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強投田中將大:球技優秀、實力穩定的天生贏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田中將大已效力於MLB六年,本文將分析他的表現是否符合期待,以及他能否延續目前的狀態?他過去投出好成績的關鍵和未來隱憂又是什麼?
不僅如此,田中去年的三振率也首次跌破兩成、直球均速91.7英哩職涯最慢⋯⋯各種讓人不安的跡象,持續地湧現。以下我列出了田中近五年的球威相關數據,包括直球均速、速球和曲球轉速、揮空率、三振率的聯盟排名PR值(最高99,越高越頂尖):
- 近五年球質相關數據 (PR值)
年份 / 數據 | 直球均速 | 速球轉速 | 曲球轉速 | 揮空率 | 三振率 |
2015 | 40 | 41 | 29 | 65 | 67 |
2016 | 29 | 20 | 32 | 51 | 47 |
2017 | 33 | 35 | 50 | 89 | 74 |
2018 | 28 | 32 | 47 | 77 | 66 |
2019 | 23 | 17 | 35 | 32 | 24 |
2019賽季,幾乎各項表現都是五年來最糟。雖然球速、轉速原本就不強,但去年的PR值全都低於35,之前只有2016年發生過。而田中上季的揮空率、三振率,甚至比表現最差的2016年還糟,這可能跟威力大幅弱化的指叉球有關──2019年有關於田中的指叉球「不會下沉」、失去握球手感⋯⋯等報導,到處都能找到。職涯前五季,指叉球年均能替他多守下10分,但2019年反倒讓他多丟5.7分;而擊球噴速(88.8英哩)、揮空率(11.6%)、被長打率(0.415)也通通是生涯最糟。
大聯盟用球、縫線疑似有變,可能是失去指叉球手感的原因,但無論如何,對非常依賴變化球的田中而言,這是很讓人擔心的消息。而去年失靈的指叉球,究竟是短暫現象、還是能在調整之後反彈,對田中將大的未來可能會有決定性影響。因為他現階段的成績,已經很靠近平均水準──近三年防禦率只優於聯盟均值2%、FIP優於平均6%,若指叉球也成為拖油瓶,老衰恐怕將來得更急更猛。那些有意在今年年底的自由市場,延攬田中的球隊(即便本季因武漢肺炎停賽,他的合約仍會在本季末到期),估價時勢必也得考量這點。
不過整體而言,他過去幾年在洋基的表現,依然相當可圈可點。六年來超過1000局、防禦率3.75的穩健成績,加上季後賽的幾場關鍵好投,已足夠使其成為MLB史上最好的亞洲投手之一。縱使沒能成為另一個賽揚級強投、數據也不如同胞達比修華麗,但不可否認的是,田中仍是洋基隊近年最穩、最優秀的大投手。他的調適的能力也非常出色,至少證明了就算速球威力下滑、球質不足,他也能靠70%的變化球和精準的控球補回來。就算開始有衰退跡象,誰說過去13年綜橫美日職棒、天生就是個贏家的田中將大,無法克服這困境?
本篇文章是「MLB亞洲球星傳」專題的其中一篇。若想先了解背景,可參考這篇前言介紹;之後我們也會陸續更新此專題,逐一回顧、介紹那些擁有讓人難忘的MLB生涯的亞洲球星:
JK47在運動視界的其他文章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36歲身價千萬仍然沒有安全感?善用「負債」,縮短與財富自由的距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以VI 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的學員案例來分析推導,說明透過系統性的分析、目標設定及投資規劃,財富自由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能藉此達成財富自由與志業圓滿的雙重目標。
財富自由是許多人共同夢想,如果可以擁有足夠被動收入讓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每月度假,相信這是許多人欣羨的生活。然而,財富自由確實是很好的理財目標,卻未必是「快樂」的終點。
36歲的心怡過去時常在各地飛來飛去長達八年,高壓工作、生活作息日夜顛倒,也為自己累積下遠高於同齡人的資產。分析心怡的資產負債現況:現金活存、股票、外幣存款、美股、債券、保險,包含名下一棟房地產,即便房子還有500多萬房貸,但總資產淨值有1300多萬。
她的夢想跟許多人相同,希望能靠著理財就不需要工作,每月有10萬元用來度假、15萬生活開銷資金和給家裡5萬的孝親費,同時維持目前每個月公益捐款的好習慣。現階段生活看似豐盛,但是距離自己設定的3億身家還有相當長一段距離,特別是盤點目前可動用初始資金只有美金3萬元,更讓心怡覺得目標難以達成。而在離開上一份工作後就因為帳面不缺錢而始終待業中,也讓心怡對未來不時感到不安。
擁有千萬身價,想要過上相對充裕、財富自由的生活是否是件難事?或許關鍵就在於資產負債組合當中的「負債」!

