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如何讓青少年孩子反感?只要輕視他們的感覺,然後強加上我們成人的邏輯

如何讓青少年孩子反感?只要輕視他們的感覺,然後強加上我們成人的邏輯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父母而言,聆聽青少年孩子表達自己的困惑、憤慨、失望或沮喪是件困難的事,我們無法忍受看到他們不開心。然而,我們的聆聽才能提供最大的安慰。

文:安戴爾.法伯、依蓮.馬茲麗許

我說:「在我們繼續進行前,我想向你們保證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所有事情都會保密。在這間教室中所說的事情將會留在這裡。誰的孩子會抽菸、飲酒、逃學或過早有性經驗,都不關其他人的事。大家一致同意這個原則嗎?」

每個人都點頭表示贊成。

我接著說:「我把身為父母當成是一次刺激的冒險。我的工作是提供溝通的方法,使家長與青少年之間的關係更令人滿意。你們的工作則是測試這些方法——實際在家裡執行,並向我們這個團體回報成果。什麼方法有幫助、什麼沒幫助?哪些方法有用或沒用?透過合作,我們將找出能幫助我們的孩子度過從兒童期轉變成人期這段困難時光的最有效方法。」

我在這邊停頓,等待大家的反應。一位父親抗議:「為什麼青春期一定是一段『困難的轉變期』?我不記得當我是青少年時有過這麼困難的時光,我也不記得自己有讓父母難過。」

他的太太微笑著輕拍他的手臂說:「那是因為你很隨和。」

另一位男性接著說:「沒錯,或許當我們是青少年時當個隨和的人比較容易。有些今天發生的事情在我們那時候連聽都沒聽過。」

我回應:「假設我們都回到過去,我想我們可以從自己的青少年時期學到某些事情,可能可以幫助我們對於孩子所經歷的事情有更深刻的理解。讓我們試著回憶那段時光中什麼是我們生命裡最棒的事情。」

麥克,那位曾經是個「隨和孩子」的男性首先發言。「對我而言最棒的事情是運動和與朋友一起玩樂。」

接著另一人說:「對我而言是可以自由行動。自己搭地鐵進入城市,搭公車到海灘。實在非常有趣!」

其他人插話:「可以穿高跟鞋和化妝,還有開始對男孩感興趣。我和我的女性朋友們會迷戀上同一個人,然後我們會問彼此:『你覺得他喜歡我還是喜歡你?』」

「那時候的生活好簡單。我可以在週末時睡到中午。不用擔心找工作、付房租、負擔一個家庭。而且不用擔心明天,我知道我總是可以依賴我的父母。」

「對我而言那是探索自己是誰並嘗試不同身份的時期,同時夢想未來。我能夠自由幻想,但是我也擁有家庭給我的安全感。」

一位女性搖了搖頭不表贊同的說:「對我來說,最好的部分就是脫離青春期。」

我看了她的名牌並說:「凱倫,聽起來那不是你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她回答:「其實青春期的結束是個解脫。」

有人問:「從什麼東西解脫?」

凱倫聳了聳肩,接著回答:「從擔心自己是否被接受……還有努力嘗試……努力表現開朗,這樣大家才會喜歡我……但卻從來沒有感覺自己真的融入……總是認為自己是個局外人的感覺中解脫。」

其他人很快以她的主題為基礎,包括剛剛只回憶起自己光輝青少年時光的家長:「我有同感。我記得那時候感覺很矬、沒安全感。我那時期過胖,很討厭自己的模樣。」

「我剛提到對男孩子有興趣,但其實那更像是一種執念——愛上男生、與男生談分手、因為他們而失去朋友。我那時候滿腦子都在想男生,從我的成績上就看得出來,害我差點畢不了業。」

「我在那時候的問題很多是別人給我壓力,讓我去做我知道是錯的或危險的事。所以我做過很多愚蠢的事。」

「我記得自己總是感到困惑。我是誰?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是真的這樣還是只是個模仿者?我可以做自己但仍然被大家接受嗎?」

我喜歡這個團體,很感謝他們的誠實以對。


大家一點一滴地開始發表自己對於孩子目前行為的焦慮:「我在意的是我兒子的新態度。他不想要遵守任何人的規則。他很叛逆,跟我15歲時一樣。只是我把叛逆的心態隱藏起來,而他則大剌剌地展現,拒絕委屈服從。」

「我的女兒才12歲,但是她天生就渴望被接受——尤其是來自男生的認同。我害怕有一天她只是為了受大家歡迎就會對一些事情妥協。」

「我擔心我兒子的學校功課。他不再努力顧學業了。我不知道他是太熱衷於運動還是只是懶惰。」

「我兒子現在關心的似乎只有他的新朋友,還有自己是不是夠酷。我不喜歡他和那群朋友在一起。我覺得他們會帶來不良影響。」

「我的女兒像有兩種人格。家裡以外她是個洋娃娃——甜美、愉悅、有禮貌,但是在家裡就算了吧。只要我跟她說她不能做某些事或得到某樣東西,她就會大發脾氣。」

「聽起來好像我女兒。只是她發脾氣的對象是她的新繼母。這真是很棘手的狀況——尤其是當我們得一起過週末的時候。」

「我擔心所有青少年的狀況。這時代的孩子不知道他們吸入或喝到了什麼。我聽過太多關於約會強暴或派對上男人把藥物投入女孩飲料的事。」

隨著團體焦慮的集結,氣氛開始變得沉重。

凱倫緊張地笑了笑。「好吧,現在我們都知道問題是什麼了——快,我們需要些解答!」

我說:「沒有所謂速成的答案,至少對青少年來說是如此。在今日的世界裡,你無法保護他們避免所有的危險,或是擺脫他們青春期時的情緒動盪,或是消滅不斷轟炸他們、有害身心的流行文化。不過如果你們可以在家中創造一種氛圍,讓孩子感覺可以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麼將有很大的機會讓他們更願意聽你們的感受,更願意考慮你們成人的觀點,更能夠接受你們的規範,更可能因為你們的價值觀而受到保護。」

蘿拉驚叫:「你是指我們還有希望!現在不會太晚嗎?上週我因為有股強烈的恐慌而醒過來。能夠想到的只有女兒不再是個小女孩了,而且時光不會倒流。我癱在床上,想著所有我處理不當的事情,然後我感到非常憂鬱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