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双子《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旋起旋滅的多巴胺,把生命裡的所有電玩銘刻於長遠記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雙胞胎玩遊戲有默契優勢,所以格外好玩。網路時代以前,手足湊錢買遊戲祕笈。網路時代以後,祕笈全在網海浮沉。可是說到底,雙胞胎集思廣益合力斷金,才是樂趣最高的遊戲祕笈。
我們頂多投十元。十元可以押滿八個賭注,還有兩元多半押蘋果。蘋果是格子裡最多的一種賭注。偶爾押西瓜,因為我們喜歡吃。興起時押雙七,圖樣是兩個紅色的阿拉伯數字七並肩而立,宛如雙胞胎。
這玩意,我們用台灣話叫它麻仔台,加動詞也用台灣話說「拍麻仔台」,但從來沒認真想過「麻仔」是什麼。螢幕上盜版的任天堂《超級瑪利歐》的紅帽大鬍子瑪利歐,三個大字寫著「小瑪莉」,所以麻仔台也叫小瑪莉。或有稱呼為水果盤的,畢竟水果很多。或稱吃角子老虎,可能因為鈴鐺雙星雙七拔辣。一款電動多樣名稱,流變有賴人類學家考據。網購盛行的今日,網上也能買到同款機台,唯獨避免觸法,商品名稱竟然是「台灣零件最新款小瑪莉有保固麻仔台雪豹存錢筒」。
——存錢筒?
確實很能存錢。
麻仔台我們從未賭贏,想來鄉人也同樣十賭九輸。張日興是大家的存錢筒。但有存無回,日久不免傷感情,不知道何時就消失在雜貨店深處。
比起賭博,我們愛的是遊戲。麻仔台消失不影響我們,我們去的是電動玩具店。
一九九○年代的電動玩具店,一詞多義。
有的是販售電視遊樂器與遊戲卡帶、遊戲片的店家,一進去看見貨架高聳兩側,海報四處張貼,遊樂器主機擺在展示玻璃櫃裡面,比珠寶鑽石還要炫目。有的沿牆兩側大型街機林立,玩家在裡頭吞雲吐霧打電動,菸灰菸頭觸得面板焦黑油黃,總有傳說這類電玩店冷氣孔都放安非他命,讓人中毒上癮。也有如網咖前身,擺上成排桌椅,電視接著主機,供人在電玩店裡面打家用的電視遊樂器。當然,也有「以上皆是」的電玩店。
烏日國中附近,就有那樣一間。一樓展示與販售,以及計分付費的電視遊樂器。二樓兩個隔間都是大型街機。如果要去,我們得從家門走十五分鐘的坡路到成功嶺一號門大門口底下的公車站牌,途經五個公車站牌到烏日國中,再步行五分鐘。此路迢迢,我們罕走,通常是過年有點閒錢,才跟著堂哥舟車勞頓。
堂哥是三代同堂家庭裡的長子長孫,只有他讀烏日國小。烏日國小往返必經那間電玩店,便經常造訪。造訪所費不貲,堂哥有幾次歪念頭,就換來幾頓痛打。
某個假日下午,阿姆命我們雙胞胎捉緊堂哥手臂壓在廚房流理台,抽出菜刀作勢要將堂哥的手掌斬斷在砧板。三個屁孩當場嚇哭。那一年,我們都十歲上下。教育真的難。但再難也不必殃及池魚,須知我們雙胞胎從來沒偷大錢打電動,頂多從爸爸待洗的褲子口袋掏幾個銀角仔買五香乖乖和麥香紅茶啊!

珍惜生命,遠離電動。
固然是想這麼說啦。且不論堂哥並未就此戒除惡習,只是一時偃旗息鼓,對於電動之愛,我們幾個始終沒有斷絕。
在任天堂紅白機之後,以三代同堂的家族為單位,家裡出現過超級任天堂(通常簡稱超任),掌上型Game Boy,再是我們的SEGA Saturn。國中畢業後離家生活,主機遊戲再返這座祖厝老家是十年時光之逝,第一台是我們買的古董SEGA Saturn,彷彿重新接上這棟屋子的電玩史,而後是堂哥寄存的PS2。其後是我們的Wii。再後又是堂哥的PS3。不過,就停在這裡了。我們再次離家,堂哥也隨阿伯的腳步遠赴越南。
旋起旋滅的多巴胺,把生命裡的所有電玩銘刻於長遠記憶。
青春期時代的SEGA Saturn,伴我們走過阿嬤癌末到癌逝。螢幕裡的歷險英雄,不單赤壁之戰裡的三國五虎將,同樣自螢幕左邊不斷向右突進未曾顯露絲毫疲倦的,也及洛克人與音速小子。或如對戰格鬥的格鬥天王,射擊遊戲的VR戰警,流汗失血不時喪命,但只要按下接關就原地爬起百折不撓。
青年期的老SEGA Saturn,同時期的PS2,正是研究所那幾年。偶爾氣結鬱塞,血路不通,就去打一場從頭到尾的電動用以宣洩。學業很難,人生更難。我們不玩傷腦筋費猜疑的遊戲,只想打打殺殺,對世間的所有殘虐都放在螢幕裡面。SS獨愛《吞食天地II:赤壁之戰》,PS2兼容無雙系列的《真‧三國無雙3猛將傳》、《戰國無雙2》。也許兩個小時,或者一個下午。這是若暉也確診罹癌的時期。
添購Wii是稍後一點的事情。性格仍然不愛雨露均霑,遊戲片僅《Wii Sports》與《超級瑪利歐》。隨著年齡變化的體脂率上升,肌耐力下降,藉遊戲做運動,擊劍、射箭、保齡球、高爾夫,最多就是動一動手臂的工夫。唯一疏忽的,是若暉全乳切除與淋巴廓清,揮舞遙控器打幾十個擊劍動作居然手臂發腫。那還是玩瑪利歐吧。Wii版本的《超級瑪利歐》首創玩家可以扛起另一個玩家前進,一個人過不去的地方,讓另一個人扛在肩上看準方向投擲而出,難關就過去了。
雙胞胎玩遊戲有默契優勢,所以格外好玩。網路時代以前,手足湊錢買遊戲祕笈。網路時代以後,祕笈全在網海浮沉。可是說到底,雙胞胎集思廣益合力斷金,才是樂趣最高的遊戲祕笈。
麻仔台的格子裡光點流轉令人目眩,SEGA Saturn開機音效扣人心弦。不懂遊戲樂趣的人們,或許不解圖像與音效組成的封閉世界何等迷人吧。解釋不易,跟人生同樣困難。只是電動裡面冒險智取、勇闖世界,於我們如同操場上跑兩人三腳,做彼此最好的夥伴。我們可以跑得很遠,很遠很遠。
研究所畢業後兩年,為著看診便利,離鄉在市區租賃了一間小公寓。沒有電視,電視遊樂器全部寄存老家。還玩遊戲乎?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