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媽媽不可告人的秘密:乳海翻騰,乳腺炎石頭奶甚至壓力大到免疫低還長出皮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等到自己當媽,還不只一次,兩次!兩次的擠奶過程,一整個經歷過之後根本就是苦海翻騰啊我。
當年去吳哥窟,第一天還沒拉肚子的時候,看到了超壯觀的一幅壁畫,「乳海翻騰」。
內容是印度教眾神之母,把母乳噴擠向空中之後飛濺成了噴泉,然後餵養了好幾百個的神明,最後還成了一片乳海讓眾神在裏頭打架。
挖賽有沒有那麼神?
當時看著長度至少數十公尺的壯觀石壁雕刻,心中暗暗讚嘆。結果第二天自己開始狂拉肚子(感染阿米巴痢疾)之後就沒再看過那幅畫。(見〈我的太陽花日記〉)
∗
等到自己當媽,還不只一次,兩次!兩次的擠奶過程,一整個經歷過之後根本就是苦海翻騰啊我,多少次拎祖母夜深人靜全家一大兩小睡攤成一片,累得半死還得硬撐著起身。困倦到頭都抬不起來,卻有兩顆定時炸彈在胸前「歐伊歐伊」狂警報,手提擠奶器,看向睡到打呼的蜜蜂先生,真的很想給他用擠奶器砸下去還是肘技壓制。
拎祖母睏到要死了還不能睡你給我睡個屁還打呼,打呼啊!
之類的,那種念天地之悠悠內心呼喊。
不過累到就連提起擠奶器都快沒力惹,還是乖乖接上擠奶器去睡卡有眠。
說到餵了母奶,才真正體會到人世間有多少不公平的事情。
朋友說脹奶沒感覺,常常要等到溢乳墊吸到爆漿濕透出衣服才發現,然後隨便一擠就是300多,邊講邊扶額困擾,說她想退奶了可是連喝水都發奶好煩惱!
遇到這種咖,我常常會忍不住犯職業病眼光scan一下對方的奶容量,你們知道的畢竟開刀常常在處理這類問題,基本的目測能力還是要有……
然後就真的很常見到,瘦小但是奶量驚人,對比起來偏偏有的人(好吧我承認是我自己)就是吃再多豬腳魚湯吃到作夢都是這類食材,依舊只有幾咪咪的量,那種抓狂感啊。
你們知道的,豬腳的毛都要靠瓦斯槍去燒掉,於是趾縫間凹陷處常常有一些漏網之毛卡在那邊,邊吃邊瞪著那些毛,心中邊百轉千迴各種念頭「我不想吃毛,我不想吃毛!」
連作夢都夢見那快要到嘴邊的豬腳毛 ….(°ཀ°)
然後還有魚。
曾經有澎湖的捧友很驕傲說他們當地人吃魚都吃到能分辨是不是新鮮的,告訴你……懷孕一次就能夠把人家三輩子的魚量一次補足,不只能分辨是不是新鮮,連是不是冷凍過再煮或是新鮮煮完之後放了冰箱17小時又30分鐘你都能嚐得出來告訴你。
而且擠奶不是利樂包插吸管耶,又捏又揉又摩又推,得媽媽手根本是照三餐發作!

