人會認為假期是「無聊的時刻」,這更證實了假期的重要價值。

無法妥協的社交與其經濟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