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寒流低溫當心「隱藏式猝死」,這「五大非典型」是高風險族群

寒流低溫當心「隱藏式猝死」,這「五大非典型」是高風險族群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那些平時感覺好好的、看起來很健康的,也是有「五大非典型」猝死高風險族群。仔細觀察看看,你身邊(或你自己)可能就有這些人,要特別注意。

寒流來襲才24小時,全台灣已有28人猝死。平均而言相當於每一個小時,都有人猝死。

我們在急診、加護病房裡,尤其在冬季期間,常常有猝死病人送過來。很多之前沒有任何病史,沒有三高,無肥胖,有些還沒有抽菸或喝酒。如果是在壯年時期(<60歲),家人通常會問:「怎麼會這樣?」、「剛剛/昨晚明明還好好的?」、「醫生,他健康得很,你有沒有判斷錯誤?他哪有可能會心肌梗塞?」......

你看到家人健康,不代表他身體健康

我們知道,典型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包括了年長者、三高者、愛抽菸、愛喝酒、肥胖者,這是典型五大危險族群。

但是那些平時感覺好好的、看起來很健康的,也是有「五大非典型」猝死高風險族群。仔細觀察看看,你身邊(或你自己)可能就有這些人,要特別注意。

五大非典型(隱藏式)猝死者族群包括:

  • 暴飲暴食者
  • 缺乏運動者
  • 酒醉、飯後泡澡者
  • 情緒起伏大者
  • 感冒未癒者

一、暴飲暴食者

對於本來就有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應該避免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在冬季,一般好好的人吃太多、吃太撐,又吃更多油的食物,血流會大量增加到消化系統,心臟負荷量突然劇增,忽大忽小的用力幫浦收縮,容易使心臟感到不舒服。一旦這些心血管液循環不流暢,就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的發作。

二、缺乏運動者

一般而言,成人只要每週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兒童每日運動累積60分鐘,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上班族若低於這些每週運動時間(<150分鐘/週),其實你已經是「隱藏式」的高危險族群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指出身體運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缺乏運動有關,僅次於高血壓(13%)、菸品使用(9%)和高血糖(6%)之後。

別忘了,這些「缺乏運動」族群,佔了我們的上班族很大的部分呢!

三、酒醉、飯後泡澡者

當人們剛吃完飯時,大量血液聚集在腸胃部位,身體的其他器官處於相對缺少的循環狀態。如果在這時候又去泡澡,尤其是冬季,洗澡水溫度相對較高,容易導致腸胃部位血流量增加,以及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心血管循環負苛量更有巨大的壓力,也容易負苛過量猝死。

四、情緒起伏大者

情緒起伏大的人,主要會嚴重影響睡眠。當你的生活一直感到「有壓力、睡不著」,你的交感神經會一直處於高度反應當中,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然後造成惡性循環,使這些壓力更大。根據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睡眠不足者,易引發心血管猝死相關疾病。

五、感冒未癒者

千萬不要把感冒當成一件小事,普通的感冒同樣可能在冬天引起猝死,甚至病毒會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或誘發嚴重的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如果感冒當下或在1-3周後,有心悸、胸悶、胸痛、手腳浮腫或暈眩等狀況,一定要馬上去看醫生。


你是不是高危險族群呢?我指的不是一般民眾也熟悉的典型高危險族群——年長、三高、愛抽菸、愛喝酒、肥胖者,而是那些「隱藏式」的高危險族群——暴飲暴食、缺乏運動、酒醉飯後泡澡、情緒起伏大、感冒未癒的人。

其實這些「隱藏式」的猝死高危險族群,往往不幸發生時最令人難以接受。你的朋友、家人,有沒有人長期處於這些「隱藏式」的風險當中呢?

或具體一點來說,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可能決定了「好好的人」會不會容易猝死呢。

本文經黃軒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