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搶攻電視52台,中嘉撤件《寰宇》、改送NCC曾表態屬意的公廣集團《華視》進駐

搶攻電視52台,中嘉撤件《寰宇》、改送NCC曾表態屬意的公廣集團《華視》進駐
華視總經理莊豐嘉。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天撤照後,中嘉原計劃為《寰宇新聞台》遞件爭取入主電視頻道「蛋黃區」52台,最終改與《華視》合作。本應是中立機構的NCC先前曾呼籲要給公廣集團機會,而今逐步實現中,令人疑惑這是否中立。

(中央社)52台空頻近2個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證實中嘉數位已撤件《寰宇新聞台》,業界傳出《華視》將以每戶新台幣0.3到1元之間上架費跟中嘉數位簽約;《華視》表示,董事會已通過和中嘉的合作案,但內容還無法對外說明。

《中天新聞台》在去年不予換照後,外界關注《中天新聞台》所在的52台由誰來進駐。

NCC在今(2021)年1月20日首次審核52台移頻案,但是決議續行審議,除了關注消費者收視習慣外,也考量新聞頻道製播能力,包括新播與首播比例等。

中嘉數位旗下12系統原本提《寰宇新聞台》,大豐3系統與台灣寬頻通訊(TBC)5系統申請《CNN》進駐,在嘉義縣經營的世新、國聲申請以英語發音的法國新聞台《FRANCE 24》進駐,其餘42家系統送空頻。不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副主委翁柏宗昨(1)日證實,中嘉數位已經撤件頻道變更申請案。

業者透露,華視會付上架費,已經在與中嘉數位進行簽約流程,由中嘉數位成為《華視》新聞台的頻道代理商,後續再跟其他系統業者洽談,中嘉數位撤件《寰宇新聞台》後,應該會改送《華視》到52頻道。

《華視》對此表示,經過和系統業者積極洽談,華視董事會通過和中嘉的合作案,但是基於商業洽談機密,具體合作內容和時間尚無法對外說明。

公廣集團將爭取進駐52台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華視》總經理莊豐嘉(左)和《公視》代理總經理徐秋華。

《中央社》報導,《華視》今天證實,董事會已經通過和中嘉的合作案,將盡速簽約;電視台新聞稿指出,《華視新聞資訊台》自去年12月開始,與《公視》組成「公廣新聞前進52台工作小組」,經過2個月協商與佈局,董事會通過由系統業者中嘉數位代理《華視新聞資訊台》,代為向NCC遞件申請遞補52台。

《華視新聞資訊台》將會集結公廣集團資源,加入《公視》嚴選的新聞節目、廣納《公視》台語、客語台內容,並逐步規劃英語和東南語向新聞;《華視》強調會堅守新聞自律規範,並計劃邀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王泰俐、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江雅綺擔任外部公評人。

52台兵家必爭,《華視》吃得下嗎?

不過,業界分析,中嘉數位旗下雖然握有109.8萬戶,但是中嘉數位就算改送華視,還有另一個競爭對手《台視》。

業者指出,《台視》日前公開宣示積極爭取52台的決心,加上《台視》不僅跟各家系統業者關係好,原本也有上架到系統上,主要進行的只是「移頻」作業,後續誰會進駐52台,恐怕還有變數。

《聯合報》報導指出,各電視媒體為搶進黃金頻段的52台,《寰宇新聞台》一年願意付出新台幣3億元,目前為155台的《台視新聞台》願付1億2000萬元,154台的《中視新聞台》稱不惜代價只求往前挪,而《華視》一年只能付1800萬元上架費。中嘉被調侃「不敵NCC主委陳耀祥的一杯咖啡」,本應在商言商,也只能吞下。

此外,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指出,《華視》先前財務虧損嚴重,公共獨立性也不足,在NCC放出風聲後硬是競入52台,容易招來質疑。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黃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