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棒、能量棒不一定代表「健康」,吃太多可能會變胖

營養棒、能量棒不一定代表「健康」,吃太多可能會變胖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營養棒本質上有點不同,並不是說它們完全無益,只是有些成分有可能會危害健康,就像「高蛋白」士力架巧克力,其中的糖份含量和熱量很高,吃太多可能會變胖。

文:GRACE HSIEH、EMMA PRITCHARD_WOMEN'S HEALTH UK

營養棒、能量棒是許多健身愛好常吃的補給品,標榜以營養食材打造,並且富含蛋白質,因此被視為健康食品的一種,還能幫助運動量高的人。但真的是這樣嗎?就讓這篇文章來告訴你營養棒的成分、作用、和對人體的影響。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透過雞蛋、優格和堅果等原型食物,來增加日常蛋白質的攝取量。但營養棒本質上有點不同,並不是說它們完全無益,只是有些成分有可能會危害健康,就像「高蛋白」士力架巧克力,其中的糖份含量和熱量很高,吃太多可能會變胖。

蛋白質有什麼好處?

首先必須要先了解什麼是蛋白質?為什麼健身的人如此瘋狂地攝取蛋白質呢?

蛋白質本質上是具有多重任務的巨量營養素。巨量營養素是人體維持生命所必需大量攝取的,非常重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也是巨量營養素。

Nibble Protein的營養學家Yvonne Bishop說,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當它被分解時,可以幫助人體增強肌肉力量和維持新陳代謝。除此之外,蛋白質還具有以下功能:

  • 蛋白質支持肌肉生長,肌肉構建和肌肉修復
  • 蛋白質減慢消化速度,支持穩定的能量和理想的體重
  • 蛋白質可以防止飢餓感
  • 蛋白質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健康
  • 蛋白質有益於平衡情緒
  • 蛋白質負責頭髮、皮膚和指甲的健康

每克蛋白質包含4大卡的熱量,因此你應該將每日建議攝取熱量10-35%的目標定為蛋白質。將其轉化為每公斤體重約0.8克蛋白質,如果你活動量較高,則最多可轉化為每公斤2克蛋白質。肉、海鮮、雞蛋和乳製品是很好取得的蛋白質來源;大豆產品、扁豆、堅果、豆類等等,則是素食主義者不錯的選擇。

營養棒有什麼功用?

簡而言之,它們為人體提供蛋白質。這意味著可以正確地獲得上述所說的好處。Bishop說:「如果需要在日常飲食中添加更多蛋白質,那麼營養蛋白棒是理想的選擇。」

儘管大多數肉食主義者透過平時飲食,就能達到日常所需蛋白質目標。但素食主義者、純素者或運動量極高的人,則需要多費心才能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

Bishop說:「蛋白質需求量會隨著活動變多而顯著增加,因為蛋白質對於修復組織,增強能量和鍛煉肌肉至關重要。」而且由於植物性蛋白質不全都是「完全蛋白質」(因為不包含人體所需的所有必需胺基酸),所以如果你吃素,就需要在每餐中加入想辦法攝取多種植物蛋白,以滿足營養需求。(完全蛋白質包含:肉、奶製品、藜麥、大麻籽、奇亞籽和大豆)

營養棒對人體有益嗎?

這個必須看情況。Bishop說:「有些蛋白質棒充滿了根本無法發音或識別的合成物,並且營養益處非常有限。或者添加了許多糖。儘管各種糖在人體中的合成方式略有不同,帶來的健康風險也略有不同,但糖仍然是糖。最好的蛋白棒是純天然的、營養豐富且糖分低。」

哪種營養棒才健康?

許多營養棒所含的糖,比巧克力餅乾中的糖還多。Bishop說:「因此在查看蛋白質含量之前,最好先檢查糖的含量和成分。許多蛋白棒都是用椰棗製成的,儘管椰棗是『天然的』,但它們含有60%至80%的糖(取決於品種)。」

Bishop接著說:「請記住,每100克中有22.5克糖被NHS(國民保健署)標準視為『高糖份』。但這並不像選擇『低糖』那麼容易。麥芽糖醇是一種常見的低糖零食甜味劑,由於它不易消化且會引起胃部不適和腹脹,因此也會有造成腹瀉的警告(請仔細閱讀標籤)。」

「理想情況下,低GI的水果的營養棒(例如:櫻桃、漿果或李子)比較好。通常,我都會建議蛋白質與糖的比例,至少要相等,或是較高的蛋白質含量更好。」

本文經Women's Health Taiwan美力圈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