Photo Credit: dharmacat CC BY ND 2.0
∗
說到奶容量,我自己乳房專科,常常遇到切除腫瘤之後接著要整型科放義乳,或是單純來做隆乳手術的。
義乳又分鹽水袋跟矽膠。
曾經見過用鹽水袋,因為可以打水調整大小,所以整形科同事在放入袋子打水後詢問我們開刀房內同仁的意見:「打多少水量好?100還是200西西?」
瞬間大家七嘴八舌,而且明顯的性別分別就出來了。
所有男性都認為200西西好,而女性都投100西西一票。
男們:「拜託都花錢來做了,當然還是要大點好。」
女們:「靠杯唷,300那個量皮膚都快繃裂了,連病人躺平著奶奶文風不動咪咪頭都直朝天上,能看嗎?」
男們:「多點!妳們是貧乳羨慕膩。」
女們:「少點,你們才沙豬啦。」
男們:「多點!」
女們:「少點!」
(╯•̀ὤ•́)╯٩(ŏ﹏ŏ、)۶
兩邊都快打起來了,最後還是整形科同事自己去根據病人術前的討論決定,但由此可知男女眼光大不同,畢竟女生有切身之痛,知道有容奶大並不爽,跟用看的用抓的用幻想的差很多啊,XY基因們。
何況隆乳手術術後的奶繃時刻,硬腫痛還要按摩避免形成夾膜會攣縮,看過術後病人們各個痛不欲生的淚,同為女人很難不改感同身受。
∗
舉例好了。
如果現在有所謂隆鳥手術,讓你小雞變神鵰,手術得放入植入物撐腫撐硬,術後還要不斷不斷按摩到軟Q狀態,看看XY們還哭不哭。
如果看到電影裡男根被重擊所有男倫們都會跟著哀號,那就能了解為何擠母奶會讓眾女人齊聲崩潰。
話說回脹奶,脹奶每側擠出有多少西西,它就塞在奶中有多少西西,而且一天數次要好幾個月,能不痛嗎?能不想到就哭嗎?
而且脹奶不是只有脹那個乳暈區,知道人是體節動物吧!
體節動物為何?
舉凡有一節節脊椎骨的、一排排乳頭的、一段段腹肌的,都是體節動物,蚯蚓、蛇、乳牛跟人類都是,只是明顯不明顯罷了,而人類的體節除了腹肌跟脊椎之外,幾乎都蛻變到融合銜接在一起看不出來。
比方說:「皮節」就是一種。
另外還有,乳頭也是,臨床上看過不少有副乳頭的,可能出現在靠近腋下或是正常乳頭下緣。(所謂Milk line)

Milk Line Photo Credit: The Geneva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C BY SA 3.0
外星人那三乳頭的根本就…是外星人。(騙郎嗯罵,〈台語〉騙人不懂)
相對的除了皮膚上的乳頭,其實皮膚下的乳腺也是如此,只是因為融合在一起了看不出來,等到要脹奶的時候鼓到腋下都脹就知道難受。
在我門診屢次遇到為了母乳而落淚的新手媽媽(幾乎都是新手),我都會循循善誘講自己的各種親身經歷,甚麼乳腺炎石頭奶甚至壓力大到免疫低還長出皮蛇,全部都得過啊我!(拍胸好棒棒)
台灣過時法規又一例?遺產捐贈公益社團法人要課稅!超過7成民眾認為不合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心公益是否該被差別待遇?過時的法令讓社團法人受贈的善款縮水,不僅影響了遺贈者的心願,更截斷了社福團體的募款來源。針對遺產捐贈需課稅的問題,法規該如何調整才能完善遺贈者的善意呢?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是許多國外觀光客來台灣旅遊時所給予的盛讚,但你知道嗎?台灣人的良善,卻因過時的法規要求,導致許多社福團體被阻擋在愛心捐款的門外!
原因為何?關鍵在於當前《遺產及贈與稅法》明文要求,捐贈給財團法人得以「免」課遺產稅1 ;但是,同屬公益性質的社團法人卻被排除在外,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荒野保護協會等組織,若收到一筆遺產捐贈,是「無法」享有免課稅的福利。等於社團法人受贈遺產時,硬是比財團法人多被扒了一層皮,這無疑是政府用國家力量引導資源的走向。
你覺得,這項法規在現今公民運動已屬成熟的社會當下,合理嗎?
