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午夜陽光》:改從男主角第一人稱敘事,終能一窺愛德華的內心世界

《暮光之城:午夜陽光》:改從男主角第一人稱敘事,終能一窺愛德華的內心世界
Photo Credit: 《暮光之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起翻開書頁,重溫當年《暮光之城》那段純粹的愛情與感動。

《暮光之城》(Twilight)系列一直有著頗為兩極的評價。就受到歡迎的程度來說,本系列在通俗文化及羅曼史領域中擁有著無庸置疑的地位,甚至還能說是一整個世代的集體回憶。

但在此同時,這個系列的相關電影卻也時常成為不少人的嘲笑對象。就算擁有極為出色的票房成績,但直至今日,卻也還是常常被許多人拿出來調侃相關演員,就連《天能》(Tenet)裡那句「我們活在一個暮光世界,黃昏時沒有朋友」的台詞,也不免讓人會在第一時間聯想到羅伯.派丁森(Robert Pattinson)於「暮光之城」系列裡飾演男主角一事,甚至還懷疑這很有可能是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刻意為之,變成了一種劇情以外的有趣聯想。

118693297_10158670353991950_792292688477
Photo Credit: 《天能》,來源: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

就連小說的部份也同樣如此。在本系列席捲書市,先是於2008年推出完結篇《暮光之城:破曉》(Breaking Dawn),讓大家以為這個系列即將功成身退的不久之後,便又隨著電影第一集的上映,以及陸續推出的電影續集而成功延續了這股熱賣之勢,因此使得這系列小說究竟是好是壞的相關評論,就這麼成為了我們不時可見的熱門話題,甚至就連我們熟悉的史蒂芬.金(Stephen King),也曾一度公開批評本系列作者史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的寫作技巧。

有趣的是,雖然就現在的印象而言,有不少評論者似乎都對《暮光之城》系列有所意見,但事實上,若是我們回到電影尚未問世的時間點,便會發現這系列小說其實絕非僅有一面倒的負評而已。

在2005年系列首作的《暮光之城》(Twilight)推出時,美國極具代表性的出版界媒體《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曾將梅爾稱為當年最被看好的新秀作家,就連一些像是《泰晤士報》(The Times)的知名媒體,也對《暮光之城》在描述青少年戀情與羅曼史魅力等方面,表達了明確的讚美之意。

A2
Photo Credit: 《暮光之城》

而在這個系列日後常被人提及的一些負評中,其實也大多並非是全然的批評。像是《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等重量級媒體,甚至包含史蒂芬.金在內,其實均在指出缺點的同時,也對本系列對讀者具有非凡吸引力一事表達了認同之意,甚至還用「文學現象」來形容《暮光之城》系列引發的轟動,因此若是針對這個系列在通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潛力與地位而言,其實則打從一開始便沒有受到過太多質疑。

從類型小說的角度來看,《暮光之城》系列的故事其實頗為巧妙地順隨著時代觀點的改變,調整了一些比較強調純愛的羅曼史元素。在許久以前的這類作品裡,男女主角究竟會在什麼時候發展出肉體關係,彼此又會如何壓抑自己的欲望,可以說是一種總能令讀者看得不亦樂乎的重要元素。不少作者甚至還會安排各式各樣的原因,讓主角們就是無法輕易地跨過這道關卡。

但到了《暮光之城》發表的2005年,未婚性行為早已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因此這種純愛與欲望間的糾葛,則在本系列裡頭,被奇妙地轉化成「被吸血並從人類轉化為吸血鬼」這件事。縱使這兩者在表面上看起來截然不同,但內在的角色掙扎卻如出一轍,可以說是一種透過了類型小說的元素調整,再度使純愛看起來如此純愛,相當程度地召喚出老式羅曼史魅力的創作手法。

雖然就不少愛書人的角度而言,或許會覺得《暮光之城》是一則過於情緒化的故事,但就這點來看,其實也與我們究竟是不是目標讀者,又或者能否把閱讀情緒調整回自己也曾經年少輕狂的那個時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e69aaee58589e4b98be59f8eefbc9ae7a0b4e69b
Photo Credit: 《暮光之城》

畢竟,《暮光之城》是一則以女主角的第一人稱描寫而成的故事,因此我們看待書中世界的角度,均完全出自一名情竇初開的少女。所以,雖說從旁人的角度看來,主角這種把所有情緒與感受都無比放大的觀點,確實會偶爾令人感到太過用力,但對於投入其中,或許年紀正與女主角相差無幾,甚至是被喚醒這種情感回憶的讀者而言,卻也成為了他們之所以深受《暮光之城》吸引的原因之一。

而在史蒂芬妮.梅爾歷經多年才總算寫完的最新作品《暮光之城:午夜陽光》(Midnight Sun)中,故事則帶領讀者重溫了《暮光之城》的情節,但敘事角度卻更改為以男主角的第一人稱為主,因此順隨著現實時間的經過,使忠實讀者在歷經數年的成長以後,巧妙地得以從較為成熟的角色觀點再度切入故事,就此為許多人原本熟悉不已的情節,帶來了另一種不同角度的情感共鳴。

這點其實也是《暮光之城:午夜陽光》最為有趣之處。雖然這種以不同角色觀點描述同一事件的手法並非什麼創舉,但通常來說,這類安排通常只會出現在同一本書裡的不同章節或段落,至於像是《暮光之城:午夜陽光》這樣直接以整本書的形式加以呈現的手法,則絕對堪稱十分罕見,不僅在「暮光之城」誕生15週年的時刻顯得別具紀念價值,就連在通俗文化與羅曼史小說的領域裡,也讓這部作品成為了一種值得我們留意的寫作實驗,就算要看成一場極為獨特的通俗文化市調,似乎也沒什麼不行之處。

至於《暮光之城:午夜陽光》在英文版發行首週便賣出超過一百萬本的佳績,也確實成為了這個系列早已成為世代共通回憶的明證之一,甚至還藉由這種每個世代都有年輕人,每個年輕人都曾信仰真愛的情況,就這麼將這個系列受到歡迎的程度,給成功延續到了新的年輕世代。

shutterstock_327220934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