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國會通過《台灣保證法》促對台軍售常態化,國防部智庫:國家安全還是要靠自己

美國會通過《台灣保證法》促對台軍售常態化,國防部智庫:國家安全還是要靠自己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撥款法案除了納入《台灣保證法案》外,也撥款300萬美元作為支應美台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各項活動之用。

(中央社)美國參眾兩院昨(21)日通過年度撥款法案,其中包括《台灣保證法案》,呼籲對台軍售常態化、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檢視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

美國聯邦參、眾議院昨天表決通過高達2.3兆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撥款法案。法案不只包括9000億美元的「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經濟紓困方案,法案也將納入《台灣保證法案》(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20)。

台灣保證法案分別在去年3月與4月由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與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Eliot Engel)、共和黨籍首席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眾議院院會並於5月7日一致同意通過這項法案。今天納入在撥款法案的《台灣保證法案》內容採納眾院版本。

眾院版本《台灣保證法案》目的在台灣關係法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台美關係。法案國會意見指出,美國政府支持台灣持續針對不對稱戰力、促進台灣增加國防支出以提供國防戰略的足夠資源、常態化對台軍售以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

在國際參與部分,國會意見指出,美國政策為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世界衛生大會(WHA)、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及其他適當的國際組織,並支持台灣以會員身分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及其他非以國家為必要條件的國際組織。

國會意見也建議檢視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要求在法案生效後180天內,國務卿向參眾兩院外委會提交報告,包括對國務院指導對台關係文件的檢討結果與《對台交往準則》更新版本、《台灣旅行法》執行情況等。

撥款法案除了納入《台灣保證法案》外,也撥款300萬美元作為支應美台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各項活動之用,並以肯定GCTF是推動公衛、執法、災難救助、能源合作、婦女賦權、網路安全、媒體識讀與良善治理的重要平台,美國跨黨派議員肯定GCTF持續針對全球議題的合作。

《華視》報導,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中方注意到有關的報導,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國會通過包含涉華消極內容的有關法案」;汪文斌更指出,「西藏、台灣、香港等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王文斌表示,「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借有關問題插手中國內政,不得簽署和實施有關法案中針對中國損害中方利益的消極內容和條款,以免進一步損害中美合作和兩國關係的大局」。

國防部智庫:美國以國家利益優先,台灣安全還是要靠自己

(中央社)美國持續對台軍售,國防安全研究院表示,美國對台由過去戰略模糊趨向戰略清晰,但美國仍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台灣安全必須靠自己努力;另外,國軍除勤訓外,全民的抗敵意識才是戰爭最後一道防線。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表示,陸海空三軍均派遣人員在國防院駐點研究,而這些人員被稱為「學官」,並從軍事角度探討區域安全等議題。

國防院發布最新一期「國防安全即時評析」,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駐研學官林政榮撰文指出,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8日宣布對台軍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Fiel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FICS),這也是美國川普總統今年第6度對台軍售案,同時是任內第11次對台軍售。

林政榮表示,對於台海若有衝突,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台灣安全這個議題,美國歷任總統大多採取「戰略模糊」立場,以保持彈性與國際操作運用的空間。2016年12月川普當選時,總統蔡英文致電祝賀,通話歷時10多分鐘,雙方針對政治、經濟、安全及亞洲印太區域情勢交換意見,這是史上首次美國候任總統與中華民國總統直接進行通話,由此可知,雙方互動關係良好。

林政榮說,川普就任5個月後就宣布對台軍售武器,軍售次數第二多且金額高達1411億美元;川普也在2018年簽屬「台灣旅行法」、2019年眾議院通過「台灣保證法」。此外,川普在2017年1月20日就任後,也積極促進並提升台美之間的外交、經貿、科技及軍事及戰略合作及交流,台美雙方關係達到1979年後最佳狀態,被視為友善台灣的美國總統,對於台灣安全趨向戰略清晰方向,也是對台灣安全承諾與互信。

但林政榮表示,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指出:「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換言之,美國仍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台灣安全需靠自己努力,必須「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林政榮也指出,國軍除了平日精實訓練於戰訓本務外,全民國防抗敵意識是戰爭最後一道防線,因此透過全民國防教育,提升民眾防衛信念,才可有效預防戰爭,確保國家安全。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