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公投向所有台灣人提問:願不願意留下「藻礁」這座生態寶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環團正積極推動藻礁公投連署,不僅是為了留下珍稀的自然生態,更是為了讓台灣人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不僅是為了減煤去核的能源轉型,更是讓台灣人發現,「我就是需要,怎麼供應我不管」的電力需求,是對大自然過於任性的要求。
文:沈佩玲(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執行委員)
1956年,因石門水庫興建而被迫遷的泰雅卡拉社(Qara)居民,搬進叫做「大潭新村」的新社區。他們從山間搬來海邊,努力讓種下的穀物能適應這與家鄉不同的風土。20多年以後,緊鄰大潭新村的高銀化工,將含鎘的汙水排進了農田的灌溉渠道裡。當痛痛病的病徵發作,大潭新村的住民只能準備再次搬家。
在周遭農田因汙染無法耕種時,順著無人眷戀的態勢,廢棄物盜填回觀音的土地上。在東帝士經營者陳由豪和國營企業的眼中,這裡變成一個非常適合興建大型鄰避設施的地方。2006年,蓋在大潭新村原址上的大潭發電廠,正式啟用。
因應氣候變遷和空氣汙染,再加上核廢料處置的困難,天然氣變成了能源轉型階段的重要角色。大潭發電廠所需要的天然氣目前都從台中接收,再經海管輸送至桃園。當北部天然氣的需求提高,海管的使用率也漸高時,就近增設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的呼聲,顯得理所當然。
鎘金屬留下了,環保科技園區來了,三接也要來了。大潭里、保生里之上,盤旋著迫遷、農地工廠、國土賤賣等三者的幽靈。
一個向所有台灣人的提問:願不願意留下藻礁這座生態寶庫?
有位把觀音視作家鄉,而不是偏鄉的人,仔細地檢視著國營企業的理所當然。
他是珍愛藻礁公投的領銜人潘忠政,過往幾年他總是向著當權者喊話:要總統垂愛、要地方父母官劃設保護區、要環保署秉持專業審查。一年又一年的呼籲、一次又一次對官方代表的對話,卻發現從地方到中央,從1956年到現在,偏鄉一直被設定成該有偏鄉的樣子,當要為整體國家發展犧牲的時候,不該再問為什麼。
這次他決定將呼籲的對象轉向全體台灣人,希望藉由公投案的提出,讓台灣社會重新思考,我們願意為保留環境做多少努力。
觀塘區的潮間帶,本來本地人還未發現它的特色,只認為它容易刮傷刺痛腳底,但又是撿拾捕撈水產動物來加菜的現成冰箱。一直到1998年戴昌鳳教授來此探查,才發現這片水域是由藻類層層疊出的生物礁。每年新生的造礁藻類結束生命後,因鈣化作用沉積了薄薄的碳酸鈣在原來的礁體之上。從地質資料推斷,應是7600多年的累積,方形成我們現在見識到的模樣。

藻礁的多孔結構,恰好符合海洋生物的活動習性,發展出珍貴獨特的藻礁生態系。在三接的預定動工區不遠就有目前群體最大、發展的最健康的柴山多杯孔珊瑚。也是多種裸胸鯙、螃蟹,殼狀珊瑚藻和綠蠵龜的重要棲地。此外,這裡更可能是瀕臨絕種的紅肉丫髻鮫年幼時的家。
七千年的交換,三十年的發展:其實我們不缺電
政府、台電、中油,各說著不得不蓋在藻礁之上的理由——台灣人需要用電。我們也細細探究。根據經濟部在2018年的預估,備用容量率到了2025年已達17.1%,扣掉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要新增供應的燃氣發電量,備容率依然還有14.7%,表示即便未蓋三接,台灣依然不致缺電。
經濟部對於用電占全台用電比超過三成的用電大戶們,只要求了不到1%的綠電責任,卻讓國營企業拿著不夠電的藉口,要犧牲藻礁生態系來換足夠的電。在目前的溫室氣體減量和能源轉型規劃下,燃氣發電的配比會在2025年達到最高(50%),爾後逐年下降,預估在2050年,燃氣發電的比重剩下35%。燃氣發電是能源轉型期間的橋接選項,有一天台灣亦須將燃氣機組逐步淘汰。
我們相信著台灣社會不會願意用7600年才能形成的生態地景,來交換只用30年的電廠。
2018年10月8日,環評大會用投票表決的方式,推翻了專案小組要求中油公司撤回的決議。這表示中油可以繼續在觀塘上開發。這表示當開發案要在偏鄉開展時,連環評委員的專業判斷都挽不回。
2020年台灣躲過了颱風的襲擊。即便在這樣沒有颱風的年份,3月和11月中油的工作船都因為風速太大斷纜、擱淺,6、7、8月間都發生工作船因為要避風而開至台北港暫泊。觀塘在文明上或許被標籤為偏鄉,但藻礁對內提供了天然防波堤的功能,對外則是延緩船艦靠近的優秀防線。不論在環評專業上、或是實際的工作經驗上,都不該隨便把這裡視為偏鄉打發掉。那是文明的自大、是忘記土地恆久對台灣人無聲的照顧。
