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支撐「北歐模式」的,不是左派劫富濟貧的所謂「社會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真正支撐瑞典模式的,是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傳統,是由下而上的組織協調文化,是崇尚市場自發秩序的治理和稅制。而不是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不是政府主導的頂層設計,更不是劫富濟貧的所謂社會正義。
社會主義的擁護者,總喜歡談北歐模式。畢竟委內瑞拉模式和中國模式,看起來駭人聽聞,或至少不太體面。
但是北歐模式的內涵到底長什麼樣子?在表面的高福利底下,是什麼支撐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就不是那麼願意深究了,或者,只想挑那些自己喜歡的部分來張揚。
以瑞典為例,有一些關於北歐模式的真相,可能讓左派不是那麼舒服:
一、瑞典文化當中,有對古典自由主義和市場自發秩序的深刻尊重
早在英國的Adam Smith之前,瑞典思想家Anders Chydenius就寫下《國家利益》這本小書,主張要限縮政府權力,確保人民產權,強調自由市場的優越性。雖然《國富論》隨著英語廣為流傳,但從寫作年代和獨創性來看,與其說《國家利益》是瑞典版的《國富論》,不如說《國富論》是英國版的《國家利益》。
這種對政府權力的警惕和自由市場的理解,深植在瑞典文化當中,最具體的表現是:瑞典史上最大規模的抗爭遊行,居然是場pro capitalism(支持資本主義)的遊行。
1983年,長期承擔高額稅負的企業家和雇員們,終於受不了一項最新的社會主義政策,集體走上街頭。成為導火線的社會主義政策,是受薪者基金(Wage-earner Fund)計畫:要求企業每年撥出20%的淨利,以新股權的形式配給受薪者基金。
即使提倡者說得天花亂墜,但這個計畫終將導致盈利企業的所有權歸諸受薪者基金,由一小撮「專業經理人」(政治掮客)掌控,從而讓瑞典成為政治權力主導的社會主義國家。

於是1983年,瑞典的阿特拉斯們決定聳聳肩走上街頭。僅有800萬人口的瑞典,足足有10萬人走上街頭。眼看勢不可當,長期執政的社會民主黨趕緊收回成命。瑞典人明白,共好共榮是不錯,但用權力取代交易的社會主義萬萬不可。
對比起來,如今還在高唱「生產資本應由勞工共有」,又耐不住合作社漫長緩慢的腳踏實地,動不動想訴諸政治權力強制分配的左派知識份子如Naomi Klein,顯然就是只跟上了批判資本主義的德式Buzzword,卻沒有守住古典自由主義對政治權力的戒慎。
二、比起政府介入,瑞典人更相信工會和企業間的理性溝通
因為有這樣的思想基礎,在瑞典,工會和企業間的溝通是理性而友善的,雙方都知道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瑞典人根本不需要也不期待政府用最低工資來「幫大家談判」,民間自己就可以搞得定。當然,人難免身在福中不知福,瑞典的企業家也是看到美國工會的嘴臉,才知道瑞典工會「簡直太好溝通了」。瑞典工會的人,也是碰到美國工會的人才知道「自己真是很受尊重」。
要消弭這種兩極化的勞資對抗,靠的是長期累積的社會互信。而有意思的是,要建立這樣的社會互信,首先要戒除的是訴諸外部權威(也就是政府介入)的習慣。一旦習慣訴諸外部權威來仲裁,誰都愛加碼100求50,能進尺絕不甘於得吋。反正到時候再由外部權威相加除以二就好,自己何必示弱在先?長此以往,注定形成兩極對立的勞資協商文化,工會和企業間的理性溝通更不可得。徒然坐大了各方爭相討好遊說的政府官員。
相對之下,整天妖魔化資方,吵著要政府用一體適用的法規來「幫大家談判」的左派,真的能學得了北歐模式嗎?恐怕共好共好,還是別人去共我來好。

三、瑞典的社會福利,是由民間主導提供服務
醫療教育方面,瑞典政府提供很多福利。但是在服務的管理提供上,不是由政府直接主導,而是用學券之類的方式,直接提供給家長病患,讓消費者選擇來主導,讓市場競爭起作用。
因為瑞典人明白「公立」機構有它先天的限制:服務不佳、效率不彰、反應遲鈍、照章行事,不是什麼都公立起來就世界大同。所以他們知道要善用自由市場的力量,來提升服務效率,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對比之下,滿腦子想著「(公立機構)不賺錢才高尚、(私立機構)逐利就是齷齪」的東亞價值,結果只會造成更多的浪費。看起來便宜,其實更貴。
四、瑞典的稅賦結構中,消費稅非常吃重
崇尚劫富濟貧的左派,對於窮人無法豁免、甚至帶有累退性質(窮人富人都是一天三餐)的消費稅,向來不以為然。但是消費稅在瑞典的稅賦結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稅率足足是美國的三倍、台灣的五倍。
而瑞典之所以傾向消費稅,是因為相對於營業所得稅,隨著交易課稅的消費稅對投資和營利行為的影響較小,比較不會扭曲投資誘因。這再次體現瑞典人尊重市場自發秩序的基本價值。(附帶一提,同樣的稅率下,財產稅的扭曲更小。)

相對之下,左派總是熱衷於設計各種稅級來劫富濟貧、扭曲市場。真要效仿北歐模式時,恐怕也只想學半套:給富人和企業加稅就好。歐巴馬執政下美國對企業恣意加稅,正是明證。附帶一提,在OECD的租稅競爭力排行中,瑞典是名列前茅的。這大概是只管胡亂加稅、意在懲罰富人的左派難以想像的。
總而言之,真正支撐瑞典模式的,是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傳統,是由下而上的組織協調文化,是崇尚市場自發秩序的治理和稅制。而不是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不是政府主導的頂層設計,更不是劫富濟貧的所謂社會正義。
簡單說就是:想分蛋糕,得有人去烤;想拿金蛋,得有鵝來生。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