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西方國家一致譴責緬甸軍方政變,為什麼中國卻息事寧人?

西方國家一致譴責緬甸軍方政變,為什麼中國卻息事寧人?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相比於西方國家對緬甸的政變表達強烈譴責,中國之所以採觀望態度,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緬甸問題上的態度是由中國在緬甸的巨大利益決定的。

文:斯洋

在緬甸軍方星期一(2月1日)發動軍事政變,扣押民選政府領導人之後,美國、英國和歐盟等民主國家都對此表示了強烈譴責,要求緬甸軍方立即釋放被扣押的人。但是,中國的態度不同:中國語氣不痛不癢,在靜觀事態發展。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緬甸利益巨大,中國希望與任何緬甸的任何政府都保持良好的關係。

西方一片譴責,中國在觀望

緬甸軍方星期一扣押了包括緬甸總統溫敏(Win Myint)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等人,並宣布接管政權,將國家權力移交給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美國、英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印度以及聯合國都對此作出了強烈譴責,並要求軍方立即放人。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一說,這是對「緬甸轉向民主和法治」的直接攻擊。拜登呼籲國際社會「以同一個聲音」迫使緬甸軍方恢復民主,立即放人。稍早前,白宮還表示,如果緬甸軍方不採取逆轉措施,美國將針對相關個人採取行動。

英國首相強森說:「我譴責緬甸政變,以及非法監禁包括翁山蘇姬在內的平民。人民的投票權必須得到尊重,民選領袖必須獲釋。」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推特上寫道:「我強烈譴責緬甸『政變』,並呼籲(緬甸)軍方釋放所有在全國各地的行動中被非法扣押的人。」 他還寫道: 「選舉結果必須得到尊重,民主進程需要恢復。」

聯合國發言人杜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也在聲明中說:「秘書長強烈譴責拘押翁山蘇姬和總統溫敏之舉。」並表示,「這一連串發展對緬甸民主改革是沉重的打擊。 」

中國沒有譴責政變,相反,中國的語氣比任何國家都溫和。在被問到中方對緬甸軍方扣押了翁山蘇姬等人,並宣佈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有何評論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我們注意到緬甸發生的事情,正在進一步了解情況。中國是緬甸的友好鄰邦,我們希望緬甸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

東協國家也沒有直接譴責緬甸軍方,但是表達了關切。

AP_20201128425012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緬甸國防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

展示自己是「友好鄰邦」,以獲取緬甸好感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緬甸問題上的態度是由中國在緬甸的巨大利益決定的。莫瑞・希伯特(Murray Hiebert)是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項目資深研究員,他告訴美國之音:「他們意識到國際社會一定會對所發生的一切表示譴責。我想,他們是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展示中國對緬甸的支持,是緬甸的好朋友。」

希伯特說,中國採取這樣的態度並不令他吃驚,因為中國目前的態度與2017年緬甸因羅興亞危機在國際舞台上被孤立時,中國展示的態度是一脈相承的。

當年,緬甸若開邦超過74萬羅興亞穆斯林為了逃避緬甸軍方大規模屠殺、強暴和焚村,被迫離開若開邦遷往鄰國孟加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軍方的做法斥為「教科書式種族清洗」。國際社會譴責翁山蘇姬政府,並對緬甸敏昂萊等軍方高層實施制裁。中國表示支持緬方的做法,並表示中方「歡迎」緬甸政府對所謂的「極端恐怖份子」所採取的行動。另外,中國也是唯一沒有停止在緬甸的投資的國家。

史坦吉歐(Sebastian Strangio)是《外交家》雜誌東南亞事務編輯,也是《巨龍的陰影下:中國世紀的東南亞》一書的作者。他告訴美國之音,這其實也是中國一貫的務實的做法,所謂的「不干涉」別國內政。

他說:「中國希望與任何政府保持友好的關係,不管是民選的合法的還是別的政府。中國的聲明顯示了他們這種基本的務實態度。」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希伯特說,中國這麼做也是為了挫敗美國在緬甸推進民主進程的努力。中國自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邊境出現一個親美國的民主政府。因為羅興亞危機,緬甸與歐美疏遠。加上這次的政變,希伯特預測,緬甸的將軍們應該會更加願意與中國打交道。

他說,緬甸政變對拜登新政府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未來,拜登政府在對緬甸軍方採取行動時可能也不得不考慮不要將緬甸軍方進一步推進中國的懷抱。

美國《政治家》報報導說,拜登政府內部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決定是否要稱軍方武力奪權是「政變」,因為一旦稱「政變」,根據美國法律,美國將切斷對緬甸的一切援助,而這有可能會將緬甸進一步推向中國。據報導,川普政府沒有將緬甸軍方在羅興亞的所作所為最終定性為「種族滅絕」也是因為同樣的考慮。

美國和平研究所2018年的一份題為《中國在緬甸衝突中的角色》的報告稱,羅興亞危機實際上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機會,不僅可以重新確立其在緬甸外交關係中的主導地位,同時獲得了緬甸政府對中國在緬甸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的支持。

緬甸「政變」對中國而言並非是好事

希伯特2020年寫了一本有關中國和東南亞關係的書—《北京陰影下:東南亞的中國挑戰》。他對中國與緬甸的關係作出了不少研究。他說,由於中國在緬甸的戰略利益,無論是民選政府還是軍方政府,中國都希望保持良好的關係。

希伯特指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相對於緬甸軍方,翁山蘇姬的民選政府對推進中國在緬甸的利益似乎更有幫助。

由於向緬甸民族武裝組織提供武器,緬甸軍方對中國感到沮喪, 另外,軍方對中國在緬甸的「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項目並不那麼熱衷。 2011年,緬甸軍方背景的登盛政府單方面叫停了中國在緬甸投資的密松水電站項目。


“緬甸政變”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