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的時代》導讀:在「羅馬和平」歷史大平台上,希臘民族不是「人居世界」裡唯一的角色

《征服的時代》導讀:在「羅馬和平」歷史大平台上,希臘民族不是「人居世界」裡唯一的角色
Photo Credit:Unknown@Wiki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查尼歐提斯《征服的時代》述說這五個世紀、涵蓋亞歷山大帝國及羅馬帝國廣大疆域的故事,但他的重點始終是東方希臘人。

文:翁嘉聲(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羅馬「哲學家皇帝」奧理略(Marcus Aurelius,一六一至一八○年在位)統治末年,高盧里昂發生教難。基督教神學家艾任紐(Irenaeus of Lyons,生卒年約為一三○至二○二年)恰好出差羅馬,躲過一劫,劫後接任主教。

在這說拉丁語的行省,他以希臘語與高盧語分別對希臘僑民和高盧人信徒傳教佈道。他原來出身小亞細亞希臘城邦士麥拿(Smyrna),年少時曾跟內陸的加拉太人(Galatians)交往,學會他們的語言,之後移民高盧。另方面,加拉太人則是在西元前二七九年,遠從高盧入侵,最後定居小亞細亞內陸的高盧人,歷經四百多年後仍保留自己的方言。伊任紐因此在可以在高盧用當地語言傳教,溝通無礙。

這種在古代希臘羅馬世界裡的大跨距移動,無論是個人或族群,類似例證還有許多,甚至發生在東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北到黑海北岸、南到阿拉伯半島,往西則到大西洋沿岸各地,這所謂的「人居世界」(oikoumene)。這「人居世界」的形成是一連串歷史契機構成的。

首先是亞歷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西元前三三六至三二三年在位)東征勝利,建立帝國;但他英年早逝,帝國立即被一群稱為「繼業者」(diadochi)的部將割裂成三大王國及其他大小不一的政治體。

但政治分裂及競逐絲毫不影響文化交流和發展:希臘人在這段期間大量移民東方,甚至遠在興都庫什山脈及印度河流域建立數個希臘王國;他們也到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半島和中亞草原建立城邦(如阿伊哈努姆〔Ai Khanum〕,在今天的阿富汗);甚至在波斯灣沿岸建立貿易據點(emporium,如今天的巴林島)。

各處星羅棋布著希臘人社區,居住著移民拓殖的希臘人,混居著原住民,甚至能過著擁有劇場及體育場的典型希臘城邦生活。

另方面,巴勒斯坦上層階級的猶太人以模仿統治族群希臘人的生活方式為榮,而小亞細亞在地的如卡帕多奇亞或本都王朝的波斯後裔,也多接受希臘文化。希臘文化在亞歷山大東征後,彷彿是在這塊大陸所形成蛋糕鋪上的一層厚厚奶油糖霜裝飾,是希臘統治族群及在地上層階級的文化。

這段從亞歷山大大帝即位,到羅馬兼併埃及為止的歷史(西元前三三六至三○年),傳統上稱為「希臘化時代歷史」(Hellenistic History,註1),但希臘人的文化未曾因為統治者易主而有任何中斷。

另方面,迅速崛起的羅馬共和在西元前三世紀跨出義大利,並在西元前二六四至一六七不到百年時間,接連消滅西地中海的迦太基帝國及東地中海的希臘化馬其頓王國,並擊潰敘利亞塞琉古王國,威逼埃及托勒密王朝,進而由西而東依序兼併、建省及治理,一舉將迦太基人探險過的北非及大西洋網路,結合到自己陸續開發的西歐及南歐網路,再和亞歷山大開創的希臘化世界串連起來。

希臘政客、羅馬人質兼史學家的波利比烏斯(Polybius,生卒年約為西元前二○○至一一八年)探究這段羅馬不到百年崛起為世界霸權的歷史時,認為西元前二二○至二一七那關鍵幾年,是人類第一次可以見到當時環地中海希臘、羅馬及腓尼基三大文化板塊,因為政治發展而開始「纏結」(symploke)一起,之後逐漸密不可分。

他認為這段關鍵時間是當時所有已知世界或「人居世界」開始整合浮現成為全球史的時刻。查尼歐提斯認為這整合過程在希臘化時代結束後繼續發展,並在友善希臘文化的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一一七至一三八年在位)統治期間,到達面積最廣大及互動最熱絡的階段。希臘人雖是被羅馬征服的族群,但因為這全球「人居世界」的出現,獲得前往更廣闊世界發展的機會,才會發生希臘人伊任紐從小亞細亞移民到高盧傳教的故事。

在這先由馬其頓希臘人、然後是羅馬人主導的「人居世界」中,如果有共同特色的話,那便是這是個「城邦世界」,因為城邦(polis)是希臘、羅馬文明最基本的社區形式,提供希臘人及羅馬人文化發展的架構。亞歷山大、「繼業者」以及羅馬人都四處建立城邦,鼓勵移民。

這些城邦在「人居世界」中原先像是個別落單的節點,之間若有往來,常是偶然與巧合,但在從西元前三三六至西元一三八年的五百多年期間,先由亞歷山大、「繼業者」,然後再由羅馬一一按鍵通電,互相連結起來,成為一個橫跨三大洲,西從西班牙大西洋沿岸、東到印度河流域,而北從中亞草原、南到印度洋的世界系統網路。

亞歷山大及羅馬帝國的政治征服促成這網路的出現,但生活其中的希臘人、羅馬人和其他族群則活絡這整個世界網路的活動及內容。

安傑羅・查尼歐提斯(Angelos Chaniotis)《征服的時代》(Age of Conquests)便是述說這「人居世界」、當時已知「世界史」的故事(global history),但特別集中在希臘人在這「人居世界」東方的故事。

原來的希臘化時代歷史在如是觀照下,被查尼歐提斯稱之為「短希臘化時期」;他打破斷代限制,將這時期「重新脈絡化」(re-contextualized)到更廣闊的「長希臘化時期」(Long Hellenistic Age)裡,將希臘化時代的歷史延伸到以五賢帝著稱的安東尼時代(Antonine Age,九六至一九二年)結束為止,長達五個世紀之久(註2),對希臘化時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及宗教等各面向做更完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