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廣設「雨撲滿」 ,打造台北市成為「海綿城市」

柯文哲:廣設「雨撲滿」 ,打造台北市成為「海綿城市」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先進國家面臨極端氣候水患及缺水的問題時,都採取整體性的思維,推動各項總合治水措施,特別是可儲留雨水的設施...」

柯文哲25日表示,台北市的熱島效應嚴重,希望透過把道路及廣場改成透水性的鋪面,以及雨水回收利用的「雨撲滿」設施等,讓台北市成為水冷散熱的「海綿城市」。柯提到,繼廣慈公園和青年公園後,大安森林公園也將完成「雨撲滿」的設置,可減少處理自來水過程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讓台北市成為永續發展的透水城市。

雨水回收-雨撲滿特輯
南勢雨水回收系統解說
斯里蘭卡的雨撲滿

柯文哲臉書全文如下:

1980年以後,台北市的溫度增加比花蓮、台東、恆春高出了2倍,台北市在夏日中午的時候,溫度也比週邊的郊區高出了4.5度C,由此可見,台北市的熱島效應相當嚴重。

因此我主張臺北市成為一個水冷散熱的「海綿城市」,將道路及廣場盡量改成透水性的鋪面,下雨時可以讓水透過縫隙滲到地底下,不會積在地面上,當太陽出來時,這些水又可以蒸發來降低整個環境的溫度。此外,在空曠地廣設貯水池,讓屋頂跟路面上的積水可以流進去,同樣達到「雨天儲水,晴天散熱」的效果。

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雨撲滿」設施,包括廣慈公園和青年公園,發揮「小海綿」的作用,大安森林公園也會在年底前完成設置雨撲滿。臺灣在颱風和梅雨季節時,雨水總是來得又多又快,利用既有排水設施排水,並及時將雨水導入「雨撲滿」內暫置,讓道路不會積水,也降低區域排水系統負擔。目前雨撲滿已經發揮儲存雨水的功能,市府加派水車抽水,將這些水用來澆花、清洗。

先進國家面臨極端氣候水患及缺水的問題時,都採取整體性的思維,推動各項總合治水措施,特別是可儲留雨水的設施,雨撲滿的設計不但達到「海綿城市」的效果,同時也減少了處理自來水的過程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讓臺北市成為永續發展的透水城市。

下圖為廣慈公園內雨撲滿,透過廣慈公園既有的排水系統,將雨水匯集,儲存於「雨撲滿」概念的蓄水池,可儲存18噸的雨水。

Photo Credit: 柯文哲

Photo Credit: 柯文哲

Photo Credit: 柯文哲

Photo Credit: 柯文哲

Photo Credit: 柯文哲

Photo Credit: 柯文哲

柯文哲打造「海綿」北市 公園設雨撲滿(蘋果)
柯文哲設置雨撲滿 要打造北市成「海綿城市(自由)
柯文哲:主張台北市成為海綿城市(中央社)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