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如果那天到來》:全民抗爭,是南韓民主化成功的關鍵

《如果那天到來》:全民抗爭,是南韓民主化成功的關鍵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一位民眾都願意在能力範圍內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由藍領、白領、學生、老師、記者、公務員、司機、商人,甚至家庭主婦不斷向外擴散,成就出一個足以撼動專權制度的民眾力量,結果把獨裁者推倒。

五.一:全民抗爭,是民主化成功的關鍵

「朴鍾哲被嚴刑拷問致死」「李韓烈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擊斃」「舉辦漢城奧運會的國際壓力」「美國放棄支持全斗煥獨裁政權」⋯⋯這些都是向來研究1987年韓國民主化成功轉型的主要原因。

在韓國電影《1987:逆權公民》中,導演以「去英雄化」的拍攝手法,處理這段波瀾壯闊的民主化運動歷史。導演的用意,其實是希望讓觀眾明白這場抗爭,都是不以個人英雄為重心,而是透過每一位韓國民眾,從微小的個體出發,發揮屬於自己領域的影響力,最終才能成就出這驕人的結果。

1987年1月14日,當年韓國全斗煥獨裁政府下主要針對學生運動與對共活動的「內務部治安分部」,在位於南營洞的「對共分室」調查一名叫朴鍾哲的22歲首爾大學學生期間,以水刑拷問時不慎把學生殺死。後來,對共部本以強權威嚇各有關部門,以圖掩蓋殺人真相,可是,就在檢察官、醫生、記者與獄警對獨裁政權多年來延續的歪風已忍無可忍之際,他們共同協力誓要把對共部的殺人事實公諸於世。最後,朴鍾哲之死被傳媒公開,掀起了韓國舉國上下憤怒的民眾推翻獨裁政權的序幕;而後來被感召投身抗爭行列的延世大學經營學系學生李韓烈,在同年6月9日於大學門外示威期間,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傷及後腦後不幸死亡的慘劇,更是韓國六月抗爭的催化劑,直接促成了國家從獨裁走向民主改革的里程碑。

AP_800523065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民主之路第一階段:朴鍾哲拷問致死事件

1987年6月10日,韓國爆發六月抗爭事件的關鍵導火線——朴鍾哲被拷問致死,事源是為了追捕主導首爾國立大學的民主推進委員會核心人物朴氏,負責調查大學生運動的內務部治安分部便進行大規模搜捕行動,結果以證人身份拘捕了他的大學後輩、就讀語言學系的三年級學生朴鍾哲。不知道前輩下落的朴鍾哲,一直未能為拘留他的警員提供任何線索,結果著急的對共警員便對朴鍾哲施以水刑拷問,然而因為施暴過度,不慎把他弄至窒息死亡。

朴鍾哲死後,警方先曾試圖掩蓋事件,盡快把屍體燒毀作結,但就在翌日已有媒體報道朴鍾哲在南營洞的對共部被拷問期間死亡的事件。為了防止消息進一步擴散,警方一直以朴鍾哲在審問期間,因調查警員在拍打桌面時「啪!」的一聲而導致心臟病發,並因心臟麻痺而喪命。這樣荒唐的說法當然無法叫追尋真相的記者相信,後來負責為朴鍾哲驗屍的驗屍官,向媒體表示在朴鍾哲身上不單發現多處因拷打而留下的傷痕,而且還公開了在為他進行急救的事發現場地板滿布積水,最終確定朴鍾哲是死於拷打過程中,因脖子被壓在浴缸中而溺水致死。

被媒體連番引爆的資料,警方也只能迫於無奈承認在審問朴鍾哲的過程中,曾經使用嚴刑逼供,並且供出兩位趙姓與江姓的治安部調查員,是主使對朴鍾哲用刑的警員,試圖以此結束案件。

AP_958965108849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民主之路第二階段:全斗煥4.13護憲聲明

兩位治安部調查員雖然被警方拘留,但對朴鍾哲遇害一事仍然抱有莫大懷疑的媒體,一直繼續追查有關事件,希望查出幕後更多牽連人等,將事件公諸於世。同一時間,國民對民主化的渴望愈來愈強烈,要求建立總統直選制並進行修憲的訴求更趨主流,叫全斗煥政府苦惱不已。然而,表明絕不向群眾妥協的全斗煥,結果決定向全國發表特別電視講話,指出為了在明年舉辦漢城奧運會前以和平方式達成政權交接,決定以間選方式,支持同樣擁有軍方背景的民主正義黨代表盧泰愚繼承他的位置,並以在體育館內舉行的小圈子選舉模式,推舉他成為下一任的國家總統。

全斗煥的護憲聲明無疑是向全國已憤怒得難以平息的群眾宣戰。就在那一刻,本來作為代罪羔羊的兩位調查員,卻忽然更改口風,向檢察長供出除自己以外另外三位涉案的調查員名單。結果,這張名單就在當年5月18日於首爾明洞聖堂內舉行的「光州5.18抗爭7周年追悼彌撒」活動中,由「天主教正義具現全國司祭團」向全國公開。自此以後,民眾以朴鍾哲為民主烈士,並以他的精神而舉行的悼念活動多不勝數。最終,在野黨、宗教界與大學生共同組成了「爭取民主憲法的國民運動本部」,統籌六月起進行的抗爭活動。

民主之路第三階段:李韓烈被催淚彈擊斃事件

由「爭取民主憲法的國民運動本部」主力籌辦,於6月10日舉行的「朴鍾哲被拷問致死殺人事件的全國譴責大會」前,延世大學於大學校園門外舉行了「6.10延世大出征前決意大會」。當時,延世大學經營學系二年級學生李烈,在參與示威過程中,不幸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碎片傷 及後腦,成為首位死於催淚彈的韓國抗爭人士。自李韓烈事件發生以後,韓國舉國上下抗爭者的怒火更是難以平息,連本來一直沉默的白領工人與家長,對當權者無理殺害國家下一代也無法苟同,表明不能再讓這個國家繼續沉淪下去,決定一同走上街頭,催化這一次的抗爭運動,擴展成全國性與各階層共同參與的民主鬥爭運動。整個六月分,全韓國多達500萬名市民一同走上街頭,大聲疾呼「打倒獨裁」「建立直選制」等口號,連街道上的汽車也同樣於每天下午六時一同鳴笛助威,以示抗議。

AP_449598274438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最後,全國性民主抗爭運動一發不可收拾,作為民正黨的總統候選人,盧泰愚最終也要屈服於民眾的訴求下,在6月29日上午九時,來到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會議室,站在鏡頭前宣讀宣言,這就是叫韓國人舉國難忘的「6.29宣言」。

盧泰愚說到:「在朝野協議下盡快修改憲法,通過新憲法進行總統選舉,實現1988年2月和平移交政權。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的意願是一切優先⋯⋯」兩天後的7月1日,總統全斗煥便接受了盧泰愚的建議,通過朝野共同發表的民主改革方案,宣佈將會修改憲法,建立總統直選制,正式標誌著韓國民主抗爭運動爭取數十年來了,最終達成夢想的重要一天。

未完結的民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