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緬甸政變:聯合國安理會聲明未譴責軍方政變,美國揚言針對個人與實體制裁

緬甸政變:聯合國安理會聲明未譴責軍方政變,美國揚言針對個人與實體制裁
2月5日,緬甸僑民在印尼雅加達緬甸大使館外抗議軍方政變。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起初是由英國起草的初始聲明譴責這場政變,但最終聯合國的聲明中措辭已放軟,沒有提到政變,藉以贏得中國和俄羅斯的支持,因為過去中國和俄羅斯都會讓緬甸免於受到安理會任何重大行動的影響。

2月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以來,儘管以西方各國予以譴責,但聯合國安理會4日卻未公開譴責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僅要求釋放翁山蘇姬(港譯「昂山素姬」)及其他政要,以及對緬甸進入緊急狀態表達關切,被認為是受到安理會成員國中國、俄羅斯的影響所致。

中央社》報導,起初是由英國起草的初始聲明譴責這場政變,但最終聯合國的聲明中措辭已放軟,沒有提到政變,藉以贏得中國和俄羅斯的支持,因為過去中國和俄羅斯,在傳統上都會讓緬甸免於受到安理會任何重大行動的影響。

報導指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3日曾承諾,將竭盡所能對緬甸施加足夠的國際壓力,以確保這場政變失敗,但最終聯合國立場卻放軟,在安理會商定的聲明中「強調必須維護民主體制和程序,避免暴力,並充分尊重人權、基本自由和法治」、「它鼓勵按照緬甸人民的意願和利益進行對話與和解。」

相比聯合國放軟姿態,美國拜登政府的舉措較為強烈。根據《中央社》,拜登1日透過聲明,要求緬甸軍方立即釋放逮捕的活躍人士與官員,美國也將對破壞緬甸民主過渡者問責,並檢視已經取消的制裁,隔日美國國務院官員正式將緬甸軍方奪權的事件認定為軍事政變,並宣布暫停部分援助。

接著4日在白宮例行記者會上,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緬甸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黨派認同,相信行政部門能與國會合作採取一系列制裁措施,同時美國也將與全球各地盟友及夥伴共同合作。蘇利文透露,白宮正審查簽署行政命令的可能,也正研究對個人與軍方控制實體進行針對性制裁。

緬甸軍方以去年11月議會選舉存在舞弊為由,1日扣押實質領袖翁山蘇姬、總統溫敏(Win Myint)與眾多政府高層,由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掌權,並承諾一年的緊急狀態結束後,將重新舉行公平的大選以還政於民。

《德國之聲》報導,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 (AAPP) 4日聲明,軍方發動政變以來已有超過140人被拘留,其中包括倡議者丶國會議員及民選政府中的官員,而4日在第二大城曼德勒出現的政變後首場街頭示威,至少有4人被捕,包括3名參加街頭示威的人和1名正在街頭敲打鍋子的少年。

為表達對軍方的不滿,緬甸網友發起「緬甸公民不服從運動」(Myanmar 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透過臉書等社群媒體號召緬甸30座城鎮的70家醫院與醫療部門員工罷工,藉此抗議軍方奪權,因此3日開始出現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開始罷工。

而自從政變以來,緬甸民眾自發性的敲打鍋盆的舉動,也是公民不服從運動的一種,在當地的文化習俗中,敲打鍋盆是為了驅邪,因此民眾以此來抗議軍方政變,每天晚上街頭鍋盆被敲打的噪音起此彼落,開車的民眾也鳴喇叭示威。

RTX8XFZK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緬甸民眾敲打鍋盆的文化是為了驅邪,這次他們以此來抗議軍方政變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緬甸政變”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