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眼中盯】真正該問的是,坦砲火的蘇貞昌為什麼不想辭院長?

【關鍵眼中盯】真正該問的是,坦砲火的蘇貞昌為什麼不想辭院長?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政府執政下大部分的負面民意,都是蘇貞昌在坦在吸收,對蔡英文本人幾乎沒有影響,所以與其猜蘇院長下台的時間,不如思考他下台對蔡英文是好還是不好——更重要的,為什麼蘇貞昌不願意下台。

從較早期的三倍券、小編作圖事件,到近期美豬進口甚至是疫情中大大小小的爭議,大部分人都把矛頭對準蘇貞昌,要求,或預言他會下台負責。

對此,蘇貞昌從去年底至今一直展現「團結」的形象,從傳出「痛罵蔡英文」之後六度讚賞總統的領導,到行政院茶敘後蔡總統「再讚蘇貞昌」的回應,都要破除私心和功高震主的外界碎嘴。當然政治人物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居心,各種放話回應的動力一定是外人看不見的壓力,大部分狀況下將他們的話反著想,其實更能參透真正的心思。

幫蔡英文實現政策的政敵,真是奇異恩典

你可能有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蔡政府執政下大部分的負面民意,都是蘇貞昌在坦在吸收,對蔡英文本人幾乎沒有影響。

這個現象,從各家所做民調下兩人的差異就可驗證。歷經三倍券、丁允恭、萊豬、統編、身分證等等爭議之後,民選出的蔡英文信任度仍高,被任命的蘇貞昌滿意度卻在死亡交叉界線上徘徊,民眾好像把蔡英文「抗中保台」的形象和蘇貞昌「施政」對自己的影響切割,當然,蘇貞昌的出頭性格和表達方式,應該也是影響的一部分。

不管原因為何,蘇貞昌現時的存在對蔡英文是種恩典,電火球像是防火牆,所有爭議好像都到他為止,幾乎影響不到蔡英文的形象。

然而放遠來看,不論兩人如何呈現和平共榮樣貌,蔡英文與蘇貞昌從政以來的各種嫌隙盤點不完,蘇貞昌對2024年總統大位的盼望也是怎麼樣都藏不住。綜合兩者,包括國民黨在內的許多反對者一味向蘇貞昌打,最樂的反而是蔡英文。

畢竟進口萊豬的記者會是在總統府開,由蔡英文親口唸出來,在野陣營卻以此為名聯手幫她的黨內老對手添業障斷後路,多麼美妙。

蘇貞昌赴立院報告備詢 場面混亂(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留著失血,走了就什麼都沒有的蘇貞昌

話說回來,蘇貞昌何嘗不知道這樣的情勢,這也引伸出最重要的問題:都坦成這樣為何不一辭了之,不只無事一身輕,還能鬆動蔡英文的領導信心?

比較實際的考量,是延續政治能量。

蘇貞昌也知道,行政院長很可能是自己的最後一個職位,在女兒蘇巧慧影響力還出不了新北市時,院長大位和背後的資源分配權,就是延續自己政治能量的唯一機會,否則原本可以撼動全國的蘇貞昌,退休後的影響力可能就只剩下幾席立委

再來,當然是為了總統夢。

總統是退下行政院長後蘇貞昌唯一有意義的職位,太早離開行政院「衝」力無法被人們記到2024年,所以不管再苦再坎坷都得繼續做下去。但蘇貞昌也不該忘記,台灣近來很少有行政院長能幹超過兩年——上個是2009年的吳敦義,再來就是2002年的游錫堃——在蔣經國之後,也沒有當過行政院長的總統。

蔡英文不可能不知道蘇貞昌的居心,但也需要蘇貞昌坦好坦滿。

相較於外傳的農曆新年,蘇貞昌最有可能「被完成階段性任務」的時間點會是今年三四月——傳言的日本核食開放之日——讓老蘇扛下最後的一顆砲彈,和核廢料儲存槽一樣把所有民怨都封在不鏽鋼和水泥之後,深埋地底下。

bdadddkl44gyli6cd3f4tznh7t780u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話說回來,蘇貞昌下野的那一天,或許也是民進黨中央頭大的開始,因為曾經人才濟濟的綠營似乎沒有合適的接棒人選。

鄭文燦任期還沒結束,院長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也會影響總統布局;顧立雄雖忠誠可靠,但叫不動黨內派系的各個山頭;沈榮津和李大維仍帶有老藍男爭議,恐怕也無法和死忠支持者交代。

若仔細審核綠營手上的牌,由中央常力捧的龔明鑫組成「國家發展內閣」或許不失為排解各方壓力的方向?又或者與蔡總統合作無間,且能平衡派系勢力的蘇嘉全,若能透過時間沖刷姪子的負面形象連結,更是最強的外卡?

當然,那一天蘇貞昌的回應,才是真正的政爭好戲。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