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布蘭的東方情懷》大展:藝術界巨星林布蘭其實不常旅行,那他的東方肖像從何而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瑞士巴塞爾藝術館(Kunst Museum Basel)的這檔大展,本應是今年度歐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卻在深秋十月底的陰雨天,靜悄悄地展開。
文:陳雅雯
作為西方藝術史上的超級巨星,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其實一生沒有出國旅行。那麼,他畫中那些異國情調的聖經故事場景、靈氣逼人的東方他者肖像,靈感從何而來?在瑞士巴塞爾藝術館(Kunst Museum Basel)的這檔大展,本應是今年度歐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卻在深秋十月底的陰雨天,靜悄悄地展開。受疫情影響,航空旅遊停滯,封國封城,沒有國際觀光客到訪,展場清疏「空曠」。

林布蘭和他的同代人,活在荷蘭最美好的時代,支撐這場盛世景象的,不是王室,不是議會,而是富可敵國的超級財團──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個跨足政治、經濟、軍事的龐大企業體,透過汲取亞洲的物資:真金白銀、香料、絲綢、茶葉、瓷器……為當時荷蘭上流階層,取得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新奇物件,正所謂「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於是,我們在林布蘭的畫中,看到了波斯地毯、中國瓷器、日本雨傘、絲袍,當然,還有黑奴,他們的身影若隱若顯地依附在「白富美」的主人身邊。
在後殖民時代,我們該如何看待十七世紀荷蘭繪畫中的東方情懷?那些平日裡恪守清教徒傳統、拘禮克己的荷蘭人,卻興致勃勃地在自己肖像畫裡扮裝成東方他者,穿戴一身榮華,是否藉此偷渡炫富的樂趣?這場展覽的策展論述,試圖回答許多在今日地緣政治語境下,值得反思的問題。
展覽分成七大主題:「頭巾和絲袍:把東方帶回家」、「繁榮之路:貿易和戰爭」、「理解世界:蒐藏和研究」、「聖經風景:早期林布蘭和其影響」、「殿堂之光:林布蘭和其追隨者」、「異國風嫻熟化:林布蘭對東方的改編」、「寫實求真?或援用通例? 」。從這樣的展區安排,可以看出策展敘事聚焦於林布蘭以及同世代的藝術家,在「東方熱」的影響下,如何在敘事畫、肖像畫當中,融合異國情調物件,並以此映射出一整個世代的藝術風潮,和荷屬東印度公司所象徵的殖民霸權,彼此之間的對話關係。

荷蘭在中東和遠東的貿易擴張,不僅帶來財富,也引發一場知識探求,奇風異俗的物件進入了荷蘭上層階級的生活之中,成為彰顯身份地位的表徵。仕紳賢達在家中建置「藏珍閣」(cabinet of curiosity),展示品從古典時期文物、海貝化石、到異國物件如陶瓷、象牙工藝品等,與其說是炫富,不如說是炫智,是知識體系的展示、微型的世界觀呈現,是收藏者內心世界的小劇場。隨著這股蒐藏和研究的風氣漸盛,有關東方文化的「圖示」(motif)開始出現在了靜物畫、肖像畫、歷史畫中,妝點社會階級和財富,禮讚盛世氣象。
然而,荷蘭共和國的財富,卻是奠基在對東亞施行一連串破壞性活動之上:奴役、經濟剝削和武裝暴力,但這些主題僅出現在書籍插圖裡,從未被主流藝術關注,出現在油畫作品裡。引介異國文化的書籍或報導,由參與朝聖或冒險探勘的旅人所述,漸漸在荷蘭廣為流傳。有趣的是,大多數的讀者從未親自到過東方,對他們而言,這個遙遠朦朧的意象,最直觀的連結是聖經故事的發生地。
林布蘭和他的同時期畫家,在處理舊約和新約宗教畫時,不約而同地描繪了石礫遍布的荒地、灰棕色調的山坡,這與他們自己家鄉綠意蒼翠的低地風景截然不同。至於置身當中的人物造型:男人包著頭巾,女人穿著色彩繽紛的華服。儘管這些作品是畫家們所投射的想像之窗,但是當中衣著、器物的質地,卻十足精細寫實,確有所本,因為這些是當時已進口到荷蘭,可以取得的物件。
現藏於巴賽爾藝術館,林布蘭青年時期的《大衛向掃羅呈上哥利亞首級》(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 before Saul, 1627),參考了魯本斯《三賢士來朝》(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後由佛斯特曼製作摹本的版畫作品(Lucas Vorsterman after Peter Paul Rubens, 1621)。兩畫相比,可見畫中主體人物之一穿戴頭巾、披風,跪姿和披風皺褶的近似。
林布蘭此畫經過X光檢驗後,發現底層還藏著一幅肖像畫,依稀可見戴著東方頭巾的一張臉孔,推測可能是一幅“Tronie”(原意為荷蘭語「臉孔」之意),這是一種畫家練筆所作的無名肖像畫,畫中人身份通常不可考,有時穿戴特殊服飾或手持道具,供畫家練習描繪臉孔或姿態。如果這幅Tronie後來沒有被覆蓋新畫,極可能就是林布蘭最早一幅東方肖像畫。

林布蘭在處理室內場景時,除了沿襲前述東方物件和衣飾的置入,更強調建築空間的建構和光影處理。以《犯淫罪的女人》(The Woman Taken in Adultery, 1644)為例,在一座高曠的聖殿裡,主體群像僅占畫面的一小區塊,如此構圖不僅突現建築的恢弘,也賦予觀者近乎全知的角度,單一光束集中投射在白衣女子身上,劇場感的光影處理,是林布蘭的本格派手法。
在這些高度理想化的東方情調系列作品中,對異地風土地貌的本真性(authenticity)的追求付之闕如,更多的是刻板典型(stereotype)的重製與再現。他者的面貌和性格,經過抽象化、理想化、程式化,以利挪用。然而,無可否認地,這是三百多年前的一場對話,歐亞藝術交會的開端,對他者的凝視,生活在他方的探求,由此開展延續。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