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山修司《少女詩集》書評:「一個字一個字地沾溼稿紙」,讓苦惱、悲傷化為自在的吟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人以為創作是為了擺脫陰影,得到解放,但寺山恰恰相反,透過書寫他讓陰影持續停留在自己的內心,以此來慢慢消化。詩變成不是發洩,而是化為一瞬畫面的,哀傷的挽留。透過文字去好好凝視情感,使之成為意境無限的畫面。
寺山修司是日本六、七零年代影響巨大的藝術家。他的創作橫跨多項領域,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戲劇和電影,例如戲劇演出《奴婢訓》和自傳電影《死者田園祭》。但亦有書寫小說、俳句和詩文等等。
他的興趣廣泛,曾當過賽馬評論員,也很喜歡閱讀大量來自中世紀的怪談、傳奇神話、魔法史或是一些當時的獵奇推理小說。儘管這些書對一般人來說很冷門或較少談論,但寺山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總是能以自己獨到的思維來談論這些事物的魅力(例如迷宮、開膛手傑克、巨人圖鑑、賭博等等),分析過往人們的心理和精神,並因此帶到現代人與之的類同,見解往往相當獨特。
這些評論集散落在四本他重要的著作《拋開書本上街去》、《不思議圖書館》、《幻想圖書館》以及自傳抄《我這個謎》。每本讀起來都很有意思。老實說,能像寺山這樣透過隨筆娓娓道來各種奇特想法的作家還真的不多,唯一想到的大概也就當時被人稱為「幻想文學家」、「暗黑美學大師」,首位在日本引介、翻譯薩德、巴塔耶情色思想的澀澤龍彥了,其曾寫過《夢的宇宙誌》、《幻想博物誌》、《黑魔法手帖》、《巴比倫空中花園》等以宗教、民族、神話、歷史、童話為題材的隨筆談論或幻想小說,深深影響當時的三島由紀夫、寺山修司等人。
從這個背景來看,可以理解為何《少女詩集》有一半的詩篇是沒那麼浪漫、沒那麼「少女」的,而是帶有詭異、暗黑的氛圍。
《少女詩集》總共是由九個主題的詩篇組合起來,分別是〈海〉、〈我寫的鵝媽媽童謠〉、〈貓〉、〈當我還是男孩時〉、〈惡魔的童謠〉、〈玩洋娃娃〉、〈愛〉、〈花詩集〉、〈有時就像失去母親的孩子〉。在這些篇章中,〈海〉無疑是最為抒情,也最為動人的,但〈我寫的鵝媽媽童謠〉、〈惡魔的童謠〉、〈玩洋娃娃〉寫得都並非是童年的美好,而是童年的失落、童年的殘酷。
根本沒有舞會
我看見了
那裡是醜惡的賣淫窟
南瓜永遠不可能
變成馬車
灰姑娘永遠都只是灰姑娘怎容被童話故事給欺騙!
我要的不是美夢
而是能真正擁抱我的
男人
就算不是王子也無所謂
只要對我溫柔將玻璃鞋還我!