民眾的遺愛被打折,一億元遺產損失6,283萬社會投資報酬價值
社團法人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以下稱聯合勸募協會)分享一個案例,一名長期熱心公益的捐款人在身故後,遺囑指定捐贈市值達新台幣1億多元的遺產,由於聯合勸募協會屬社團法人組織,設算後須先扣除遺產稅金高達1,366萬元,若以聯合勸募所導入的SROI值計算,每投入1元,可產生4.6元社會價值,等同流失創造6,283萬元社會價值的機會。
只因為聯合勸募屬社團法人,遺贈人必須繳納這筆遺產稅金,讓原本可以造福更多其他社會弱勢的善心,流失真正有意義的價值。
另一方面,由於少子化與單身人口逐年增高的趨勢,越來越多人打算將遺產捐贈給公益團體遺愛人間。從聯合勸募協會委託的「遺產捐市場調查」 2結果發現,便有26.4%受訪者願意捐出繼承遺產作公益,願捐出個人遺產者則有30.9%,但約1/4民眾會因得知要課稅而改變心意不願捐贈。
超過7成認同!公益社團法人排除免課遺產稅「不合理」
從「遺產捐市場調查」可以觀察到,有74.1%的受訪者認為現有法條將社團法人排除免課徵遺產稅的群體之外,相當「不合理」,進一步探究原因,「無法捐贈給真正需要的團體」、「限制了公益捐贈的範圍」、「對社團法人公益團體不夠友善」皆超過5成比例的支持度。
如果交叉比對受訪族群,發現年齡越高者,越認同「無法捐贈給真正需要的團體」;年收入較高的族群,則更贊同不合理「限制了公益捐贈的範圍」。至於表達有捐贈遺產意願的受訪者也抱持「較高」比率認為此項課稅規定不合理,將對公益捐贈帶來限制及困難。

在願意捐贈者中,交叉分析收入分布,年收100萬元到250萬元者意願顯著高於群體,達4到5成。至於捐贈原因,捐贈繼承遺產者有81.4%盼幫助弱勢族群,33%是受信仰或民間功德觀念影響;捐贈個人遺產者,有78%盼愛心化為實際祝福遺留人間,46%盼支持特定團體。
接著調查進一步詢問,如果遺產捐贈給社團法人能夠免課遺產稅,是否會提高受訪者的捐贈意願?有34.4%本無意願捐贈者表示會考慮捐贈。至於捐贈意願提高的動機,「可以藉此節稅」(72.4%)為主因;另外抱持「讓受贈的公益團體獲得更多」想法也有43.1%比例。

另外,原有意捐贈遺產者,因須課遺產稅而改變意願不捐贈者有24.9%,進一步分析,發現以年收60萬元以上者改變意願的比率略高於群體,這對於平日仰賴小額捐款的社團法人來說,可能因此流失了四分之一的遺贈人的善款。
從上述調查結果可推論出,節稅優惠是捐助公益的重要動力,而本身有考慮捐贈遺產者,可能有自己既有想支持的社團法人慈善團體,也期待款項能全數贈與給相關組織。顯然,若是遺產稅的稅法規範對於社團法人更為合理,確實能帶動部分民眾捐贈遺產的意願。
回顧〈遺產及贈與稅法〉從民國62年制定,雖經歷幾次修法,捐贈予「公益社團法人」的財產至今仍未納入不計入遺產總額課稅群體,當年的立法背景與現今的社會工作與公民社會已大相逕庭,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在公益事務上的貢獻不相上下;再者,台灣的公益捐款一直有過度集中的現象,一般民眾與企業都傾向將資源投注於大型財團法人,此過時法令的規定,無疑加劇此一失衡狀況。
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國土面積、人口多寡、國防強弱,更重視是社會的文明程度。其中,對均衡弱勢的關懷,以及法律規範能否跟上時代進步,即是重要的觀察指標。遺產法規該如何實現遺贈人的慈善意願,讓真正需要的人獲得幫助,是時候該被好好檢討了!
[1] 備註1:有關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相關租稅減免優惠,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3款,遺產捐贈給已依法登記設立為財團法人組織且符合行政院規定標準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宗教團體及祭祀公業之財產,不計入遺產總額
[2] 備註2:遺產捐市場調查的總樣本數共回收有效樣本數1,000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