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的英國人人胸前戴紅花,哈利王子卻因此得罪了半個英國的人

十月底的英國人人胸前戴紅花,哈利王子卻因此得罪了半個英國的人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將士的國殤星期日是英國皇室的大活動,身為名義上三軍統帥還是英國女王,雖已九十四歲高齡,卻從來都不缺席,而脫離皇室的哈利梅根今年也在洛杉磯進行弔念,但卻因為「太公關」而惹怒了英國人。

記得剛到倫敦那年的十月底,地鐵上、路上的行人很多都在胸前戴著一朵紅色小花。連電視裡的名人、主播、政客也都有配戴,英超各球隊的隊服也跟平常不一樣,多了這朵紅花。工作的銀行也在櫃檯賣起小紅花,一朵一磅全數捐作公益。一直覺得很納悶,這戴紅花的習俗到底是什麼?

後來才知道紅色小花叫Poppy,中文是虞美人花。英國人在十月底開始配戴虞美人花是因為11月11日是英國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這個紀念日是為了弔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和平民。選擇虞美人花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煙硝焦土的戰場上最先綻放盛開的就是紅色的虞美人花。

shutterstock_1159873078
Photo Credit: Sh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國殤紀念日的歷史其實不長,是1919年由英王喬治五世(現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的祖父)創立,為了紀念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德意志帝國代表簽下康邊停戰協定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每年的正式紀念活動則在距離國殤日最近的星期日舉行,又稱為國殤星期日(Remembrance Sunday) 。

按照慣例,當天英國王室成員會在西敏寺白廳(Whitehall)上的和平紀念碑(Cenotaph) 集合,當大笨鐘敲響11整點時,皇家馬炮隊會在騎兵衛隊校場(Horse Guards Parade)鳴禮炮,兩分鐘的默哀結束後,由女王和著軍裝的資深王室成員在紀念碑前為陣亡軍人獻上花圈。

對英國王室來說,「軍銜」或許比「殿下稱呼」還要更重要

國殤星期日是皇室的大活動,雖說英國是民主國家,但三軍統帥還是英國女王。女王已經九十四歲高齡,許多公開活動也慢慢交棒給皇室下一代,可國殤星期日她從不缺席,絕對帶著重量級皇室成員出席,看得出來她非常重視軍人子弟。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國殤星期日紀念活動格外冷清,參加的人也少很多。但女王,查理斯王子一家,威廉王子一家都參加了活動,查理斯和威廉都穿著軍裝在英雄紀念碑前獻上了花圈。如果在往年,哈利王子會在爸爸,哥哥之後也獻上花圈,但今年卻不見他的蹤影。

這要追朔到今年年初哈利梅根無預警官宣脫離皇室,女王震驚之餘在短短五天之內發了兩封以奶奶口吻致英國人民的公開信安撫民心。接著白金漢宮發出官方聲明,指出哈利梅根將不再履行皇室職責,不能花用皇室公款,也不再使用「His/Her Royal Highness」(殿下)的稱呼,哈利所有的軍方頭銜被卸職。

RTX88S5B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當海外媒體把重點放在不能使用「殿下」稱呼時,英國人一看就知道女王最重的處罰不是這,而是免去哈利所有的軍方頭銜!哈利之所以得到英國人民的喜愛除了他是戴安娜的兒子外,他可是在軍中服役十年還上過阿富汗戰場代表英國而戰的王子,光是這點就得到無數英國人的敬重。而他也在許多公開場合表示以自己的軍職為榮,然而這一切隨著他選擇離開皇室,跟著梅根到好萊塢發展劃下句點。

被批評為作秀的一場「致意」,讓哈利輸掉名望

在國殤星期日當天,沒有回英國參加皇室正式活動,哈利和梅根對外聲稱當天會以「私人名義」對亡軍致上敬意。果然,哈里穿著深藍色海軍服,胸前佩戴軍功勳章來到洛杉磯戰亡軍人國家公墓,與梅根一起在墓地為亡軍獻上了花圈。這本來是美意一樁,可哈利梅根公布照片後英國人民的批評排山倒海而來。

因為這些照片拍得太美太好,怎麼看也是專業攝影師拍的,再加上精心打造的妝髮,完全就是公關宣傳照。如果只是想誠心誠意的對亡軍致敬,那請專業攝影師來跟拍,事後還廣發照片給媒體的動機是什麼? 兩人惹來利用亡軍作秀的猛烈批評,而且餘波盪漾。看來兩人真的踩到英國人的線,畢竟普遍來說英國人對為國捐軀的軍人們都是很尊敬的。

十月底出爐由英國最大民調機構YouGov舉辦的皇室人氣調查[註],哈利得到1分而梅根則是負26分。

這個民調方式,是喜歡支持的是正分,不喜歡的是負分,兩者相加後的總合。所以解讀起來是支持哈利跟討厭哈利的人數不相上下,不喜歡梅根的遠遠多於支持她的。

哈利的不相上下聽起來好像還好,可他可是向來是維持70%上下高分的高人氣皇室成員,甚至有幾次還超越奶奶榮登榜首。看來英國鄉親對他的喜愛江河日下,哈利梅根若是想再得到英國人民的喜愛與敬重,不再多加把勁真的不行哪。

註解

  • 第一名是長青榜首——女王(71分),威廉高居第二名(65分),第三名則是凱特(62分)。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