將我的童年
還給我
將我自己還給我!——摘錄自〈灰姑娘〉
寺山想寫的,不是童年的歌頌,而是對童年的揭穿。指出「童年」更多時候,是大人對小孩的包裝,是成人對孩童的殖民。童謠裡的美好,都不是真實的,而是現實社會塞給小孩的幻想。在其他的一些詩裡,父母給孩子的「包裝」不是童話,而是用他們對子女的期待來包裝孩童對未來的想像。
「將我自己還給我!」,這句話讓人聯想到吳曉樂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是其他各種近來興起的家庭議題電影中,孩童獨自壓抑的對父母的控訴。但寺山修司不想只停在這裡,對他而言,重要的不是透過書寫一直批評童年、社會、成人的虛假,而是要透過寫作、創作來重新把握「自己」,在書寫中把自己還給自己。因為單純的批評並無法讓人找回自己,只是讓自己更陷入過去的困境。
我寫的詩中
總是有家
但是我
其實是無家可歸的孩子我寫的詩中
總是有女人
但是我
其實是孤孑一人…(略)…
被屏除在
一首詩篇的內與外我
默默地眺望著大海——摘自〈哀傷〉
一名少年
想要接觸大海
然而,他所能接觸的
不過只是
海水而已任何詩人
都無法遨遊在
自己筆下的大海吧。——摘自〈接觸〉
可以看到,寺山的字句,其實都非常簡單,不一定有很強的連續性,但很有畫面感。將兩首詩接在一起,可以完整感受到,從一開始「我」想要眺望大海,接著想要接觸大海,到最終意識到不可能真的遨遊其中的無奈。我們就像作者一樣慢慢發現,其實想要透過書寫去真正把握住內在的自己,似乎是過於天真的想法。
寺山意識到儘管詩文是來自於現實中的自己,但詩文所呈現出來的自己永遠不會和現實中的自己是完全一樣的。在自傳抄《我這個謎》中,他認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想創作出的事物,大部分皆是自己在現實中想要卻沒能擁有的東西。可能是他人的愛,可能是沒能實現的理想……等等。換言之,人們在書寫中看到的是自己內心的匱乏、空虛。
寺山的詩因此常常在玩味的,是虛構與現實的差別。儘管他在自傳抄《我這個謎》中一直強調:創作,不是為了表達自己,而是為了隱藏自己。但有意思的在於,正是因為強調虛構不是真實的表達,他反而把最真實的自己表達出來了。彷彿,所謂的真實,既不存在於現實,也不存在於想像,而是永遠存在於兩者之間。
他的詩雖然充滿了哀愁、悲傷,但簡白坦然的語氣,卻讓詩有時讀來有一種淡然、自在的氣息。很多人以為創作是為了擺脫陰影,得到解放,但寺山恰恰相反,透過書寫他讓陰影持續停留在自己的內心,以此來慢慢消化。詩變成不是發洩,而是化為一瞬畫面的,哀傷的挽留。透過文字去好好凝視情感,使之成為意境無限的畫面。
能否用言語
擊落
一隻海鷗呢能否用言語
定住
西下的落日呢能否用言語
增加
前往巴塞隆那的船班呢能否用言語
抓住
人生才剛起步的少女的單薄肩膀呢我
只要一覺悲傷
就會凝視氤氳的煙——〈煙〉
第一次看完這首詩時,其實看不太懂寺山想描寫的東西是什麼,只覺得在這首詩中,「能否用言語」的提問很有趣味。事實上,寺山的問句本身就是對問句的答案了。因為當他一問「能否用言語/擊落/一隻海鷗呢」時,我們心中便浮現一隻海鷗墜落的畫面,這問句之所以發問,似乎不是為了尋求回應,而本身就是自身畫面的捕捉。除此之外,這首詩似乎就沒別的更具體的意思了,純粹就像四張畫面的蒙太奇,但畫面本身所佇留的印象卻使整首詩富有想像。很有趣的是,俄國的導演塔可夫斯基曾在《雕刻時光》中這麼談論日本的俳句:
俳句最吸引我的,便是他完全不去暗示影像的最終意義。他們完全不影射超越自身之外的任何事物,但同時又表達了那麼豐富的意涵。
寺山的許多詩,很多都沒有最終意義。之所以寫出來,彷彿只是因為想要呈現而已。在這些呈現中,寺山不去評判各種情感的價值、優劣,而是讓每一種無法說出的情感,轉變為無限停佇的畫面。在這種無限停佇中,任何情感都獲得了寄託,並因而被話語轉化。在〈海〉的主題的某篇詩中,他如此寫道:
淚水是
人類所能製造的
最小的
海洋
為什麼淚水是人最小的海洋呢?恐怕這是因為,儘管淚水只是一滴,這一滴淚水承載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無限的思念、情感。
“鮮榨文學專欄”的相關議題
- 2021-02-14 《女子山海》書評:山不再高,海不再深,譜出台灣自然書寫的輕盈
- 2021-02-07 《風之電話亭》書評:牽起生死兩端的連結,傷痛讓人生從此有了深度
- 2021-01-31 寺山修司《少女詩集》書評:「一個字一個字地沾溼稿紙」,讓苦惱、悲傷化為自在的吟唱
- 2021-01-24 沙林傑《法蘭妮與卓依》書評:讀者面對的不再是桀敖不馴的少年,而是略微苦澀的哲學辯答
- 2021-01-17 專訪《鏤空與浮雕》作者范俊奇:寫盡絢麗多彩的群星眾像,就是不想寫自己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