給心怡的建議一:財富自由的關鍵在於善用「負債」。
與多數諮詢的學員相比,心怡的投資體質跟觀念都算相當完善,特別是本身資產分配方向十分多元,表現出對於投資她是有長期研究且願意嘗試的。而透過完整檢視「資產負債」「資產損益」及「投資組合」三張表格,我可以在短時間內理解學員本身屬於哪種類型投資者,目前於投資理財方面存在什麼問題通常也能一目了然。
財務問題一定是出在負債嗎?以心怡這個案例來看,反而是卡在分配最多資產於「保險」上,而能讓自己加速達成財富自由的機會,反倒是唯一且最大的負債「房貸」。
心怡的房子目前剩餘房貸已經低於房價50%,我建議她可以尋找銀行重新談30年換貸並加上使用三年房貸寬限期,這樣除了立即將每月10,000多元房貸支出減輕為幾千元,對待業中的心怡來說可減輕相當大支出負擔,還能取得一筆不小的資金將防守型資產轉為進攻型資產。如果又進一步將那些投資報酬率過低的儲蓄險贖回,將資金都投入進攻型投資項目中,能在三年寬限期內靠著投資達成每月10,000多元的被動收入,等同於用手邊資金幫自己繳未來每月房貸。
給心怡的建議二:明確財務目標,距離財富自由其實很近。
但想要財富自由真有那麼困難嗎?或許單靠心怡目前手邊資產能在60歲前達成願望。
如果以心怡目前保障型資產高達518萬、防守型資產1400多萬、進攻型資產僅有250萬,分配比例為24:64:12現況來看,如果維持投資組合現況每年約8%獲利計算,要達到3億身家需要40年9個月。

但如果能將保障型資產降低至6%,防守型資產降低為31%,進攻型資產提高到63%,就目前心怡於美股平均獲利為15%,只需要將獲利提高至20%,16年又8個月就能實現3億身家目標。

但事實上3億真的是必要目標嗎?如果以心怡希望的未來生活來看,即使加上換房、換車及新房裝修等開銷,也只需要1億3千多萬資產,同樣投資組合、同樣獲利只需要13年,心怡於50歲前就能實現財富自由夢想。
給大家的財富建議:比起追求金錢,更該追求使命。
雖然心怡有相當大機會達成財富自由的夢想,但在諮詢過程中我也發現她對未來的不安感,主要原因來自缺乏「使命」。即使可以靠著理財就擁有不錯的生活,但缺乏使命可能會讓人覺得人生沒有重量感。除了追求財富自由,我常常建議學員建議一定要找到「沒有錢也會願意做」的事情,才有辦法創造更多財富,所以建議目前待業中的心怡可以趁著目前還沒有生活壓力,找到「使命」並做為主動收入來源。
我也會透過一連串問題引導學員,從這些問題的答案中找到一個方向後確實執行,無論透過創業、找到相關產業或相關職位,建立屬於自己的中長期志業規劃。在執行跟學習過程當中,也能夠找到更多元的新道路,這是每個成功者在找到財富事業前必經之路,藉由系統性的分析、規劃及目標設定,讓自己找到真正的人生快樂泉源。關鍵在於:你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了嗎?

本文章內容由「VI 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