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國腐女們「歪」的力量,看BL文化的跨境流布與政治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正如同日本等地的BL作品,泰國BL小說、影視作品最基本的閱聽眾也是女性。但不同於在日本或台灣被稱為「腐女子」或「腐女」,在泰國這群女性被稱為「歪女」(Sao Y สาววาย)。
有些商業性的網路串流平台也嗅到商機,開始引進泰國的BL作品,並進一步開始自製BL戲劇作品,例如在台灣Line TV除了引進泰國作品外,也收購了製作過HIStory、HIStory2系列的Choco TV(其中「是非」一劇的角色設定還是位考古人類學家,辦公室還掛著《台灣人類學刊》的海報)、或是如GagaOOLala影音平台。此外,一些泰國Y Series出現的年輕演員們,也常會辦跨國粉絲見面會,進一步推波助瀾此類跨國的BL文化。
串聯起近來台泰港「奶茶聯盟」(Milktea Alliance)的導火線,其實正是前述這些由泰國發展出而跨國流布的BL文化。2020年泰國BL劇《只因我們天生一對》(เพราะเราคู่กัน 2gether The Series)放送期間,正如前面提到的泰國歪女與頂女的粉絲文化,希望劇中角色作為「幻想配對」(khujin)在戲裡戲外都扮演如實的配對角色,然而其中男主角之一的泰國男星Bright,卻在這期間仍與戲外的正牌女友耍甜蜜,因而引起中國粉絲的不滿,開始去搜查Bright女友的IG照片,翻出多年前他們之間的一段對話。
一開始Bright問女友:「真漂亮,好像中國女孩」,女友回他:「什麼!」後來又有另一網友問她:「是什麼風格?」,女友則回答:「台灣女孩哦嗯!」。因而引爆了後來中國網友與泰國網友間的網路及迷因大戰,再加諸台灣及香港網友的參戰,後來都以Bright女友IG的帳號#nnevvy作為關鍵字,並進一步形成了台灣、泰國、香港間的「奶茶聯盟」跨域連結。
歪頂力量:泰國國內的政治參與
泰國BL文化的跨國傳布,不只影響了跨域的政治結盟,其基於年輕人的社群串聯,也形成了最近泰國政治運動中的另一動能,而不只是侷限於過去個人的幻想世界。泰國歪女和頂女的社群集結最集中之處為Twitter,尤其是瘋韓國的頂女們,根據2020年Twitter資料關於K-Pop的推特數量,泰國是高居第一(第二為南韓,第三為印尼)。這些社群並非在一開始即關心政治話題,但卻早已累積了許多社群互動及動員的能力,例如分享訊息、關鍵字(#)集結、集資、和呼籲韓星出面說明的Call Out文化。
這些以國高中女學生為主的社群,在近幾年因為泰國年輕人逐漸對幾個相關政治事件的關注後(例如政治異議者在柬埔寨失蹤事件、年輕人支持的政黨解散事件等),也開始透過社群媒體分享訊息、並成為動員集結人群資金參與政治活動的平台,尤其是近來泰國無領導、快速動員的政治運動模式,此類歪女和頂女的社群就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有學者指說近來泰國政治運動集會的參與年輕女性實多於男性)。(類似其實如在台灣的BL愛好社群,亦有部分成為支持台灣同性平權運動的參與者)
除了分享訊息、實際參與外,其集資風氣也成為了另一波支援政治運動的動力。許多國高中生的歪女和頂女,雖並非十分富有,但透過集資往往可成一定金額數量。過去用來作為慶祝喜歡的藝人生日或出道紀念,亦或是作應援牌子及相關商品而使用。此類慶祝生日或出道紀念的集資,往往過去會是買下曼谷捷運系統(BTS、MRT)的廣告看版。但2020年中曼谷的政治運動中,政府為了避免參與者的快速集結而讓BTS、MRT配合關閉營運,因此被這些愛好社群所抵制,紛紛把集資轉向其他非政府營運而為個人經營的交通方式,如Tuk-Tuk車,亦或是在政治運動現場的小販(因其消息靈通,總是比政府和參與者更早一部到現場而被戲稱為CIA),成為另類的政治抵抗。
結語
泰國的BL文化作為一亞洲中繼站,有其吸收日韓文化的一面,但卻也同時有其獨自特色,並跨境傳播到亞洲各地。相較於早期的小說和動漫,電影及連續劇的Y Series,以及所形成的歪女和頂女的BL文化,使其超越了過去虛幻和現實的界線,並進一步影響著亞洲跨境的政治結盟,以及泰國境內的政治運動。過去歪女和頂女這樣的社群,在泰國社會中常具負面形象,如批評她們不務正事、沒有收入卻又在許多商品上大量花費。然而近來我們可以看到她們也並非僅侷限於自己的社群,也並非只是透過想像與幻想來回應社會的限制,反而是積極地透過她們的人群集結與文化模式,而與這個社會有更積極的互動。
參考資料
- ชาวทวิตเตอร์เริ่มเขย่าการเมืองได้อย่างไร? พลังติ่งเกาหลี ‘น่ากลัว’ แค่ไหน? (推特族如何開始動搖政治?韓國頂女的力量有多「可怕」?)
- 「BLが開く扉―変容するアジアのセクシュアリティとジェンダー―』」(2019)東京:青土社。
- Queer Bangkok : twenty-first-century markets, media, and rights, (2011)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潘柏翰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