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環境新聞回顧:10年過去,20項「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無一達成

2020年十大環境新聞回顧:10年過去,20項「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無一達成
Photo Credit: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整年全球幾乎都籠罩在疫病之中,在台灣的我們也經歷了總統選舉、藻礁損毀和白海豚棲地劃設等國內大事。《環境資訊中心》以台灣和全球為尺度,篩選出2020年十則重大環境事件,

儘管外界引頸期盼,更嚴謹的土地利用法條能儘早上路,但《國土計畫法》仍在今年大修,將規劃時程拉到10年之久,意味著《國土計畫法》2015年立法通過後,最快2025年才能正式上路。

後半段的國土大計,將待「國土功能分區」公告實施,才會取代現有區域計畫法,成為我國未來30年的國土利用準則。

Photo Credit: 環境資訊中心

16年,美麗灣正名杉原灣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爭議逾16年,10月24日解約仲裁結果出爐,台東縣政府應支付6.29億元買回建物。

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將回歸「杉原灣」稱呼,未來不再使用「美麗灣」。沙灘部分,預計規劃為公有海水浴場,部分土地交由部落認養使用。至於建物,則會向各方請益處置方式。

針對建物的最終處置,究竟要直接拆除,或是整修另作他用,各方仍未達成共識。杉原灣的未來,還有一段公民對話的路要走。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