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妹被說「不會聊天就別出來賺錢」,綜藝大老們「霸凌當笑哽」為何成台灣綜藝主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人、女性上綜藝節目,被老男主持人言語霸凌,觀眾數十年來習以為常。也許當曾國城對兒童照樣下手時,觀眾才會開始感到不安。
文:盧郁佳(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明日報》、《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職寫作。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女星鄭家純控訴男歌手翁立友性騷擾,主持人曾國城評論:「像我們會跟女藝人說妳身材這麼好,是不是喝很多青木瓜四物飲,這互動很正常嘛,如果妳不會聊天,就不要出來賺錢。」
反應說明了其實霸凌就是台灣電視節目的主流搞笑路線,性霸凌只是冰山一角。
把辱人為樂當笑哽的台灣綜藝圈
吳宗憲主持〈小明星大跟班〉,請來3位年輕女性,要來賓猜誰的奶是假奶。他命3人輪流報上圍尺碼「我是E罩杯」、「我是F罩杯」供來賓審視評估,喜孜孜宣布廣告後為您揭曉答案。
這是酒店嫖客和公關小姐的性遊戲。搬到公共電波,上演用眼睛摸奶,令人驚覺性霸凌早已制度化。導致製作單位、主持人和來賓看到霸凌也認不出來,以為很正常,把辱人為樂當笑哽。

曾國城主持公視益智競賽節目〈一字千金〉訪談參賽者,1位小學生介紹自己是班上的刷牙長,提醒同學刷牙。曾國城聞言故作驚訝,問:「刷牙竟然還有刷牙長?那有沒有洗腳長?」小學生當場愣住。
中產階級文化重視兒女定期牙科檢查防護,而底層家庭兒童往往一口爛牙,大人更負擔不起植牙每顆8到10萬。所以宣導兒童餐後刷牙、預防蛀牙,是解決公衛問題的重要手段。
日本漫畫《開始喜歡我自己》描述小學發刷牙日曆給學生,有時是一張畫了滿天小星星的空白著色畫,刷一次牙就用色筆填滿一格星星,要父母陪孩子每天刷牙紀錄,用成就感來養成好習慣,教育至少已有20年歷史,但對曾國城仍是匪夷所思的異端。
像舊日連續劇中賭鬼老爸看到孩子讀書會一腳踹飛,罵「讀啥冊、無路用,害拎北輸輸去」,面對陌生事物,他高姿態防衛。面對比他弱勢的小學生,他斷然否定,嫌設刷牙長小題大作很蠢。
曾國城粗暴嘲諷他不懂的事,小學生聽不出惡意,摸不清這句話是認真問洗腳長、還是笑他白癡。但是,戒嚴時代老人、大人視「衝滴囝仔」為正當權利,所以被從小欺負到大的觀眾很清楚,大人問洗腳長,如果小學生認真答「沒有」,大人會聯合觀眾暗笑他蠢,別人在笑他,他都聽不懂。
如果小學生抗議大人不該笑他,大人會笑他小氣鬼,連個小玩笑都開不起。被害者不管怎麼回都輸,因為權力不在他這邊。
面對大人藏在「罵人不帶髒字」、「假裝天真無邪」背後的暴力,其實小學生該做的,就是瞄準曾國城大腿咬下去,可是體制不容許他正當防衛。小學生在思考層面雖被社交陷阱一時混淆,身體會記住權威人士的殘酷玩弄。
小學生是照妖鏡。新人、女性上綜藝節目,被老男主持人言語霸凌,觀眾數十年來習以為常。也許當曾國城對兒童照樣下手時,觀眾才會開始感到不安。
鄭家純控訴性騷擾,曾國城說「不會聊天就不要出來賺錢」,邏輯跟衝滴囝仔如出一轍:對待地位比他弱勢的人,不需要尊重對方感受。對他來說,跟女藝人聊她的奶很大,是他的正當權利。誰反對他,要剝奪他的權利,就是無理取鬧,閉嘴給我滾。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什麼是霸凌,什麼不是霸凌,中間必須畫一條清楚的界線,」日本精神科醫生中井久夫長期診療班級霸凌受害者,他的醫療散文《容身的地方》解釋:
「開玩笑、嘲笑、捉弄、遊戲等全都不是霸凌。界定是不是霸凌最簡單的基準,在於是否具備相互性。以捉迷藏為例,用猜拳或其他規則規定誰當鬼,這是一般的捉迷藏。如果是一開始就規定誰當鬼,那就是霸凌。」
猜謎節目有沒有叫女來賓關心吳宗憲的攝護腺,比賽猜他是否腎虧又頻尿,並覺得曝光他這些隱私很好笑?沒有。那麼吳宗憲叫來賓猜假奶,就不是節目笑果,而是霸凌。
曾國城開聊時,女藝人們是否都會反問「那城哥今天錄影脾氣很火爆,是不是昨晚又不舉了。早就跟你說了,肉毒桿菌不能只打臉,老二也要打一打。沒打出去混真的見不得人,你看你對不起列祖列宗堯舜禹湯,對不起中華民國。蛤幹嘛你生氣了?那你不會聊天,不要來演藝圈賺錢」?不會。那麼曾國城關心女藝人奶大,就不是聊天,而是霸凌。
這就是霸凌。
霸凌就是要你知道,他才是老大
霸凌有個免死金牌,叫做節目笑果。這些主持大老認為不霸凌別人就不好笑,就沒人要看。英美《小小廚神》版權賣遍全球,主持人需要嫌參賽青少年的專業很蠢嗎?有哪個百萬網紅諧星以霸凌為賣點?那麼霸凌為何變成台灣電視節目主流?
