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日籍強投田中將大:球技優秀、實力穩定的天生贏家

日籍強投田中將大:球技優秀、實力穩定的天生贏家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田中將大已效力於MLB六年,本文將分析他的表現是否符合期待,以及他能否延續目前的狀態?他過去投出好成績的關鍵和未來隱憂又是什麼?

文:JK47

入札金2000萬、合約為七年1億5500萬美金,這是洋基隊在2014年1月,為了簽下當年才25歲、卻已連年殺翻日本職棒的日籍強投田中將大,付出的高昂代價。當時,這是一筆貴得讓人吃驚的價碼──田中赴美前,只有C.C.Sabathia、Justin Verlander、Felix Hernandez、Clayton Kershaw拿過更貴的投手合約,且毫無疑問的,這四人在全盛時期都是聯盟一等一、得過賽揚獎的強投。從這個角度來看,洋基隊和球迷對田中的期待值之高,已經不言自明。

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事實上,早在來美國前,就已經有一堆MLB球迷聽過其名。1.27、1.87、1.27,這是他赴美前三年逐季的日職防禦率。24勝0敗,是他在NPB最後一季的例行賽戰績──自2012年8月6日、直到隔年季後離開前,田中都沒吞過敗投。這28連勝之外,赴美後又以六連勝開季,創下難以想像的34連勝⋯⋯縱使勝投早已不再是被拿來衡量實力的數據,仍是不可置信、必須兼具雄厚的實力和運氣才能辦到的成就。

無論看傳統、進階或哪種數據,都能察覺田中的實力已遠遠高於日職──他的生涯防禦率僅有2.3、最後五年更只有1.79、赴美前三季1.44,他在日職最後三季的WAR值分別是7.5、6.3、6.9。更重要的是,有別於自由球員多半是過了巔峰、超過30歲的資深選手,當時才25歲的田中,甚至還有將巔峰身手再維持個幾年的可能性。另外,根據像是數據派作家Clay Davenport估算的聯盟強度,日職普遍被認為是優於或至少等於3A的聯盟,說明年年在NPB投出電動級數據的田中,無疑早就具備MLB前段投手的實力。

因此,即便許多人總是不信任亞洲球員,認為比起其他資深的自由球員,像這種「一球未投」的亞洲人是風險更高的投資,洋基隊卻仍願意放棄Ubaldo Jimenez、Matt Garza這些投手,甚至放走自家巨星Robinson Cano,也要拿下田中。轉眼間,現在(2020)已經是合約的第七年,正好是能回頭檢視此決策的時機。那麼,他過去六年的表現符合期待嗎?

根據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計算的WAR值(勝場貢獻數),田中將大這段期間有五季的WAR都介於2.3~3.3、其中有一年(2016)是特別高的4.7。整體來看,常態水準穩定座落於2.5~3WAR這區間,2016年則是偶然的天花板。誠然,3WAR左右的等級不算差,但也似乎不符當初投手前五高薪的期待──這數據較接近略優於平均的中段先發、而非明星級王牌(他職涯也僅有兩年進明星賽)。話雖如此,前述提及的年齡優勢,在田中身上仍充分展現──有別於多數FA長約都會走向爛尾、老衰嚴重的慘劇,每年都有2.3WAR以上、成績始終穩定的田中,就算鮮少爆炸性演出,亦不至於變成養老約。

也因為每季都能有一定的貢獻,這張合約的CP值,其實不如某些人想得糟──根據FanGraphs網站對近六年的FA行情所做的估算,田中這段期間18.1WAR的產能,約折合143.8M的市價;而洋基此段期間付出的薪資約153M(包括入札金),基本上差距不大(平均每年差不到兩百萬)。而且,這還沒算入他的某些額外貢獻──生涯總共在季後賽先發八場、主投46局,防禦率和FIP分別只有1.76和3.48;此外,他過去六年也靠著守備比平均多守下22分,排同期間聯盟第五高,但上述的WAR值並沒將其納進計算。

整體而言,田中將大這六季穩健的投球表現(每年至少約2.5WAR的產出、職涯防禦率和FIP都低於聯盟均值10%以上)、季後賽一夫當關的「額外驚喜」,都使得他即便好像沒什麼爆炸性演出,也沒成為另一個King Felix,這筆大投資仍然比很多人以為的更成功。自從加盟MLB後,全美職僅有19位投手擁有高於田中的WAR值

若你仍然無法被說服田中值得七年175M,我們也可看一下當年FA的實際情況。扣除田中,2014年季前共11名球員簽下總值超過45M的合約,其中有三位投手(Ricky Nolasco、Garza、Jimenez)。這三人都拿到四年、總值49~53M之間的合約,而他們在那四年平均貢獻5WAR。不過,以實際失分數計算的RA9-WAR只有1.5。如果以前項的FIP-WAR來算,三人平均價值約40M。但若以RA9-WAR來估,三人平均價值僅剩12M。不管怎麼看,價格50M左右的這三人,都是失敗的投資──他們簽約後的平均防禦率高達4.95。

合約總值超過45M的那八位野手也沒好到哪去。截至目前(2020),他們領了741.2M薪資、貢獻83.7WAR,平均每勝的代價是8.9M。相較於領152.9M、交出18.1WAR,平均每勝代價8.5M的田中,沒有比較便宜(而且Cano的十年合約只算了前六年)。因此,嫌田中太貴之前,我們得先環視當時的其他選項──秋信守、Garza、Nolasco、Jimenez、Jacoby Ellsbury⋯⋯你覺得這些人會是更好的投資嗎?

RTX7584G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