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生〈掉進湯裡的男人〉:我說我被設計了,是因為妻子的那道蠔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上世紀80與90年代已絕版的時代書寫,到世紀初強勢回歸後重要獲獎作品,更有郭強生首度收錄成書之近作,一場難逢的文學盛事,展演在文學中尋情的歷歷足跡。
文:郭強生
掉進湯裡的男人
(一九九七年二月,原收錄於《情人上菜》〔一九九七,已絕版〕)
我知道,你們一定以為我精神不太正常。這也難怪,我已經有幾天沒有回家了,沒有換衣服,沒有刮鬍子,沒有洗澡。但是警察先生,你們一定要聽我把話說完。
我怎麼會精神不正常呢?我知道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五號,有人稱這天為行憲紀念日,但是多半的人認為是耶誕節而歡喜地慶祝。我是不過耶誕節的,但是我本來也預定有一個小小的派對來慶祝這個日子,但是現在什麼也沒有了。
慶祝什麼?噢,十二月二十五號本來應該是我的結婚一週年紀念。
我在一年前的耶誕夜,也就是過十二點鐘響的那一刻,向我的女朋友求婚,然後就在許多朋友的祝福下簡單完成了婚禮。
對,就在同一天晚上。這有什麼不對嗎?我不相信訂婚,時間愈久愈容易生變。我也不喜歡鋪張的婚禮,一大堆人吃喝一頓。只要兩個人相愛,婚禮其實就是他們自己的事。
我和藍交往了六個月,去年二十四號晚上下了班,我接她到一個朋友家,和一群很熟的朋友吃晚飯。我還記得我們特別去遠企買了一瓶法國葡萄酒,一些起司和餅乾。我們的朋友老徐他喜歡爵士、葡萄酒、藝術品海報那一類的東西,我想你可以想像,這樣子的人在台北還真不少。
不不不,不要通知他。我不確定他還是不是我的朋友了。我在一個月以前曾經企圖告訴他我心裡的話,但是他的反應是我工作太累了,我應該去看個醫生——
也許該看醫生的是他們、他們——我是指,那天晚上參加了我的婚禮的那些人。他們和藍,我不曉得,他們似乎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
說來也奇怪,我和藍在夏天認識的,感情一直穩定,但是並沒有認真考慮過結婚的問題。我不是一個喜歡交際的人,生活圈不大,認識了藍我們的共同朋友才增加了起來。老徐年紀比我們大一點,他原本是我上個工作的同事,藍是他後來新的辦公室助理。老徐還沒結婚,他總以我與藍的媒人自居。但是我一直不明白,像藍這麼好的女孩子,他怎麼不自己去追呢?
後來我想他大概是同性戀吧。這些人也好像愈來愈多了。但是很難分辨對不對?他們臉上並沒有刻字。
我不是懷疑他和我老婆之間有什麼。這不是我離家出走的原因,如果只是這樣,事情反而簡單了。你要繼續聽下去,因為情形比這個複雜得多。
那天晚上除了老徐,還有一對夫婦詹姆斯和裘蒂,都是本地人,我不曉得為什麼大家都叫他們英文名字。不過的確有一個老外和我們一起,他是清美的朋友,中文說得不錯,他的中文名字好像叫司徒禮什麼的。我不曉得他們兩個是不是在談戀愛,這也是後來我一個猜不透的關鍵。
司徒禮在兩個禮拜前曾打電話給我。我們是朋友沒錯,但是彼此從來沒有打過電話給對方。他想知道,我今年耶誕夜要做什麼,他提議我和他應該去墾丁露營……我覺得他根本胡言亂語。我沒事跟一個老外跑到那麼遠去做什麼?何況第二天就是我的結婚週年——
可是他忽然很嚴肅地問我,難道我真的想和藍一起過這一天?難道我沒有覺得一些事很weird。他用了這個字weird。我突然發現,也許我真的該跟他談談。沒想到他急急忙忙就掛了電話,我再也沒有他的消息。
我根本沒有他的電話,他怎麼弄到我的電話我不曉得。當然我可以跟清美聯絡,但是……但是清美和藍那麼要好……我又該怎麼解釋司徒禮的那通電話?
總之,這幾個就是我婚禮上的見證人。
那一晚,我們大概六點半到了老徐家,本來以為他頂多電話訂了幾個披薩,或是向巷口的川菜小館叫了一些外賣,他這個人平常是不開伙的。有趣的是,我一進門就聞見食物的香味,廚房的瓦斯爐上大大小小的鍋子裡都煮著東西,老徐、清美、和詹姆斯夫婦都穿上了圍裙,已經裡裡外外忙得不亦樂乎。
在這之前,我也不曉得藍會做菜。
詹姆斯一見到藍便說:「該妳表演了。」
我怕藍受窘,連忙說:「我們沒準備材料,只帶了酒和起司——」
「沒關係,」藍說:「看看他們現成有些什麼。」
結果你知道藍那天晚上做了一道什麼菜嗎?白酒蒸蠔湯。味道非常鮮美,出乎我意料之外。當她端出這道菜時,每個人都貪婪地深呼吸。看見一粒粒肥美的蠔肉浸滿了香郁的酒汁,早都流下了口水。就在眾人不約而同地鼓起掌時,我看見藍子極其溫柔的目光,朝我這兒照過來。
她對在場的人說了一句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聽到的話。
「為自己所愛的人做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我幾乎掉下眼淚。我單身多年,第一次有人用這樣的方式對我,那種溫暖的感覺讓我像喝醉一般地無法自我控制。我就像盅裡的鮮蠔,吸滿了酒與作料,快樂地等人下箸。
那一刻,我就暗下了決定,藍是我這一生唯一願共度終生的女人。
真的是有點衝動。但是我毫無招架之力。整個晚上美食佳餚、醇酒鮮花,老朋友的自在和情人的溫柔,讓我每一分鐘都在渴望,藍能永遠在我身邊。
當時完全沒有想到,白酒蒸蠔湯不像是隨便捲起袖子進廚房就做得出的一道菜。怎麼那天湊巧廚房裡就有新鮮的生蠔?
我覺得有點被設計了的感覺。不是說藍對我的感情是假的,或是老徐那些人幫著藍安排好這一頓晚餐。他們其實也幫了我一個忙,否則我也許還要過很久很久才有向藍求婚的勇氣。
我說我被設計了,是因為那道蠔湯。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