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北雙年展(三):《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以藝術展覽為表現方式的思想展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台北雙年展透過展覽與藝術作品的詮釋,認識你我的存在皆是透過經年累月的細胞、細菌、空氣等等元素的堆積與相互依存。
前言—關於2020台北雙年展
美國學者唐娜哈菈薇(Donna Haraway)每每在演講時總會提到:「我們都是地衣!」(We are all lichens!)地衣,在美國生物學家琳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的解釋中,不僅是一種多物種的共生(symbosis),更是一種共生體(symbiogenesis)。
「透過真菌與綠藻的合作,地衣遍部苔原、成為北極圈動物的的食物,而這些動物則成為住民的食物。」[1]作為共生體,地衣並不是貿然出現的產物,而是透過多種個體(entities)的協力所產生的、具有物質性(materiality)的生命。因此,哈菈薇所說的「我們都是地衣!」不僅不斷強調著人類生命的共創性,也警惕人類之所以是人類,不會只是人類的功勞,一切與一切都互相關係著。

2020的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以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在2018年於哈佛大學演講時所提出的理論與假說《我們似乎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一座虛擬天象館》(“We don’t seem to live on the same planet”—A Fictional Planetarium)為雙年展做空間與理論的架構。
以五種不同的星球「全球化星球」(Planet Globalization)、「維安星球」(Planet Security)、「逃脫星球」(Planet Escape)、「實地星球」(Planet Terrestrial)、「另類重力星球」(Planet with Alternative Gravity)作為你我對自我理解的社會環境做假設,嘗試以不同的實質空間的譬喻、探討你與我對我們所處的地球的不同理解與使用下所產生的社會、政治、生態等具體影響(我們在不同的星球上,而非只是觀念不同)。
對拉圖來說,國際目前面臨的局勢,似乎很難用「你與我都在共同的地球生存,因此,我們必須注重生命、非生命與環境的共生」作為號召。這樣的差異已經大到,好似我們在不同的空間中生活,環境破壞的後果似乎不會是破壞者的後果,這種後果卻需要在其他星球上的其他生命來承受。
以不同的星球作為對現勢理解的分類,每種星球都有對自己的捍衛。在這些星球上,環境與生存模式有著不同定義。在英文中有一句較口語的片語,描述對他人處境的理解:「I can understand where you are coming from」,中文直譯為「我能理解你從哪裡來」。在這次雙年展的五種星球,則像這句話一樣,將立場空間化。你我的理解不同、你我在不同的地方,那將你我的不同立場,透過作品的闡述放在同一個空間裡,是否,我也能夠「理解你從哪裡來。」理解了,然後呢?
2020的台北雙年展,透過運用思想展覽(Gedankenausstellung)的策畫、使用科學與藝術的跨域結合,邀請在思考與嘗試中、跟著懸空的星球往下踏地,找到這五種星球的關聯:你我在關鍵帶(Critical Zone)中的共生、你我的生命與不可或缺的蓋婭(Gaia)調節、你我落地實地(terrestrial)之可能。

全球化星球
全球化星球上的生存,顧名思義,透過全球化的「交流」得以使星球上的居民生存。全球化作為資本工具、全球化作為利益泉源、全球化作為生存之道。在這個星球展區中的作品皆闡述著某種地區與地區的交涉,某種地區的剝削與他者的獲利。
「全球化是一個被近期對地球現代化的常識所想像的地域。就算想像中間的組成從繪圖學、地質學及地理學而延伸,依然還是一種對地域的想像。這種想像意味著在地球上的大家都可以永遠、沒有任何限制的過著美式生活。」[2]工業化後、福特主義化後,美國社會帶動了產業鏈模式依然持續著影響今日的社會,工廠代工、原料開採、廉價的他國勞工成為各地企業得利的基本模式。
讓.卡通百依.姆肯迪(Jean Katambayi Muendi)的裝置《Yllux》則是這樣的集合體。卡通百依.姆肯迪的作品是他對小時生長記憶的組成。在卡通百依.姆肯迪的祖國剛果共和國,銅做為科技必需品、是整個國家的經濟產物,但在他生長的地方盧邦巴希卻經常停電,在地能取的銅也普遍劣質[3]。
又或依山.貝哈達(Hicham Berrada)的錄像作品《預兆》(Présage),以拍攝純度極高的毒物硫酸銅,來表現純粹的物質在不同狀況下所產生的干涉,所謂純粹(purity)是一種對照;企圖以此錄像來講述全球化的超適地化(hyper localisation)的問題,以賺頭做的切割、原料開採等單一源頭汲取與剝削所產生的遺毒。

