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日常奇緣》:我需要有人愛,如何靠網路交友愛得門當戶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我來說,好的藝術家就是創作高級垃圾的人類,垃圾也有分高級和低級嗎?
文:倪瑞宏
★☆★☆★
走出失戀的其中方法,就是找到下一段新戀情,很快你就會忘記你失去的痛,但沒有人告訴你中間可能需要個緩衝,學習如何從被親密愛人拋棄的自卑情結裡重新站起。
我爸就在我眼淚還未流乾之時,送了我一本書《謝你不娶之恩:離開你真的太好了》,他表達關心的方式很幽默。書的內容集結自英國《真愛》雜誌的感情問題專欄,目的是要幫助女人認清現實,好讓她們不要談感情談到把自己給弄丟了。
書中有一篇「被愛情偷走」的個案,讀來溫馨實際上卻相當驚悚,大意是講一位天才少女申請上某知名音樂學院,卻放棄入學,嫁給當時深愛她的男人,丈夫為了彌補她,買了一架名牌鋼琴送她。後來丈夫死了,她也90歲了,於是《真愛》雜誌聯繫上該音樂學院,找出她當年的入學通知書,免費送她去上一週課程,好讓她不要帶著遺憾死去。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網際網路的出現徹底改變現代人交友的方式,記得以前學校都會宣導網路交友很危險,校園裡貼著小紅帽在電腦前和大野狼聊天的海報,或在健教課裡播《我們這一班》校園寫實劇,劇中缺愛的少女被網友騙後得到教訓,從此認真向學。
網路交友的風險並沒有因為時代進步降低,但我們已經不再對這件事大驚小怪了,甚至已經完全被納入人類社交活動的一環。從我第一次使用的「水晶聊天室」、「奇摩交友」、「愛情公寓」、「Match.com」,還有我大學時玩過「Are You Interested?」,以及讓老白男找亞洲郵購新娘的「Asian Dating.com」……在尋找真愛這條路上沒有在怕的(但可能方向錯誤)。
智慧型手機出現後,線上交友網站也被手機交友APP取代,以2013年火紅的交友軟體為例,前期我用過「Skout」和「遇見」,「Skout」使用者遍及全球,因為無法控制誰能傳訊息給你,導致我大部分時間都不忍點開,據說「Skout」也是當年發生最多起跨國詐騙案的寂寞溫床。
至於「遇見」是一款由中國大陸開發的交友APP,當時會去下載是因與家姐閒聊,她同學有人用這個APP的GPS定位認識附近的約會對象。我打開軟體,立刻收到一個頭髮染成金髮的跑車男和我Say嗨,當下確認這一區不是我該來的地方。
網路交友打亂了現實生活中固有的階級與社交可能,你無法控制你會在上頭遇到什麼,卻也很難避免用既有的品味或喜好去過濾對象,同時對於不出門就能瀏覽各階層人類的檔案感到著迷,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社會或田野觀察。
分手一週後,我聽朋友建議去下載了「Tinder」、「OkCupid」、「coffee meets bagel」,用戴上貓女面具的大頭貼在匿名聊天室聊天。匿名聊天室裡有一位同樣住在新北市的男子與我搭訕,我問他為何大白天不上班在睡覺,他回說已下班,清晨就在市場賣菜。這真是個詭異的局,雖然我們都知道職業無分貴賤,在聊天室裡眾生平等,但遇到一個22歲男子說想要和我約炮(我建議先換臉照),他看完立刻春心蕩漾地說要出門來找我,只不過我這一方收到的卻一張頭髮燙壞,戴著髒汙鏡片眼鏡的廁所自拍照,於是我離開了聊天室。
週五晚上,我在The Wall Live House門口遇到一對可愛情侶,女孩頭髮剃光,男友長髮披肩,兩人造型互補又如膠似漆,簡直羨煞旁人。我和女孩是舊識,她說男友是在「Tinder」上認識,從英國回台灣之後,她整整花了一個月時間,只要配對成功,立刻現約不囉唆,高效率地篩選對象,因此能與現在男友一見鍾情,也多虧「Tinder」讓她相信網路還是能找到真愛。於是我也學習她的毅力,睡醒滑、吃飯滑、寫論文滑、搭車滑、睡前滑,聊天時用技巧讓話題能夠導向直接見面。至於當時我的篩選標準完全沒有原則可言,因為大部分男子開場白都差不多,只能憑對方照片和直覺判斷要不要繼續聊下去。
