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民團調查8成學校不符「開放」規定,學生爭取穿帽T禦寒遭教官斥「去教育部上課」

民團調查8成學校不符「開放」規定,學生爭取穿帽T禦寒遭教官斥「去教育部上課」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靜修女中要求女學生無論如何要穿裙裝;台東也有高中學生反映,因穿禦寒衣物,遭體育老師罰伏地挺身。

*首圖為開學場景示意圖,非當事學生。

入冬以來寒流一波接一波,持續創下新低溫;而國高中小學生的「校園服儀規定」成為加禦寒衣物的限制。教育部日前表示,依教育部訂定的服儀規定,學校應開放學生加穿保暖衣物,穿在校服內或校服外均可;不過經「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和「台灣也有一個騰訊」合作調查853間學校,發現仍有8成學校不合乎教育部規定的原則,教育部今(15)日正式發函全國中小學,具體要求各校不得限制「幾度」才能加穿禦寒衣物。

教官:那你去教育部上課

台灣多數學生都有服儀規定,主要會要求學生必須以「完整學校制服示人」,或至少在經過校門口時必須遵守,因此如果天氣冷,要加穿保暖衣物,必須穿在制服外套內:也不一定可以加穿圍巾、毛帽等保暖配件。教育部於2020年8月修訂《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規定在天氣寒冷時,學校應開放學生在校服「內」及「外」都可加穿保暖衣物。

由於服儀原則沒有明訂什麼狀況下算是「天氣寒冷」,近來寒流一波接著一波,溫度持續創新低,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發起調查,短短一天共計1438位學生填寫,共有853間公私立國中小、高中職。

結果發現有84.3%學校違反教育部規定,許多學校仍要求將羽絨衣、大衣等都須塞到校服外套內,或是限制學生戴圍巾、毛帽、手套等。其中有54%學校,無論溫度多低皆禁止學生將保暖衣物穿於校服外,羽絨衣、大衣等皆須塞到校服外套內;另外30%學校則是設定,於特定氣溫時,才開放將保暖衣物外穿。最多學校以嚴格的攝氏10度以下為標準,也有規定11到15度間。

另外青民協也指出,有近十名新竹高工學生在表單中提到,因近日學聯會積極向學校爭取依照教育部規定開放帽T,教官於昨日升旗時,公開喝斥,要求學生「照著學校規定走,依照民主程序改規定,若要依照教育部的規定,請去教育部上課。」

另外,靜修女中要求女學生無論如何要穿裙裝;台東也有高中學生反映,因穿禦寒衣物,遭體育老師罰伏地挺身。在保暖配件的毛帽、圍巾、手套等,也有不少學校依然嚴格限制。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副理長何蔚慈表示,學生對於學校違法情況習以為常、充滿無力感,學生會依法爭取相關權益更是直接遭到學校各式打壓、威脅,學校要求學生在學校要好好遵守校規,但請這些學校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有遵守主管機關的規定?她認為國教署應更積極去檢視各校規定是否符合法規,青民協也會將表單內容交給教育部國教署,請教育部加強督導。

何蔚慈呼籲,不論是服儀問題,或是過去學生爭取免早自習、第八節上正課等,教育部雖有正面回應,但主管機關仍採被動立場,等學生申訴才願意處理。

教育部發函:不得規定幾度

《中央社》報導,教育部次長蔡清華日前受訪表示,服儀規定「不要那麼僵化」,不一定非得規定要冷到幾度,只要學生反映太冷的時候,就應該同意添加保暖衣物。《聯合報》報導,教育部國教署學生事務及校園安全組組長林良慶也指出,學校訂定僵化的開放溫度並不妥適。林良慶認為,只要學生主觀覺得寒冷,學校就應開放校服內外均可加穿保暖衣物,若學校禁止,就是違反規定,會再進行行政指導,若有家長、學生反映,也會去糾正學校。

《中央社》報導,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今日正式發函給各縣市教育局,除重申去年8月新修訂的服儀原則外,更具體指出,考量學生對天氣冷熱感受及身體狀況,存有明顯個別差異,學校不得限制氣溫「幾度」才能加穿禦寒衣物,應由學生主觀感受判定。另外,學生可依自身感受,選擇穿著長短袖或長短褲校服,不受學校「統一換季時間」影響。

教育部在函文中,要求各縣市教育局督導所主管學校,即刻檢視校內規範,如果不符現行法令,就應修正。教育部同時要求各縣市暢通學生申訴管道,維護學生權益。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