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華語賀歲片總評,春節連假最推薦看哪部電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評析三部華語電影(外加一部特別提及),提供讀者來自「評論者」的觀點,試圖替2021年賀歲檔期寫下影片的評論註解。
對電影市場而言,春節檔期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華語電影。從2010年鈕承澤帶的《艋舺》之後,國片在這個檔期就有明顯亮眼的表現,其中的關鍵是已逝「秀場天王」豬哥亮,2011年《雞排英雄》、2013年《大尾鱸鰻》、2014年《大稻埕》、2015年《大囍臨門》和2016年《大尾鱸鰻2》,都在台灣賣出破億成績,台灣觀眾是能接受豬哥亮在大銀幕中的綜藝娛樂性。然而,豬哥亮離世之後,群雄並起,欲爭食大餅。
至於今年在疫情持續影響歐美之下,台灣電影市場少了好萊塢大片的夾擊,因此,華語電影就更加有機會出頭。本文將評析三部華語電影(外加一部特別提及),提供讀者來自「評論者」的觀點,試圖替2021年賀歲檔期寫下影片的評論註解。
《角頭-浪流連》,2月5日上映
從鈕承澤在2010年的《艋舺》在春節檔期賣出了2.6億台幣的好成績之後,似乎成為「台灣黑幫」的敲門磚,而後2015年李運傑暑期檔的《角頭》、2018年顏正國春節檔的《角頭2:王者再起》,票房分別突破8000萬和1.2億台幣,成功串連起「黑幫宇宙」。在此票房基本盤的保底之下,今年「外傳」《角頭-浪流連》再度瞄準春節檔期,由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導演姜瑞智執導,集結原製作班底,由鄭人碩、黃尚禾、張再興、吳震亞、唐振剛「五人幫」領銜,加入謝欣穎、龍劭華、曾菀婷、陳竹昇等人,試圖道出「角頭」的前世進而呼應今生,拓展這已然成熟的黑幫流氓世界觀。
從《角頭-浪流連》的開場設計,其實便可嗅見姜瑞智在鏡頭設計上的別出心裁。首先是一場群架,在這場群架拉出來的是女性視角,從謝欣穎的觀點(攝影機擺放的位置),在旁「窺視」雄性世界的爭鋒,這場戲也立即譜出《角頭-浪流連》的故事底蘊——女性(一般大眾)與男性(角頭流氓)的鴻溝,恰恰正是「浪流連」亟欲探討的核心論述。
換句話說,謝欣穎的角色,在全片所挪移、轉嫁的就是社會大眾,至於鄭人碩代表的自然就是「黑幫世界」,透過謝欣穎與鄭人碩間的愛情故事,將兩者時而拉近,時而抽遠,正是編導希冀觀眾理解的差距性,「誰願意,一出生就做兄弟」,《角頭-浪流連》口號中的莫可奈何,也正體現在這對戀人分開的主因,透過愛情的普世性,更能將核心打中觀眾。
但不可諱言的是,或許由於其餘故事線與角色的繁雜,使得謝欣穎與鄭人碩從仇視到相愛的轉折稍嫌便宜行事,欠缺某種關鍵與綿密的鋪展,雖然編導欲透過「拍照」作為推動兩人的誘因,但仍顯模糊,較為可惜。

而《角頭-浪流連》在開場的滿月酒,這場戲也拍的精彩,幾乎透過一鏡到底的技法,將貫串「角頭」宇宙的「五人幫」拉出,同時交代高捷、龍劭華 柯叔元和盛鑑彼此間的爾虞我詐,台上的熱鬧,底下的暗湧都開宗明義的點題,這個角頭外傳,說的就是「五人幫」和大佬們的權謀算計,讓觀眾一目瞭然。
從謝欣穎和鄭人碩的「愛情故事」,到北館與湳坑的「爭雄奪位」,不難發現《角頭-浪流連》延續了此系列的傳統,靠近市場、貼合地氣,是一部立意清楚、直爽灑脫的黑幫電影。
總結來說,作為一部外傳電影,《角頭-浪流連》成功豐富了角色背景,將人物描繪的更加立體,而編導仍舊在直球對決的故事中,簡單有效透過「鯊魚」寓意了人性,這點巧思,相信每名觀眾都能讀取。而在外傳中,同時也帶出其餘值得繼續書寫的故事線,例如曾菀婷和龍劭華父女關係、五人幫未來的走向等等,相信在本集票房再度開出紅盤的表現之下,未來「角頭宇宙」的擴張是可預期的。

《男兒王》,2月10日上映
觀影完畢,幾乎可以篤定沒有人能夠討厭這部電影,並且真心期待本片在賀歲檔期有好的票房表現,更想浮誇地張開雙手,擁抱更多同樣被這股花式炫風吸引的觀眾。對,我是《男兒王》的虔誠信徒。
爆笑喜劇《男兒王》榮獲第57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領銜主演的李國煌也以本片入圍金馬影帝,去年這位新加坡喜劇天王來台出席活動時魅力四射,渾然天成的幽默技能滿點,有話題又不失禮貌,幕前、幕後圈粉無數。影片在金馬影展場場爆滿,從電影本身的內容,到映演後撩起的野火熱潮,無不充滿極致的狂歡儀式感,當時尚未看過《男兒王》都莫名參與其中,浸染難以名狀的喜樂。
實際看過本片後,《男兒王》的確相當討喜,其劇情單純,貫穿全片的核心人物為李國煌飾演的曹啟明,是突遭失業的企業中年主管,不敢讓妻小知道慘況,又因年紀限制而處處求職碰壁。在房貸、車貸,老婆又懷孕的巨大壓力下,因緣際會化身變裝皇后粉墨登台,鋼鐵直男大叔竟在酒吧迷倒全場,又歌又舞,令人笑淚迸出。
本片由新加坡資深導演王國燊執導,他曾是新加坡電視史上最長壽連續劇《Tanglin》的製作,2019年則在台灣完成了由王柏傑、李毓芬主演的電影《絕世情歌》。《男兒王》節奏明快俐落,可看出導演、攝影與剪輯展現高度默契,愈是想要看起來隨興歡快,必得經過縝密設計,才能得出如此討喜,俗又可耐的成果,連在公司整理家當的「財源滾滾」背景樂,都不浪費篇幅地帶出「裁員!滾滾!」的雙關趣意,別出心裁。
李國煌的演出極具說服力,在不斷溢發的新樣貌之中,還是能讓觀眾明顯辨認出曹啟明的原型,避免了喜劇常有的病灶—過於快速的成長轉變。而且李國煌張弛有度地控制表演,從肢體語言到顏面神經,均精準得嚇人、又才華奔放,令人佩服。

“院線影評專欄”的相關議題
- 2021-02-26 《迴路追殺令》:大玩時間輪迴,讓人想起80年代「硬漢風格」動作電影
- 2021-02-19 《男兒王》: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揭露被主流打壓的變裝皇后邊緣社群
- 2021-02-12 2021年華語賀歲片總評,春節連假最推薦看哪部電影?
- 2021-02-05 《緝魂》:程偉豪的軟科幻犯罪懸疑片,為「科學/玄學」類型混合提供新的方向
- 2021-01-29 如果能把童年再放映一遍——這就是我們要進電影院看《龍貓》的理由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