維安星球
維安星球的維安講述著國族與民粹主義。在這顆星球上最大篇幅的作品尤拿斯.史塔(Jonas Staal)的《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2018–2019》(Steve Bannon: A Propaganda Retrospective, 2018–2019),透過將川普左右手史提夫.班農的長期拍攝的右派政治宣傳片切割,取出多種聳動的圖像元素,作品將右翼權貴與民眾的恐慌用圖像描述出來。
南投10大農遊體驗──上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來,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南投許多農業區發展為休閒農業區,將農村景觀、農業文創、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營造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產品加工、三級農業體驗和服務,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其發展的休閒農業區將在地生產、農村景觀、農業文化創意、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區內,營造農業主題特色,開發商品,同時提升產業服務質量及充實友善旅遊環境,成為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近年來,南投許多農業區推出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
以下精選10大南投農業體驗活動:
1. 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
「桃米休閒農業區」位於埔里鎮桃米里,區內有桃米坑溪及其五條支流貫穿其間,依山傍水、綠意盎然,孕育著豐富美麗的生態資源與純樸農村樣貌。921震後,區內民眾攜手重建,結合地方生態、農業資源與觀光產業,打造國內最具特色魅力的休閒農業區──桃米生態村。
◎ 建議行程:桃米魚蝦體驗→桃米野餐→農事體驗→夜間賞蛙
◎ 體驗活動:農事體驗、夜間賞蛙、桃米魚蝦體驗、桃米野餐、桃米遠足、黃金青蛙粿DIY、紙燈DIY、賞螢
◎ 嚐鮮特選:茭白筍(2-10月)、麻竹筍(6-10月)、百香果(7-2月)、樹葡萄(12-5月)、香菇(全年)
◎ 伴手好禮:樹葡萄產品、百香果產品、茭白筍產品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64之4號
2. 魚池鄉──日月潭日月山莊休閒農場
台灣香日月潭紅茶廠以高品質紅茶聞名,成立新品牌HOHOCHA喝喝茶,將茶葉與文創、觀光結合的園區,還有日月潭日月山莊休閒農場及觀光茶園,成為日月潭熱門景點。
◎ 建議行程:揉茶體驗→混茶體驗→封茶體驗→品茶體驗→紅茶披薩DIY
◎ 體驗活動:奉茶體驗、揉茶體驗、混茶體驗、封茶體驗、導覽園區、紅茶披薩DIY
◎ 嚐鮮特選:紅玉紅茶(5-10月)、阿薩姆紅茶(4-10月)
◎ 伴手好禮:日月潭紅茶禮盒、紅茶梅、阿薩姆紅茶禮盒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魚池村魚池街443之36號
3. 鹿谷鄉──武岫休閒農場
「武岫休閒農場」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在鹿谷擁有專屬茶園及10公頃的孟宗竹林。近年來集合國內產、官、學精進製窯燒炭技術,以提供高品質的孟宗竹炭原料及相關製品為最主。農場結合自然景觀、生態環境及竹產業文化,並提供竹炭製程導覽及當地特色美食、幸福手作DIY、竹林茶席、竹林生態步道等,希望能讓來到這裡的遊客,都能對「孟宗竹」以及其豐富的生活應用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 建議行程:竹林生態導覽→茶席體驗→參觀竹炭製程→竹炭DIY→品嘗竹炭鮮筍火鍋和竹炭咖啡
◎ 體驗活動:竹炭包製作、竹炭枕頭體驗、竹炭過濾體驗
◎ 嚐鮮特選:武岫咖啡、武岫竹炭花茶、果汁、點心、鮮筍小火鍋
◎ 伴手好禮:武岫竹炭50公克/盒、孟宗竹醋原液(500ml)、竹醋護膚霜、竹炭粉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竹林村田頭巷35-66號
4. 水里鄉──車埕休閒農業區
車埕是集集支線的終點站,故有「最後的火車站」之稱,經過規劃整建後,以當地特色原木為特色,成立「車埕休閒農業區」其景觀樸素典雅,和山城的景觀搭配相得益彰,漫步其中,可感受鐵道文化的懷舊風情味。車埕火車站每年湧入上百萬人潮,可說是全國知名觀光景點之一,也因為早已轉型成旅遊休閒小鎮和發展林業觀光文創產業,許多遊客要進入日月潭之前,一定會來這裡逛逛,體驗日據時代的鐵道木業史。
◎ 建議行程:逛車埕園區→火車旁拍照留影→木馬道體驗→木工椅DIY→品嘗木製便當
◎ 體驗活動:蘭花組合DIY、咖啡沖泡DIY、木工筆筒DIY、木工椅DIY、木便當盒DIY、手工香蕉麵DIY、製梅李體驗
◎ 嚐鮮特選:梅子(3月-5月)、咖啡(10月-1月)、香蕉(全年)
◎ 伴手好禮:車埕咖啡、蘭花、天然樟腦油、天然檜木精油、木香便當盒
地址: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高山巷9-3號
5. 中寮鄉──龍眼林休閒農業區
龍眼林休閒農業區位於北中寮,範圍包括龍安、內城、清水三村。清朝年間,先民入山開墾,當時因為遍布龍眼樹,因此稱之為「龍眼林」。主要種植龍眼、荔枝、香蕉、油甘、肉桂、薑黃等農特產,除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其產業正朝有機及保育石虎友善耕作發展,在地龍眼林社區銀髮族福利也是優等模範為參訪交流的對象,結合休閒農業一步步打造理想的銀綠色村落,現區內有特色民宿且規劃各種體驗活動遊程,可以深入當地文化,來一趟生態且含知性休閒之旅。
◎ 建議行程:參觀肖楠巨木群→參觀龍鳳瀑布→採果體驗→品嘗南瓜料理→龍眼乾烘焙→藍染體驗
◎ 體驗活動:養生植栽、藍染體驗、龍眼乾烘焙(九月)、拼布貓頭鷹、採果體驗(小番茄、樹葡萄、八角櫻桃、珍珠柑)、蜜漬橄欖、槌球競賽、油甘泡菜DIY、輕食手捲、南瓜料理、愛玉搓搓樂
◎ 嚐鮮特選:龍眼(8-9月)、柑橘類(12-2月)、小番茄(12月-1月)、荔枝(5-7月)、美濃瓜(6-9月)、八角櫻桃(全年)
◎ 伴手好禮:烘焙龍眼乾、龍眼蜜、烘焙荔枝乾、洛神蜜餞、肉桂露、炭焙烏梅、龍眼花茶、氧素基精、古味梅、薑黃粉
地址:南投縣中寮鄉龍南路47-8號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