自公投開始連署階段的2020年12月11日開始,環境保護團體、公民社團以及小歐盟,以跨組織合作的方式,撐起了全台的連署書收募工作。如果成功收募到35萬連署書的話,這會是台灣第一個以保留自然環境為主要考量的公投。

一個以人權、生態為軸線的社會想像,從現在開始還不算太遲
小歐盟認為不論是生態面的珍稀、或是能源供應面的穩定、或是海洋客家文化的保留、或是環評機制的重大瑕疵、或是國土安全的考量,都是值得台灣人關心這個公投案的理由。
在這段收募連署書的過程中,小歐盟更體會到,讓這樣的公投成案,不僅是為了留下珍稀的自然生態,更是為了讓台灣人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不僅是為了減煤去核的能源轉型,更是讓台灣人發現,「我就是需要,怎麼供應我不管」的電力需求,是對大自然過於任性的要求;不僅是為了選址過程的正當,更是檢視政治人物在協調自然與經濟時,是為保留自然努力,還是讓野生動物的棲地解編退讓。
這個公投案,來不及挽回卡拉社被迫遷的事實,來不及減少農地工廠對農人和農業的傷害,但至少能夠開始扭轉鄉村和自然生態是可以被經濟開發輾壓過去的觀念。在不建三接也不缺電的狀況下,鄉村/城市的發展可以被視為相符相成的一體,人與環境的關係可以是只取所需,尋找永續共存的最大可能。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藻礁公投”的相關議題
- 2021-02-25 中油、經濟部接力澄清「三接已避開藻礁」,環團為何仍不買單?
- 2021-02-25 支持藻礁公投就是支持國民黨和重啟核四?6個QA看懂「中油三接案」
- 2021-02-04 用一個公投向所有台灣人提問:願不願意留下「藻礁」這座生態寶庫?
南投10大農遊體驗──下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來,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南投許多農業區發展為休閒農業區,將農村景觀、農業文創、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營造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產品加工、三級農業體驗和服務,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其發展的休閒農業區將在地生產、農村景觀、農業文化創意、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區內,營造農業主題特色,開發商品,同時提升產業服務質量及充實友善旅遊環境,成為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近年來,南投許多農業區推出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
以下精選10大南投農業體驗活動:
6. 埔里鎮──果寶歡酵觀光工廠
「果寶歡酵觀光工廠」位於埔里鎮,為全亞洲第一大的網室有機嘉寶果農場,面積達12公頃,主要是以埔里絕佳氣候與水質培育出的果中黑鑽石──嘉寶果,由農場親自栽培,堅持全面以生態平衡的共生方式進行培育。藉由觀光工廠、觀光農場的開放,酵素等健康知識的展示,好物選購、休憩角落的提供,給民眾一個身心靈舒展放鬆的好去處。
◎ 建議行程:參觀觀光工廠→農場採樹葡萄→製作果醬→野餐→製作果醋
◎ 體驗活動:採果體驗、果醬DIY、一日農夫體驗、果醋DIY、酵素DIY
◎ 嚐鮮特選:樹葡萄(12-5月)
◎ 伴手好禮:樹葡萄酵素果乾、有機康普茶、樹葡萄酵素、鳳梨果醋、牛樟酵素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64之4號
7. 埔里鎮──宏基蜜蜂生態農場
「宏基蜜蜂生態農場」位為埔里鎮,為傳承超過一世紀的養蜂百年品牌。經營者賴朝賢先生投身養蜂50餘年,生產蜂蜜連年得獎,受台灣養蜂協會譽為「評蜜博士」,並榮獲「神農獎」殊榮。多年來帶領台灣蜂農實施自然農法,輔導協助合作蜂農產銷管理,推廣自然農法與蜜蜂生態教育,研究改良蜂蜜、蜂王乳生產技術,頑固的追求各單品風味蜂蜜所醞釀之極緻品質與香氣,研發出多樣蜂產品引領台灣市場。近年更為台灣首家「產銷履歷蜂蜜」業者,致使出產的每滴蜂蜜安心有保障,且風味極緻!
