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21年首場「象限儀座流星雨」今晚登場,極大期每小時可達110顆

2021年首場「象限儀座流星雨」今晚登場,極大期每小時可達110顆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欣賞流星雨並不需要望遠鏡,只要挑選視野開闊,光害少的地方,以肉眼觀賞即可。

*首圖為2020年12月13日晚間至14日凌晨雙子座流星雨,拍攝於阿里山區觀星條件最佳的小笠原山。

今(2021)年第一場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將在今(3)日晚上達到極大期。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表示,今年有多場流星雨可以觀測,其中每小時天頂超過百顆的流星雨預估將有3場,今晚達極大期的象限儀座流星雨,預估流星數量每小時約可達110顆。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發生在1月3日,ZHR達110,其輻射點在牧夫座頭部附近,午夜後自東北方升起,但今晚月相近下弦,因此觀察條件較不佳,加上輻射點偏天球的高緯度,因此在臺灣實際觀察到的數量較少。但由於此流星雨常有明亮的火流星出現,且流星數量有集中於極大期前後數小時內的特性,仍然值得觀察。

象限儀座流星雨逢殘月 觀賞條件佳
Photo Credit: 中央社

《ELLE》報導,象限儀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是被稱作「年度三大流星雨」,每年一月初,天文界就會迎接第一場「象限儀座流星雨」 ,這也是三大流星群之首,極大期每小時多達110顆,這次錯過還想看到盛大的流星雨群,就要再等到八月了。

象限儀座位在武仙座、牧夫座和天龍座間,可能這個名字很陌生,不像「雙子座」、「獵戶座」流星雨那麼耳熟,原因是早在西元1795年法國天文學家La Lande和他姪子Michel Le Francais,使用「象限儀」這種儀器進行一系列恆星位置觀測時,自創了這個星座名詞,雖然後來並未被現代天文學採用,但這個名字仍留用至今。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建議,欣賞流星雨並不需要望遠鏡,只要挑選視野開闊,光害少的地方,以肉眼觀賞即可。若能利用相機長時間曝光,就有機會捕捉流星的身影。天文館也將在流星雨極大期晚間於陽明山、梨山、蘭嶼、七美等觀星條件極佳的地點,以高畫質攝影機進行星空直播。

《中央社》報導,台北市警察局交通大隊表示,預估今天陽明山可能湧入觀星人、車潮,已規劃針對仰德大道、至誠路沿線路口、擎天崗、冷水坑編排崗位加強交通疏導。同時視天氣及交通實際狀況,彈性實施仰德大道交通管制,並提醒欲觀賞流星雨的民眾,雖在戶外,仍需多加留意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天文館指出,今年雖然沒有類似去年日環食的超級天文奇景,但今年仍有多場精彩耀眼的天文秀,包括今天登場的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雙子座流星雨等3場每小時天頂超過百顆的流星雨。另外,還有5月26日、11月19日的兩次月食,以及8月2日的土星衝、8月20日的木星衝等美麗天象,歡迎民眾共襄盛舉。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