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封城3.0(下):父母不只「在家工作」,還要督促孩子「在家上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家上課是件勞心又勞力,還深深考驗父母耐性的工作,如果連我這個目前還在休假的家長都覺得如此困難,真不敢想象必須work from home,而且家裡還不只一個學齡兒童的父母,遠距學習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衝撃。
關閉學校在英國始終是個爭議性很高的話題,從專家的角度來看,學齡中的兒童如果長期沒去學校學習新知,沒有機會接觸到同儕,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會造成傷害;而從家長的立場去想,小孩如果不能去學校,不但無法學習到課綱裡的知識,大人也很難維持work from home的步調。
畢竟如果孩子還小,在家就一定需要父母的陪伴,要求他們像成人那樣有自制力地自已做功課或看書,無疑是緣木求魚。
在這股強大壓力下,英國政府在執行去年11月的第二次封城時,就沒有把學校關閉,而且還是繼續英國從去年9月開學後發明的泡泡(bubble)系統,以年級為防疫單位,邏輯是只要不同的「泡泡」沒有混在一起,「理論上」就不會有社區感染的情況發生,而如果有學生染疫,則同個「泡泡」裡的學生全都得在家隔離。
雖然時不時還是有人質疑這個「泡泡系統」沒有用,因為同個「泡泡」裡的學生們一回到家,就會和自己的家人接觸到,根本失去了以「泡泡」爲防疫單位的意義,但英國政府總是拿出科學研究結果當擋箭牌,強調11歲以下的小孩不但不容易得到新冠病毒,就算得到症狀也很輕微,因此始終堅持學校一定不會關閉。
甚至,1月3日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在接受BBC名政論節目主持人Andrea Marr的訪問時,都還強調「學校很安全」,尤其是年紀還小的小學生,更應該要天天去上學。
但才過了一天,就在1月4日時,因為英國的醫療體系已經面臨快要癱瘓的危機,英國政府承受不住來自NHS的壓力,終於宣布這次封城連學校一起關閉,全國從小學到大學,全部改成遠距學習,而這對於有國中以下學童的家庭來說,無疑就是父母必須一肩扛起「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責任的開始。
全面在家上課後,英國學生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儘管英國的小學早在去年秋天起,就已經在為遠距教學鋪路,但讓稚齡兒童在家接受教育,但其實在執行面上還是存在著幾個困難,包括家中硬體設施的問題、父母如何兼顧「work from home」和「homeschooling」的問題,以及小朋友的心理調適問題。
針對第一個,英國政府購買且分發70萬台筆電和平板給有需要的單位,而且目前正在追加額外的30萬台,目標是讓這100萬台硬體能幫助到家中沒有電腦的學童。而英國民間其實從很久以前起,也有發起許多捐贈電腦的活動,譬如BBC就在去年夏天發起「Give A Laptop」的公益活動。
而針對第二個問題,英國政府則呼籲雇主「furlough」家中有學齡兒童的員工,讓他們直接放無薪假,並由政府支付80%的薪水,讓他們可以好好在家負起教育國家棟梁的責任,但現實生活中,英國有多少雇主真的會照做,仍是一個未知數。
最後一個問題看似最容易解決,卻也是最棘手的一個問題,因爲在學齡兒童的世界,同儕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家教育卻剝奪了他們和同齡朋友相處的機會,每天只能和家庭成員相處在一起,雖然對整個家庭來說,或許是個很好的團聚連結機會,但也不能忽略小朋友渴望見到朋友的心情,譬如我三不五時會讓七歲的兒子和他的朋友們視訊,用這樣的方式和同儕保持聨絡。
在家「陪讀」的爸媽,其實比小孩還要辛苦
事實上,即便是克服了以上三個障礙,在家教育還是充滿了挑戰,因爲即使有些學校提供線上課程,學生只要跟著老師在線學習,家長還是需要「陪讀」,以確保小朋友乖乖坐著上課,並認真寫完功課,更不用提沒有提供線上課程、只寄教材和功課給父母的學校了。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但要督促小孩冩功課,還要把自己變成老師,解釋教材裡的內容,並確定孩子真的有了解課程,這對一般本業不是專業老師的父母,在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情況下,的確是很大的挑戰。
以我們家為例,由於我目前正在休產假,不像我先生需要work from home,所以homeschooling的責任自然落到我頭上,但在一邊要照顧九個月大嫩嬰的前提下,每天要還要上四到五堂課(數學、英文兩科每天都有,地理、美術、體育和音樂課則是輪流),並且完成這些課程規定的作業,有時不但會花掉我一整天的時間,甚至比平常上班還累。
在家上課是件勞心又勞力,還深深考驗父母耐性的工作,如果連我這個目前還在休假,能專心執行homeschooling的家長都覺得如此困難,那些目前必須work from home,而且家裡還不只一個學齡兒童的父母,遠距學習絶對對他們的生活造成更大衝撃,在家教育的品質也難以保證。
也難怪有些人擔心英國全國學生在2020到2021年間,可能會有一段因為無法上學而造成的知識落差。
英國疫情持續擴大,再次造成人民生活必須隨之調整,有些改變雖然讓英國人覺得無奈,但大部分人也都了解這些改變是為了能擊敗病毒,讓生活早日恢復正常,所以都會盡量配合。至於這次的封城3.0會封到何時?是否真的能有效控制疫情?就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