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香港會大樓——40年前一場失敗的保育運動

舊香港會大樓——40年前一場失敗的保育運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次皮毛小知識會跟大家介紹三代的香港會大樓,背後神秘的香港會,以及一個40年前的失敗保育故事。

圖文/影片:皮毛小知識

位於中環的舊香港會大樓,屬第二代,建於1897年,直到1981年才被拆卸重建。建築物樓高4層,屬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加上前面的廣場和紀念碑,是否很有歐洲的感覺?

其實,香港會(Hong Kong Club)會所是西人上流社會社交娛樂私人俱樂部。

1905_HKClubQVstatue_ca1905-10r
1905年的舊香港會大樓,左方為現在放置於維多利亞公園的維多利亞女王像

第二代香港會大樓建於1897年,由於當時會所需要更大空間,1895年政府以極少有的999年租約,把昃臣道1號的地皮,租予香港會作為興建新會所之用。租約限制極小,同類型的租約例如有現時的美國領事館。

1979年,香港會的管理委員會指基於建築物老化而產生潛在危險,同時維修費高昂,最終會員只好接受將建築物拆卸重建。

1981
1981年的舊香港會大樓

其實第二代大樓清拆前幾年,亦曾經掀起過針對這橦80多年歷史建築的保育風潮。大約由1978年保育團體展開一系列的保育運動,希望煞停大樓的清拆計劃。

今次皮毛小知識會跟大家介紹三代的香港會大樓,背後神秘的香港會,以及一個40年前的失敗保育故事。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