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輔大「祭天敬祖」爭議,反思敬畏與慎終追遠這些「迂腐」的文化價值

從輔大「祭天敬祖」爭議,反思敬畏與慎終追遠這些「迂腐」的文化價值
Photo Credit: Span X @ Flickr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破壞與批判固然充滿吸引力與鎂光燈,但真正能改變這個世界的,其實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感與愛。

我查了一下,輔大的祭天敬祖活動,據說是于斌主教發起的。

讀中國哲學的人提起輔大,都會想起羅光主教,不過羅光主教雖自許為輔仁學派,但其實影響力遠不及台大學派,或是不知為何被人人嫌惡的當代新儒家。讀書人分派結黨本不是好事,前輩先生們必然理解,但分派的,往往是那些後輩末流,也就是學生們。學生不讀書、不寫作、不做研究、不好好教學,就只想依著老師沾光,這是非常可恥的。

在我看來,成就你的家族或是你的老師,最好的方式就是比他們更好。但比他們更好的方式不是批判他們,更不是依著他們講他們說過的話,歌功頌德一番。而是留住他們的成果,修正補足他們所未及之處,把他們教給你的學問,講得更精彩、更動人,但記得時時保持謙卑,因為一個人的學問決非他自己憑空而得,而是在於他的老師,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以及書本上的往聖先哲。

上面這段,其實就是「慎終追遠」。人總會離開這個世界,能留下的除了骨骸以外,最重要的,是有後人能記得你說過些什麼話、做過些什麼事。

現在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總是把「我」放得過大,我覺得沒意義,我覺得不喜歡。今天你不喜歡,可以拒絕,我以前就不參加學校的活動,甚至我也沒參加過大學跟碩班的畢業典禮。集會活動不參加,了不起就扣扣操行,課程不愛上,就是被當,當然你可以試著改變體制,我覺得都沒關係。

禮法本來就能「因革損益」,如果不合時宜,人們就要跳出來修改,所以荀子說,禮法之外,還要有老師智者,他們會來修正,並且告訴你什麼該留下,什麼該篩去。

但現在的人多半覺得我是最大,舊的東西,我不喜歡,就是沒意義。所有的儒家經典裡都非常強調「敬」,敬的另一面,其實就是畏,《論語》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很多人都曲解了這段文字,認為君子怕東怕西的,或是儒家就是奴化思想,缺乏自主性,其實這是錯誤的解釋。

Photo Credit:  Span X @ Flickr CC By ND 2.0

Photo Credit: Span X @ Flickr CC By ND 2.0

君子有三畏,其實都是畏同一件事,大人者,《說文》解曰「天大、地大、人亦大」,大人其實就是知天地之人,與聖人同,黃老便說「聖人者, 後天地生,然知天地之始,先天地亡,然知天地之終。」換言之,聖人、大人,對天地都非常瞭解,瞭解什麼呢?其實就是知天命而敬畏。

什麼是知天命呢?《論語》說「孔子五十知天命」孔子又說「五十以學易」,雖然有人說「五十」並非五十歲,而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其實五十知天命,也不是一種肯定的說法,說五十歲一定知天命,很多人到了五十歲還懵懂無知。五十其實指一個非常長的時間與一定的年紀。

那易又是什麼呢?學易並非學《易經》數術,而是理解「易」,其實就是「變動」,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學懂,這個世界無時無刻都處在變動之中,不是人能控制的。學易而知天命,就是懂得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有限制伴隨著我們,有超乎人力所及之處,我想這點大家都能體會。我不想生病,卻不能控制自己不生病;我不想死,卻一定會死;我愛一個人,那個人往往不一定愛我。

知天命,就是明白這世間有很多事,是人力所不及的,人其實比你我想像中的渺小許多,所以要懂得敬畏,不要以為自己事事都能如意,因為覺得自己事事能如意,自己很了不起,當有事不如意時,就會有怨、有憾,心就會受傷。懂得敬畏天命,其實是這個道理,不要讓自己無限膨脹,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想要控制一切。但反過來說,人們憑什麼受你控制呢?把自我無限放大的思考,其實,傷害了自己也周身的人們。

近年來,其實西方也對科技有些反思。以往人們在科技與理性的發現中,以為人能宰制一切,在國家與國家之間,擁有科技者就成為霸權,不停地入侵他國;在文化心靈上,認為自己是理性的主體,不符合理性文化中的文化,就是蠻荒落後,需要被救贖。

這都是一種自我過分膨脹的結果,但看看今天,人卻依然有許多事情無法控制,比方這幾個月台灣缺水,再怎麼厲害的科技也無法馬上使水庫充滿雨水,氣候異常亦若是,前幾週美國兩地同時受到熱浪與大雪侵襲,這都一再地說明人其實是很渺小,應該更懂得謙退,不應該破壞環境。

Photo Credit:  翎小二 @ Flickr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翎小二 @ Flickr CC By SA 2.0

回到個人上來說,台灣這幾年來,年輕的孩子漸漸不懂得敬畏與慎終追遠,總把自己放的很大。幾個月前高雄的新聞,有一群小孩到山上放煙火,但其實非常危險,會危害到附近住戶的安寧與安全,警察來了,驅散他們,這群孩子非但不走,還群聚推打警察。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新北,孩子騎車群聚,警察都對空鳴槍了,這些小孩還圍上了覺得警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

為什麼一群小孩子,破壞了他人的安寧,造成了旁人的恐慌,還不覺得自己有錯,這就是教育出了問題,而核心的癥結便是「不知敬畏」。因為社會混亂,很多藉著破壞體制的人,成了知名人物,風光出場,對於該受的法律約束,反唇相譏,他們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是故違法的事也一概是為了正義而行,應該被讚揚,這就是非常扭曲的價值觀。於是影響了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做的事與體制相牴觸,就是體制的問題,於是他們可以大聲高呼,如同正義使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