於是天龍王子一號和我約在東區一間「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可能會介紹的高質感酒吧,他幫我點了一杯柚子口味的伏特加調酒,上下打量我一番之後,語帶失望地嫌我穿得不夠露,「妳的檔案照那麼辣,結果本人是個學生妹是怎麼回事?」他說。我看著他的短腿,心裡想你哪有資格嫌我啦,只是33歲的他是外商公司主管,祖產在敦化南路,又是家中獨子兼黃金單身漢(好啦!是有那麼一點資格)。隔兩天他又約我去看電影,不過是那種私人包廂的高級MTV,由於當時已經過晚上十點,我用要在家陪爸媽為由婉拒,結果他惱羞成怒把我刪掉。真抱歉喔^^。
又隔一週,天龍王子二號來和我搭話,因為他母親是藝術愛好者,因此我們稍微多了點正常對話,他約我在民生社區一間新開的工業風咖啡廳見面。檔案寫著32歲的天龍王子二號皮膚黝黑、相貌端正,身穿芭蕉葉粉色花襯衫(低調名牌),頭戴當年很紅的出家人款無帽沿帽(我覺得很醜),潔淨淺藍色的短褲露出精壯小腿肌,連耳機廠牌也十分講究。
王子二號說他過去在歐洲攻讀政治學,對目前的台灣政局很不滿,認為當年連勝文沒選上台北市長是天龍人的損失,一直想動筆寫一本政治諷刺小說,卻遲遲沒有開始。他的臉書照片是一段佛經書法,信佛的他吃素,曾經想過要出家,但要戒女色太難,於是邀我和他去中台禪寺參加法會當作約會……要維持精神和他互動實在好累。中途我受不了去廁所,回程瞄見他趁我不在時,打開筆電繼續查看他的「OkCupid」訊息,站在他背後的我內心深受打擊。
接著我又遇見了一位優柔寡斷的英文老師,他正在與女友進行開放式關係,希望我能當他的「好朋友」,可以有時聊聊文學,有時牽牽小手,稱讚他畫的醜醜小漫畫其實不醜,但我卻想逃。結果逃到了一間會用芒草裝飾客廳,布置得宛如廢墟的離婚悲傷男子家,男子送我一盞來路不明的老舊檯燈討我歡心,造型和我胸口上的刺青一模一樣。從那天起,我開始害怕他家貼滿皺皺麻將紙的不鏽鋼鐵門,害怕這樣下去有可能那天會被他毒死。
振作好難,為何別人都遇到真愛,我都遇到這種?還是這根本不適合我?


針對這個問題美國作家丹·斯萊特的寫了一本網路交友研究書《數位時代的愛情:科技對交友擇偶的影響》,在每章節嚴肅的數據和訪談中,作者同時也虛構了一位名為艾莉絲的尋愛少女。她的外貌條件不差,在紐約學校主修藝術設計,結束一段有毒的長期戀愛關係後,她說:「要在大都市遇到好男人很難,他們願意和你約會、閒聊,當然還有上床,可是他們一旦發現妳真的關心他們,他們就會立刻逃跑。我不愛那些為我瘋狂的男人,但我願意為他付出一切的男人卻不在乎我。」
為了突破現實困境,艾莉絲聽從朋友建議開始使用網路交友,她和我遇到同樣問題,前幾次與網友見面的經驗都很好,但都會在第四次後急轉直下。為了重回愛情遊戲,我們都開始努力「扮演自己」,試圖在第一次見的人面前印證自己就是檔案上那位有趣、性感、愛冒險的女子。
但我們都忽略了人大腦處理資訊的範圍其實很有限,當一個人認識過多潛在約會對象,會被汰換取代的速度也是飛快,就算妳自稱仙女,軟體上還有成千上萬的仙女比妳更漂亮、更溫柔善解人意,這對想要尋找真愛的人來說無疑雪上加霜。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仙女日常奇緣: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大塊文化
作者:倪瑞宏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介紹】
倪瑞宏,1990出生於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目前全職創作生活中。創作主軸在研究當代迷茫精神狀態,習慣用帶有黑色幽默的高彩度繪畫與空間裝置,來描述我們身處的世界和那些說也說不清的關係。作品曾入選2019年「臺北美術獎」,曾參與了第29屆「金曲獎」插畫設計,以成為台灣好媳婦目標努力中。
【本書特色】
玉皇大帝何時來接我?
低而不俗.趣味惡搞
臺北美術獎入選藝術家
倪瑞宏的圖解仙女手冊
…………隨書附…………
☆仙女精美拉頁、仙女沙龍美照、仙女桃花改運法☆
「對我來說,好的藝術家就是創作高級垃圾的人類,垃圾也有分高級和低級嗎?那就要看是誰製造的,如果是仙女製造的呢?」——倪瑞宏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