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看著義美「逆轟高灰」成為新時代的神,我不禁想到當時的陳水扁和馬英九

看著義美「逆轟高灰」成為新時代的神,我不禁想到當時的陳水扁和馬英九
Photo Credit: Solomon203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時候我都會覺得,那些變壞的人事物究竟是本該要變壞,還是因為我們過多的簇擁,才讓他們漸漸變質的?

台灣近來的風氣,就是討厭大部分發生在台灣的事情,討厭政府討厭官員討厭財團討厭食物討厭下雨討厭不下雨,「鬼島!鬼島!」我們如此叫著,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最近唯一鶴立雞群獨排眾議的,應該就是義美了。

除了在馬英九表揚之後過了兩年,爆發了一次用過期原料的事件之外,義美的食安紀錄幾乎是完美無缺的,特別是在國內食品安全的多事之秋,相對於統一、味全等品牌,義美堅定的挺立在那裡,成為了廣大「產、官、學、宅、鄉、婉」的膜拜對象。

台灣人也極其難得的達成了「知行合一」的境界:嘴上說要用新台幣把義美下架,行動上也做到了。即使時不時有節目或是網路文章跳出來批評義美,但不僅他們自己的公關部門反應快速,就連一般的消費者也會跳出來主動護航。光芒耀眼到一個聯姻的計畫讓全家跟著雞犬升天,強大到讓鄉民都忘了自己幾個月前因為股東交代的不清楚,是怎麼樣批評那家便利商店的。

看著義美的成功展翅翱翔「逆轟高灰」,我的心裡卻是十分的不安,因為台灣人一路走來有過太多次過度相信一個人或是一件事,結果卻徹徹底底被倒股的經驗。

不中聽一點,典範轉移一句中國「歷史名師」袁騰飛的話,好像「只要隔幾年不喊萬歲,就覺得很空虛惶恐,日子沒法過」;若是要悲觀一點也可以說,因為台灣大部分的東西都爛透了,所以只要有稍微好一點的選項出現,我們就會緊緊的抱著擔心它消失。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國小的時候我跟著媽媽的員工旅遊到香港,那時候每個小孩的願望都是要有一台「彩Game」,彩色的Game Boy。回台灣的前一晚我們在電子街還是哪邊逛著,進到了一家店,看到了夢寐以求的「彩Game」,那家店的老闆開了一個價錢,「嗄,可以便宜一點嗎?」我媽媽在旁邊說。

「這已經夠便宜了啦,真的!」講這句話的不是老闆,是我。

因為當時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心裡竟然產生了一個「如果我們再抱怨,老闆就會不願意賣給我」的恐懼感。

「你看,他真的很懂」,老闆開心的點著頭對我媽說。

當下在店老闆的前面我暗笑媽媽的迂,結果就是我們就用了一個後來想想其實可以更便宜的價格,買了那台Game Boy。

Photo Credit:  Chung Lun Chiang @ Flickr CC By ND 2.0

Photo Credit: Chung Lun Chiang @ Flickr CC By ND 2.0

拿Game Boy的香港售價來比台灣布丁、豆漿的品質可能有一點偏頗,可能還會有人說我這樣是貪小便宜的台灣企業Cost down不良精神,加上那台Game Boy後來好像也沒有出過什麼瑕疵……但我想說的是那個「害怕得罪神祇」的心態:一個東西比較好,不表示它就是全好,就算它是全好的,也不表示它一直會那麼好,更不表示我們需要不停的主動掏心掏肺幫它講話。

台灣最近二十餘年的歷史中,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精氣神都奉獻給當下崇拜的那束光芒,多少的搖旗吶喊、拚擋、讓喉嚨沙啞手指抽筋的各種爭論,只差沒有把肉體也出賣了。但事後看,領導人從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企業團體從統一、味全、王品到慈濟,當初不可一世的光芒,最後往往卻都辜負了那些當時膜拜他們的人。

在原本的英雄一個個都湮滅了之後,無以為繼的我們又開始尋找新的崇拜目標,於是今天在不同的領域裡面,義美成為了希望,柯文哲成為了希望,蔡英文成為了希望。

我不是說他們現在做了什麼錯事,也不是說他們將來肯定會變得不好,只是看過陳水扁、馬英九等人從坐擁無敵光環到令人抱頭痛哭的過程,我真的很擔心經過了這回群眾又一次的全心投入,加上那些「那你去吃統一就好了呀」、「那你就去當你的689呀」這樣二元化思考下產生的主流言論轟炸,因為壓力噤聲而缺乏質疑和監督的結果,會不會又再讓「忠心耿耿」的台灣人痛心疾首一次。

有時候我都會想,那些變壞的人事物究竟是本該要變壞,還是因為我們過多的簇擁,才讓他們漸漸變質的?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