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脈冰川崩裂引發巨洪,撞破印度水壩逾百人失蹤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度北部北阿坎德省的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冰川破裂,崩裂的冰引發下游暴洪,沖毀水壩並導致超過百人失蹤,目前僅16人獲救。該省2013年發生過一次洪患,當時有6000人罹難。
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山區昨(7)日發生冰川破裂,引發下方河水急速暴漲,挾帶土石的洪流沖毀一座發電用的水壩,沿岸森林和道路被吞沒,目前已知有16名水壩工人獲救,但隧道內還有30名工人受困、另有140人失蹤,當局認為恐怕兇多吉少。
綜合《衛報》與《BBC》報導,據印度國家危機管理委員會表示,當地時間昨日上午,喜馬拉雅山脈破裂冰川落入裡希根加河(Rishi Ganga River),導致上游水位遽升。水流進入峽谷中的狹窄水道,匯聚衝擊力徹底摧毀一座民營水電廠;裡希根加河與道里根加河的支流匯流後,又衝破另一座建設中的國營水力發電大壩。
#उत्तराखंड में ग्लेशियर टूटने से नदी उफान पे भारी तबाही की आशंका, के लोग लापता हैं। #chamoli pic.twitter.com/XaeW97JUbP
— Utkarsh Singh (@utkarshs88) February 7, 2021
Gushing water of #Dhauliganga #Chamoli avalanche, #WATCH | A massive flood in Dhauliganga seen near Reni village, where some water body flooded and destroyed many river bankside houses due to cloudburst. Casualties feared. team of @ITBP_official personnel rushed for rescue pic.twitter.com/264p8MoQho
— Utkarsh Singh (@utkarshs88) February 7, 2021
洪水持續約15分鐘,印度與西藏邊境警察部隊(ITBP)出動營救,多數失蹤者都是水壩工人和當地牧羊人。有16名工人被埋在水壩下面的隧道,奇蹟獲救;ITBP發言人潘迪(Vivek Pandey)表示,至少還有30名工人被埋在另一條隧道裡,正在搶救中;兩座水壩現共有140名工人下落不明,當地警察則找到了9具屍體。
受災地點主要為印度北阿坎德省傑莫利縣(Chamoli)雷尼村(Reni),省主任秘書普拉卡希(Om Prakash)表示,實際傷亡數字尚未確定,但恐怕會有100至150人死亡。
Brave #Himveers of ITBP rescuing trapped persons from the tunnel near Tapovan, #Dhauliganga, #Uttarakhand this evening after 4 hrs of efforts. Total 12 persons were rescued from the tunnel out of which 3 were found unconscious. After first aid, carried on stretchers to road head. pic.twitter.com/iHsrFXjhDd
— ITBP (@ITBP_official) February 7, 2021
住址較上游的村民辛拉納(Sanjay Singh Rana)在電話中告訴《路透》記者,一切發生得很快,河水宛如成為一座移動泥牆快速湧來,他覺得自己也可能被淹沒,根本沒時間警告其他村民。
冰川日漸脆弱,當地水壩建案多達550個
這場暴洪喚起北阿坎德省的創傷記憶。2013年6月該省的凱達爾納特(Kedarnath)地區遭逢連日暴雨,引發數十條河流暴漲及土石流,造成近6000人死亡。專家委員會指出,大型水壩是加劇這場災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政府仍未停止修建新水壩。
《衛報》指出,光是在北阿坎德省就有550個水壩和大型水電廠建案,其中152個是大型水壩,昨天遭到洪水襲擊的流域地區內就有58個水壩建案;此外,山區裡還在修建一條新公路,方便遊客前往該省著名的凱達爾納特廟。
曾以凱達爾納特洪災為題材出書的印度作家喬希(Hridayesh Joshi)表示:
「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共有上萬個大小不一的冰川,在此地進行任何開發都應該格外謹慎,尤其是近代氣候變遷,冰川變得更加脆弱,然而政府希望利用水力發電增加收入,批准了每條河流上的大壩建案。這些專案大多違反環境法,即使不能將這場最新發生的災難完全歸咎於水壩建案,但它們肯定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之一。」
由於冰川位置相當偏遠、環境嚴苛,很難確認這次災難主因。《BBC》引用專家說法,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氣溫上升,冰川冰層迸裂,釋出大量河水,又或者崩解的冰川沖破另一個冰湖,攜帶水體沉積物如岩石和泥土等向下游沖刷。另一個可能是冰川破裂後,冰層或土石堵塞了河流上游,累積一段時間後一次爆發,導致水位突然暴增。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Scores feared dead as glacier causes dams to burst in north India(衛報)
- Uttarakhand glacier burst: Dozens missing after India dam collapses(BBC)
- Himalayan glacier breaks in India, around 125 missing in floods(路透)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黃筱歡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