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規拜不隨」的美國對台政策,會是開啟兩岸對話的契機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政府試圖設定規範後政府的行為規約,未必會產生有效制約力量。川普採行印太戰略不同於歐巴馬亞太戰略,現在拜登重返歐巴馬路線也未必遵循川普路線,這是不同政策典範途徑轉換,而民進黨政府也必須重新調整「聯美抗中」的戰略規劃。
拜登(Joe Biden)就任美國新總統後,由於對中國角色界定、戰略架構設計迥異於川普,這對兩岸關係將造成何種衝擊?中國學界也紛從不同面向加以解讀與預測分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前所長周志懷認為,美國對台政策可能回調歐巴馬路線,美中可能共管「台獨」,兩岸對立對抗仍是基本形態;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認為,恢復兩岸對話並非絕無可能;民進黨若不願說「九二共識」,可用其他字表述「兩岸同屬一國」;上海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杰則警告,「不要低估兩岸關係受美國干擾而惡化的風險」。
上述說法之政策意涵,主要是拜登新政府後兩岸政策,將形成中美「共管台獨」、兩岸恢復對話奠立在「兩岸一國」及美國持續會打「台灣牌」,也就是幾乎回到歐巴馬主政時期兩岸政策。無論如何,既往民進黨政府 宣稱與美國關係發展是斷交以來最為緊密時期,然受限於美國政黨輪替執政影響,恐怕美台處於歷史最緊密期,將會逐漸滑坡跌至歷史平均水平,故有中美共管「台獨」之說。
一、從印太戰略重返亞太戰略,台灣戰略地位及角色或將弱化
儘管拜登政府國安團隊也宣稱「挺台、但不反中」,而有論者樂觀以為「事實上台美關係發展到現在,不會因民主黨或是共和黨有差別,台美關係會延續」。
然而拜登國安與外交團隊主要是來自歐巴馬政府時期,當回歸歐巴馬時期不同於川普的路線。台灣在川普政府建構印太戰略中角色及地位,顯然高於歐巴馬政府亞太戰略,因此未來台灣在拜登國際戰略中地位與角色應會有所弱化。儘管美國國內政治生態及氛圍朝向反中,但民主黨的兩岸政策不同於共和黨,準確地說法是拜登政府「仍挺台但會減少、雖反中但有減弱」。
新任總統拜登與川普在反中論述及路線、風格措施上,仍有所分歧。川普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國」及「修正主義國家」,界定中國為美國最大及首要對手,故其反中力度之大、領域之廣,不斷無限上綱且充滿不可預測性、挑釁性,美中關係間充滿競爭對抗。
至於拜登固然也採取反中路線,但表明不會在貿易戰上與中國繼續纏鬥,儘管準貿易代表戴琪表示拜登政府貿易政策將繼續對抗中國,將與國會兩黨及海外盟友合作,但並未正面回應是否取消對中國課徵的關稅。
拜登固然持守反中路線,但其力度及衝突領域將會有所自我克制,將視俄羅斯為頭號競爭對手,如此美中關係將會是充滿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一旦美中關係從「全面對抗」,逐漸走向和解及合作,台灣政府既往所運作「聯美抗中」路線,將失去礎石、支撐,也勢必調整原來「抗中保台」路線,進而轉向「對話及合作」路線。

二、「川規拜不隨」不會有依賴問題,拜登兩岸政策難被川普路線所侷限
拜登國安及外交團隊被戲稱為歐巴馬的第三任,許多關鍵的職位皆由歐巴馬時期關鍵成員擔任,其政策作為及風格,勢必會與川普政府具相當的差異,這意味著美國新政府兩岸政策,將會是回歸歐巴馬傳統路線。
對兩岸政策影響較深者,包括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 與印太事務高級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皆來自歐巴馬執政團隊。他們主張在全球氣候變遷、新冠肺炎和朝鮮等問題上,美中兩國將會有相當的合作空間。尤其宣稱美國確保兩岸和平的承諾非常重要,鼓勵兩岸當局對話,因這符合相關各方戰略利益;也宣稱美國「挺台但不反中」,表明在特定議題上與中國發展建設性關係。
川普政府已於1月20日卸任,但在卸任前依據各國政治慣例川普政府應進入「看守狀態」,其所剩時間與執政的正當性皆不足以施展重大且新政策,應給予拜登政府尊重與未來政策調整空間。
然國務卿蓬佩奧在政黨輪替之際,卻持續執行新外交政策,包括解除美台官員交往限制、提前30年公佈美國政府關於印太戰略的框架文件,聲稱「要用武力來保衛台灣」等等。又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計畫訪台,儘管最後以要順利完成政權轉移而無法來台,然已挑動美中台三角關係。尤其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角色訪台特別充滿政治意涵,這包括是否與台灣參與聯合國及國際組織關聯?是否意味美國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這充滿許多政治想像空間。
這些被批評為「最後的瘋狂」政策宣稱及作為,是否對拜登新政府產生拘束力呢?是否會有政策的「歷史路徑依賴」困境呢?「川規拜隨」嗎?
從拜登總統一上任即簽署17項行政措施,包括十五項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s)和二項行政行動(executive actions),這等於完全推翻川普政府重大施政,其中包括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 WHO)等等。換言之,拜登與川普政策思維屬於不同典範跨架,替代高、傳承性低;反觀拜登曾作為歐巴馬主政時期副總統,所謂拜登路線可謂是歐巴馬路線再現。

蓬佩奧(Mike Pompeo)在1月9日發表簡短聲明,宣布解除國務院多年來「自我施加的限制」,宣稱所有行政部門依據國務院準則的與台灣互動限制「全部無效」;批評美國實施此等限制在於「討好中國共產黨」,然此種情況今後不會再發生。蓬佩奧在卸任之前宣稱依據國務院準則限制與台灣互動皆歸於無效,儘管也有美國官員及學者指出這是國務院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是一系列類似措施的最高潮。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