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劉芷妤 X 瞿欣怡對談:光腳丫踩到碎玻璃,台灣的性平之路鋪到哪裡了?

劉芷妤 X 瞿欣怡對談:光腳丫踩到碎玻璃,台灣的性平之路鋪到哪裡了?
會後全體合照,瞿欣怡(前排中左)、劉芷妤(前排中右)|Photo Credit: 東華大學學生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女性所遇到的那些很小但真切令人不舒服的事,無疑是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女神自助餐》作者劉芷妤認為,因為這些並非明顯的傷害,不是嚴重到必須驗傷、報警、上醫院或進行控訴,所以反倒更難處理。

因為採訪工作的緣故,瞿欣怡也訪問過許多女性運動員和女教練、裁判,如台灣棒球史上首位國家A級女教練范悅圓,就曾經表示,真正厲害的總教練很樂意有女教練加入,因為能夠提供不同的視野與觀點。但年輕教練就沒有,經常帶著鄙視,開賽時不跟范悅圓握手。又或者帶東園國小隊上球員到新公園受訓時,旁邊就會些阿伯說什麼女生會帶賽(運氣不好)啦或罵她破麻(下賤)云云。

瞿欣怡燃點極速飆升:「碎玻璃真的是每天都發生在女子的日常裡,一點都不遙遠,讓人憤怒到要爆錶。那些隨隨便便就在嘴,指導女生該做什麼的言論,真是讓人氣瘋了。比如奧運金牌選手郭婞淳,某個電視台開了特輯無聊到在分析她的穿著,比如不應該戴那種髮箍,應該要穿洋裝,這樣離開體壇後才能有市場或嫁人。居然會有這麼低俗的新聞欸。拜託人家就喜歡這種中性打扮好嗎,而且他們憑什麼評斷!」

「性別不平等不是發生在遙遠的地方。」瞿欣怡再次強調,並另舉一例,棒球女裁判劉柏君在訓練過程屢次被笑女生來這裡幹嘛,就連穿棒球裁判的護具要被虧用不著,被男裁判歧視、欺負更是司空見慣。瞿欣怡真情真性地講:「但回過頭來說,性別有很多社會框架,活在其中的男生也有很多壓力,像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講法不是很可憐嗎?我很希望男生也加入性別平等推廣與探討,只有打散性別架構後,男生才能更輕鬆地面對自我與社會。」

劉芷妤也回應,性別壓迫不僅僅是對於性別本身而已,尚有性向與權力結構乃至於傳統觀念,「比如啊一生一世、百年好合、早生貴子,這種理所當然的金句啦俗語啦,都是一種騙術,在漂亮的包裝裡含有毒藥,當然他們產生時不知道這是毒藥。抑或,某些女生被厭女情結傷害後自己也會轉過頭以同樣的厭女態度去傷害他者。我想呢,我們都應該更認真地去辨識、思索,並檢驗自我。在指責他人有厭女、性別歧視之前,更該回過頭看自身,努力去檢驗自己是否也藏有厭女情結而不自知。」

最後劉芷妤總結道:「所以,《女神自助餐》與其說是女性主義之書,我更傾向於講它是探討厭女情結的小說,尤其是自詡女漢子的本人我也曾經超厭女,在寫的過程才慢慢地挑出潛伏心中與生活裡的各種微小厭女之刺。」

延伸閱讀

本文經逗點文創結社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