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儀表板」上線進口豬掛零,蘇貞昌稱將「逐批查驗」

「豬肉儀表板」上線進口豬掛零,蘇貞昌稱將「逐批查驗」
Photo Credit: 豬肉儀表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於行政院逐批查驗的說法,業者認為真正落實可能性不高,因為查驗費用是由業者負擔,逐批查驗的費用相當高,進口業者將大增成本。

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今(2021)年1月起開放進口,行政院長蘇貞昌今(4)日和衛福部長陳時中、經濟部次長王美花等人共赴台北港視察進口豬肉的作業查驗,並公佈「豬肉儀表板」正式上線。從元旦起到今天,台灣自產豬肉3048噸,台灣豬肝、豬腎及其他可食部位2811噸,2大項進口數據都掛零。

豬肉儀表板每日公告豬肉資訊

4日起衛生福利部、農委會及關務署彙整的每日進口量、邊境檢驗及國產豬上市量,上午10時起公告於「豬肉儀表板」網站,3部會相關數據將在每日上午9時前完成匯入。

《自由時報》報導,農委會表示,豬肉儀表板是由農委會提供國產豬肉資訊,包含屠宰頭數、豬肉與其他可食部位重量;關務署和食藥署則會整理各國進口豬的豬肉量、萊劑檢驗合格率等等。

從豬肉儀表板可看到,進口豬資訊不只有豬肉重量,還有豬肝、豬腎與其他可食部位重量,以及檢出萊劑的批數與重量,其他可食部位包含豬腳、大腸頭、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和肝連等等。

《經濟日報》報導,衛福部說明,國產豬為國內59家屠宰場每日屠宰豬隻重量,包含豬肉及其他可食部位;進口豬為13個國家每日合格放行進入國內市場重量,及檢出萊克多巴胺批數、重量。

行政院率隊視察台北港

蘇貞昌、陳時中、王美花今天一早則前往台北港,視察進口豬肉的作業查驗,蘇貞昌致詞時表示,「很多人都說今天要來看萊豬,但不是,今天來看檢驗準備跟程序,可能看不到萊豬。」蘇貞昌也強調,台灣以貿易立國,貨要銷出去,不得不接受人家賣進來,雖然進口商說不會進口萊豬,而且進口後都會標示,但政府為了國民健康,也會嚴格把關。

蘇貞昌也說,今天來就是看大家是否做好萬全準備,進口豬肉品不但有經濟部貨物的批號,還有所有相關的檢驗程序,以後都逐批查驗,標示跟著貨品走。一定會為食品安全把關。

《聯合報》報導,食藥署表示,今天主要視察項目為檢測萊克多巴胺流程,首先由食藥署邊境查驗人員開箱清點數量,比對報驗資料與產品標示,以及確認溫度、外觀及包裝,再按比例抽樣送驗,並於取樣後封箱。抽驗樣品需送至委託的檢驗實驗室,相關檢驗約須3個工作天,通過審核,始能發證輸入。

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因船運關係,一月運至海關的進口肉品約在去年8、9月申請,應不會含有萊克多巴胺。不過,我國查驗是以到關日為主,因此就算最近驗出含萊劑的進口豬,只要不超過標準,均可入關。至於第1批含萊豬肉何時會到台灣?吳秀梅表示,必須看進口商的船期,最快1到2個月後會到貨。

「逐批查驗」做得到嗎?

對於行政院今天早上的大動作,國民黨批評「作秀成分居多」,現在根本還沒有萊豬開始進口;而對於日前曾被要求的「去美國查廠」,蘇貞昌回應時表示,因為美國現在武漢肺炎疫情的緣故,還沒辦法過去查廠,但如果是新增要進口肉品的廠商,一定會查廠後才准進口。

蘇貞昌也說,雖然有些現在進口的,他們過去都進口不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但不管有沒有,不管從哪國進口,只要進口,都會經過嚴格查察、逐批查驗。

《經濟日報》報導,衛福部指出,今年1月1日起,生鮮冷藏冷凍豬肉及豬雜碎進口,採逐批查驗。每個申請案件受理後,會進行文件審查、現場查核、取樣檢驗等查驗措施。查驗符合規定者,核發輸入許可通知,通知海關可放行;不符規定則辦理退運或銷毀,不得進入國內市場。

不過《聯合報》報導,對於行政院逐批查驗的說法,業者認為真正落實可能性不高,因為查驗費用是由業者負擔,逐批查驗的費用相當高,進口業者將大增成本,另外,海關人力與食藥署檢驗能力負荷都有限,根本不可能在有限時間內,做到每批查驗。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