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東京疫情持惡化1日新增確診破千,4地方知事籲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為何中央不肯?

東京疫情持惡化1日新增確診破千,4地方知事籲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為何中央不肯?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東京都圈的地方首長希望中央採取行動,但日本的中央政府對發布宣言抱持慎重立場,主因一旦發布宣言,將暫停社會及經濟活動,有可能讓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中央社)日本首都圈包括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及千葉縣4名知事,鑑於轄內疫情嚴峻,昨(2)日聯袂籲請中央盡速檢討在首都圈1都3縣再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東京都昨天新增814例「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創週六次高紀錄;重病患者較昨天增加6人,總數94人創去年5月「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後新高。東京都至今累計病例數6萬1774例。

埼玉縣今天新增213例確診病例,至今累計病例數1萬4729例;神奈川縣新增382例確診病例,至今累計病例數2萬2114例;千葉縣新增236例確診病例,至今累計病例數1萬1443例。

首都圈1都3縣首長呼籲「宣布緊急事態」抑止疫情擴散

由於轄內疫情嚴峻,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埼玉縣知事大野元裕、千葉縣知事森田健作及神奈川縣知事黑岩祐治,日本時間下午3時30分與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會談,整個會談時間逾3小時,4名知事在會談中籲請中央盡速檢討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至於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日本TBS電視台》報導認為,主要是因為東京都去年12月31日單日新增破千例,顯示疫情相當嚴峻;去年底時也有專家評估,東京疫情如果持續延燒,不用2週住院患者就會超過能掌握的4000張病床數,有可能讓醫療體系瀕臨崩潰危機。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相關人士表示,首都圈1都3縣首長認為,目前是感染爆發的緊要關頭,希望能在有法源依據的「緊急事態宣言」下,透過禁止人員移動等方式,盡早遏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首相菅義偉今天下午在首相公邸跟厚生勞動次官樽見英樹會面約40分鐘,雙方針對目前疫情進行商議。

由於會面在首都圈1都3縣首長籲請中央政府檢討再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之前舉行,菅義偉與樽見可能有討論到如何因應。

《TBS電視台》報導,菅義偉在上個月底的記者會上,對是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抱持慎重態度,但新年假期疫情並未趨緩,加上1都3縣首長籲請,接下來應會檢討如何因應。

相關人士指出,日本政府防疫對策分科委員會將討論是否要發布「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應會基於分科委員會的討論做出最後判斷。

緊急事態宣言法源與條件

日本國會2020年通過《新型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法,讓首相取得面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法源,並通過一項附帶決議,要求一旦決定公布會限制人民權利的「緊急事態宣言」前,應先向國會提出「事前報告」。

2020年4月7日,時任首相的安倍晉三因應疫情首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以東京都、大阪府、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兵庫縣及福岡縣等7都府縣為實施對象,為期約一個月;後來因疫情未趨緩,又延後約3週,到5月25日全面解除。

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條件有兩項,第一是「國民生命及健康有受到顯著且重大被害之虞」;第二是「全國性且快速蔓延對國民生活及國民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或是有造成重大影響之虞」。

各都道府縣知事即使在中央沒有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自行針對轄內業者或民眾,籲請停業或避免外出,不過,如果有中央層級的「緊急事態宣言」,對象地區知事就有明確法源依據,籲請該地居民或業者配合防疫。

日本緊急事態無強制力

根據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官網,「緊急事態宣言」對象都道府縣政府可以採取的措施都相同,一共有下列5項:

  1. 可籲請民眾配合避免不必要外出
  2. 可籲請相關設施所有人或管理人配合限制使用
  3. 可籲請民眾配合避免不必要及不緊急的跨都道府縣移動
  4. 可籲請民眾避免前往鬧區有服務人員接待的餐飲店等處所
  5. 可籲請為確保民眾生活及經濟不可或缺的業種,持續營業或運作

日本政府如果發布「緊急事態宣言」,針對感染風險高的學校、保育所及老人中心等,及多人群聚設施如百貨公司、飯店等場所,相關單位可以「籲請」甚至「命令」限制使用,但法律並無明訂罰則,業者就算不遵守也無法開罰。

不過,雖然「緊急事態宣言」無強制力,但各級政府的「籲請」對大多數業者、團體、民眾仍有一定效力,例如2020年4月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日本職棒12支球團都配合延後開幕、東京迪士尼樂園等主題樂園也配合閉園,民眾也都盡可能待在家中不外出。

中央政府對宣言效果存疑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面對地方知事籲請,中央政府對「緊急事態宣言」發布後的效果抱持疑問;為提高防疫實際效果,優先事項應為修正「緊急事態宣言」法源的「新型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

西村會後表示,中央政府會來檢討是否發布宣言;不過,他也表示,中央政府將基於由專家組成的政府防疫對策分科委員會意見,來進行慎重判斷。

中央政府對發布宣言抱持慎重立場,主因一旦發布宣言,將暫停社會及經濟活動,有可能讓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首相菅義偉在去年12月25日的記者會上,認為就算不發布宣言,要改變民眾行動「也是有可能的」,透露對發布宣言的消極態度。

然而,日本全境新增確診病例從去年底進入新年假期後快速增加,去年12月31日除夕日新增逾4500例創新高,東京都同日新增1337例,同創歷史新高。

菅義偉認為疫情發展至今事態嚴重,除夕及新年首日沒有休息,連日跟相關部會首長商議因應對策;他2日也在首相公邸跟厚生勞動省官員等人會面,聽取最新的疫情報告。

但即使如此,日本政府對宣言的效果仍有疑慮。西村2日再度籲請小池等人配合,先從徹底籲請餐飲店等業者暫時停業或再提早幾小時打烊,可能可以有效遏止疫情。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