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神力女超人」需要「靈魂」嗎?解讀兩片在「後川普主義」時代的意義(下)

「神力女超人」需要「靈魂」嗎?解讀兩片在「後川普主義」時代的意義(下)
Photo Credit: 《靈魂急轉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神力女超人」需要「靈魂」嗎?透過回答這個問題,我想一步步讀出《神力女超人1984》和《靈魂急轉彎》在世界進入「後川普主義」(post-Trumpism)時代的意義。

文:高穎超(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靈魂:小確幸就是生命的「火花」?

同樣在耶誕節當天上映的《靈魂急轉彎》,用完全不同的敘事和藝術手法探索疫情之下、末日之感中的生命存在意義。

相較於上一部作品《腦筋急轉彎》用可愛的動畫主角視覺化心理學主題,導演彼特.達克特(Pete Docter)在《靈魂急轉彎》透過黑人爵士音樂家喬,和藍綠半透明的靈魂寶寶「22」暢遊人生前後的幽默故事,用學齡兒童也懂的故事探索三個基本哲學議題: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我為什麼要活著?

《靈魂急轉彎》的人間場景設定在紐約曼哈頓,對白也充滿紐約客式的機鋒嘲諷。例如,22稱地球為「地獄般的星球」(hellish planet)。她對喬說:「別擔心,你在這(投胎先修班,the Great Before)不可能壓垮靈魂。那是活在地球上的人生才會有的鳥事。」

這話聽在疫情之年遭受失業、生病、別離、貧窮和種族壓迫而痛苦的美國人耳裡,不禁讓人放聲大笑。就像黑人族群生活越苦,爵士樂的即興演奏越顯得精采一樣。

數千年來無數偉人導師都無法讓22找到要投胎的意義,她卻對喬這種一事無成、生活苦悶,卻還拼命想要繼續活著的傻勁感到有趣。陰錯陽差,她透過喬「體」驗了紐約日常的食衣住行,無意間遇見了對生命有熱情的靈光乍現。

台灣的觀眾活在防疫成功、生活照常的寶島可能無法體會,自三月至今因為疫情升高、持續關在家工作的美國人看到這些熟悉不過的紐約街頭,身體上瞬間爬滿既陌生、又熟悉的奇妙距離感。彷彿我們都是來自另一個維度的22,有了全新的地球體驗。

透過22和喬的冒險,我們重新感受如何走路、按電梯、招計程車;吃披薩、含棒棒糖、親吻;洗澡、剪頭髮,在理髮店裡與社群裡的黑人兄弟談心;看著路人父女行走,仰望天空,聆聽降落傘般的葉子侯孝賢式的詩意飄落。

藉由22的視角,地鐵裡的惡臭、擁擠和碰撞都似乎讓生命多了一些有意義的刻痕。躺在地鐵出風口,人人都可以成為翱翔的瑪麗蓮夢露。生命中的微小風景、苦辣酸甜、正向負面,似乎幫助生命多了那麼點滋味。

就此觀之,生活中的「小確幸」、「小情小愛」、「小物小品」,其實就是生命的質地,累積成人生的地質肌理。若從《靈魂急轉彎》反觀《神力女超人1984》,黛安娜似乎為了生命「火花」,那個先天決定好了的命定,而不得不捨棄小情愛,令人不禁為她惋惜:她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和熱情嗎?

《靈魂急轉彎》和《神力女超人1984》剛好代表了兩種生命的典範。《神力女超人1984》示範了人生追求使命和大愛,而看輕踏實的生活小情小景。《靈魂急轉彎》則肯定「一花一世界」,甚至提醒:若要求所有人都必須像超級英雄那樣充滿使命和熱情才搆得上生命有意義,這種壓力反而會造就許多如22般的人,困在自我懷疑的憂鬱風暴。甚至,即使已經成為人人稱羨的成功人士,依然時時深陷「冒充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自信匱乏的無底黑洞。

SOUL-ONLINE-USE-s221_33a_pub_pub16n_930
Photo Credit: 迪士尼提供

若水:顛峰成就,基於日常循環

《靈魂急轉彎》之所以動人,我最激賞其劇情轉折:當喬好不容易重生,成功地跟頂尖爵士樂手朵洛西.威廉斯完成完美演奏,獲得滿堂彩和母親的肯定後,典型的好萊塢公式可能會結束於這種個人主義英雄式的高潮場景,配上熱血催淚的配樂、眾人鼓掌的歡慶場面。但《靈魂急轉彎》沒有,她把觀眾推進「藝界人生」成功者靈魂後台的現實感。

該晚,曲終人散之後,威廉斯和喬站在門口。威廉斯幽幽說道:「你演出一百場,其中有一場好極了。不是每晚都像今晚一樣的。」

喬興奮地問威廉斯:「接下來呢?」彷彿期待自己的人生大突破後,有放不完的煙火,續不完的慶功宴。好一個雄性成功者膨脹的陽剛期待。

威廉斯用一種神仙教母的口吻,翻著白眼道:「然後,我們明晚同一時間地點,再表演一次。」

喬面對這反高潮答案,彷彿從雲端墜入了另一個例行循環的百般聊賴。「我苦等這個時刻,等了一輩子!我以為,我會感覺不太一樣!」

威廉斯以一種不同於《神力女超人1984》的智慧女神之姿,對喬說出「小魚已經在大海裡,卻目光短淺地只看得到水」的寓言故事,便跳上計程車離去。

f181e5ec04bc2976e7c6d7bdb89abc533976a8d9
Photo Credit: 《靈魂急轉彎》

這一景,《靈魂急轉彎》與《神力女超人》相遇。她們連袂戳破定義人生成功的陽剛邏輯。但不同於《神力女超人1984》宣告式的神諭,《靈魂急轉彎》將成功虛無化為日常慣習化的時時刻刻精采,重新肯定了持續不懈做好一件小事的珍貴價值——韌性、勤懇、職人精神。

至此,《靈魂急轉彎》已經清楚地帶出多層次的生命答案。人為什麼要活著,不是因為人與生俱來的天賦,或在某一領域獲得的成功,而是因為人準備好要活這一生,並活在每一個當下(live every minute of it)。

《靈魂急轉彎》所帶出的存在論是:活著的方向不是先天命定的,而是先欣賞每一個活著的瞬間,不預設前提地追尋生命的意義(purpose)和熱情(passion),讓生命從固定先驗的存有(being),變成動態開展的「成有」(becoming)。

22就是因為剛好顛倒過來,好像要先確立、固著在一個先天存在的意義和熱情才肯開始活,反倒活著的勇氣都沒有了。

你「22」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