◎ 建議行程:蜜蜂生態解說館 生態導覽→百萬蜜蜂隧道 穿越體驗→香氛蠟燭DIY→天然古湧泉泡腳
◎ 體驗活動:純天然蜂蠟香氛蠟燭DIY、純天然蜂蠟護唇膏 DIY、天然蜂蠟紫草膏 DIY、天然甜蜜蜂巢蛋糕 DIY、古錐蜜蜂公仔彩繪 DIY
◎ 嚐鮮特選:蜂蜜(3-5月)
◎ 伴手好禮:荔枝蜜、龍眼蜂蜜、貴妃蜜 、蜂蜜果凍條、蜂蜜醋、蜂蜜果醬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枇杷路52之1號
8. 國姓鄉──台灣國姓咖啡館
「國姓咖啡館」位於國姓鄉,為大型全木造建築,館內主要展售國姓咖啡與在地小農產品,亦提供簡單台式熱食與手作甜點。不定期與辦理在地小學作品展覽及藝文活動,咖啡館提供遊客農遊體驗及季節性DIY活動,需提前來電預約。
◎ 建議行程:參觀咖啡館區→咖啡採果→手沖咖啡DIY→咖啡館用餐→養生檸檬醋DIY
◎ 體驗活動:手沖咖啡DIY、紅豆大福DIY、養生檸檬醋DIY、
◎ 嚐鮮特選:阿拉比卡咖啡(9-12月)、羅布斯塔咖啡(5-8月)、賴比瑞亞咖啡(6-10月)
◎ 伴手好禮:國姓精品咖啡豆、國姓精品濾泡式咖啡、國姓精品咖啡限定黑鑽禮盒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福龜村中正路一段127號
9. 竹山鎮──青竹文化園區
「青竹文化園區」位於竹山鎮,抱著對「竹」的使命,青竹文化園區在竹山落實生根已25年,致力於竹產業竹文化的推動,將竹的生態、生產、生活、創作、教育等功能發揮淋漓盡致;從竹工藝技術導入傳承,透過專書編撰、參與標準認證,到茁壯成熟期並朝社會企業邁進。這個由竹林生產者、竹園經營者與竹藝創作者所共同設立的園區,企圖在竹材、營運、創作三方面做垂直整合,使竹的生態、生產、創作、景觀、生活及教育等功能在此合而為一,這與近年提倡的六級產業不謀而合。
◎ 建議行程:竹生態導覽→手作青竹杯→品嘗竹筒飯風味套餐→參觀青竹博物館→竹鐵馬踏青→品味古早味黃金鮮筍包→住竹民宿
◎ 體驗活動:青竹杯DIY、竹童玩DIY、創意竹編DIY、 園藝療癒時光、黃金鮮筍包DIY、幸福竹風車DIY
◎ 嚐鮮特選:香烤竹筒飯、竹炭嫩豆花、竹炭麵、和風竹筍封、竹筍排骨湯
◎ 伴手好禮:青竹竹醋原液、青竹盒裝竹炭片、青竹竹炭杯、青竹炭寶寶多功能除臭包、青竹經濟包竹炭片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富州巷31號
10. 魚池鄉──日月潭頭社活盆地休閒農業區
「活盆地休閒農業區」位於魚池鄉日月潭風景區內,在政府及農民合作努力下,建立全國最高海拔絲瓜專業生產區,產量面積已接近60公頃,另外,為迎合時下流行的美容、美白趨勢,推出衍生物-活盆地絲瓜水,深獲消費者喜愛。農業區近年來也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推廣農村產業之旅,包括建立台灣第一個以農村為背景的大型壁畫國際彩繪村、傳統文化以手工精製的手工蘿蔔、老菜脯產業以及積極建構無毒農業、中藥草、金銀花還有溼地茶樹精油等農業的推廣,戮力創造永續發展機會。
◎ 建議行程:頭社水庫→走跳活盆地→阿嬤洗衣場→彩繪村(農村的壁畫)→古早味割稻飯
◎ 體驗活動:絲瓜水DIY、菜瓜布DIY、醃製老菜脯DIY、紅茶葉書籤、愛玉DIY、金銀花香包、香菇馬卡龍DIY
◎ 嚐鮮特選:絲瓜(5-10月)、愛玉(9-12月)、菜脯(11-2月)、金銀花(全年)、金針花(8-10月)
◎ 伴手好禮:季節性蔬果、紅茶、老菜脯、金銀花茶、絲瓜布、絲瓜水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平和巷50-33號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