因為無腦。
想有約翰.奧利佛(John Oliver)那樣的電視諧星提出文化觀察、政治評論,電視台必須容許有腦有膽色的人加入。而台灣的權貴體制不容許這些好戰份子進來挑戰它。
傳聞前總統川普看晨間節目治國,約翰.奧利佛就說要拍電視廣告,讓川普看電視學點有用的事:「殺恐怖分子的家人,像是展現實力。但根據日內瓦公約,那是戰爭罪好嗎。」2018年,奧利佛因為拍一帶一路片諷刺習近平,而在中國變成敏感詞被封殺。奧利佛虧誰都沒在客氣,台灣電視台的工作就是確保這種人遠離鏡頭和麥克風,為在台內安享晚年,把膽量留在大門外。
台灣的主持大老,社會化到什麼程度?就與時俱進,直到三、四十年前為止
吳宗憲說,憂鬱症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不知足。還說:我是真心的關愛,自認是台灣最後一顆良心,希望大家不要曲解。
張菲說,孫安佐闖禍,是因為網路、媒體、電影等危險資訊,社會、政府需要負很大的教育責任。全世界小孩都玩槍,不只是父母的問題。
聽著就跟一般韓粉父母差不多。大老年收破億,在攝影棚小圈子裡當皇帝,就像渡渡鳥住在模里西斯島上沒有天敵,不用費勁了解別人在想什麼、幹什麼。與其說需要性平教育,不如說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異常龐大的權力,怎樣扭曲了視野。
Tags:
AI驅動行銷新境界!微軟聚焦Copilot探究人工智慧創變行銷新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銷人應該把最關鍵的時間,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在過去,多數行銷工作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大幅改變行銷模式,想知道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升行銷決策與執行效率?微軟與INSIDE POSSIBLE合辦AI社群聚會「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第一手解密行銷結合AI的使用情境,讓所有行銷人智慧工作、智勝未來!
身為行銷決策者或在第一線作戰人員,是否感覺永遠被時間追著跑?總希望有三頭六臂,同時要發揮創意靈感,又要兼顧數據洞察的雙軌能力,提升自家品牌的各種行銷成效;甚至行銷部門被賦予扮演業績助攻手,創建嶄新的顧客旅程、提供個人化行銷溝通,進而幫助品牌招攬新客、喚回舊客,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然而,要達到上述情境價值,行銷部門卻總覺得使不上力!原因為何?仔細觀察現在行銷成員的工作模式,可以發現行銷成員當前遭遇到幾類困境:
- 數據分析---進入MarTech時代,行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彙整數據分析,並且還要進一步洞察數據來優化決策
- 創意內容製作---需要不斷產製吸引消費者的內容,而且要同時兼顧創意與成效
- 多通路行銷---通路碎片化,行銷人需整合及管理多個渠道的行銷活動以觸及更多潛在顧客
- 廣告成效優化---伴隨數位廣告成本逐年增長,以及行銷資源越來越少,必須以有限預算轉換最高投資報酬率
- 因應變化的韌性--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擬定準確的行銷決策更具挑戰
上述難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清楚得知?這些內容,其實我們也是運用生成式AI,透過精準提問來得知相關解答。另外,為了佐證資料正確性,從這些回覆的參考資料來源,我們也從調研報告,確實找到幾項真實的數據。
像是HubSpot最新發布的《行銷狀態報告》(The State of Marketing 2023),裡面就提到,平均行銷人員每天花多6小時在手動工作,相信如果能善用數位工具,甚至是AI解決方案的行銷人員,他們的策略效率一定能贏過那些仍然沒有使用的群體。
翻轉行銷日常!微軟示範Copilot如何成為行銷人的絕佳助手
上述討論在在可以發現,現在行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相當多面,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難題也將會更為複雜。AI,正是能輔助行銷人克服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長行銷成效的解方之一。
根據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組織當中,大約會有75%的行銷職能將會結合人工智慧,過往生產型的工作,將會轉行變成更具策略性的活動。意味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一兩年積極把人工智慧導入到內部組織的行銷流程,從策略擬定到落地執行,以更敏捷且以數據為基礎的方式,來應對未來的商業挑戰。
另一方面,進入注意力破碎加上媒體分眾化時代,根據統計現代人每日平均接觸達4,000則廣告訊息,平均注意力時間剩下8秒。對行銷人而言,根據消費者輪廓進行明確地分眾,並且因應不同分群,設計出最適合的溝通內容以達到精準行銷,這些都能開始藉由AI提供輔助。
像是Dynamics 365 Customer Insights根據顧客過往的搜尋、互動、交易等行為數據,透過AI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找出產品喜好、平均購買量、以及顧客終身價值等具有價值的見解;搭配具有相似購買模式的其它顧客經驗這類洞察資料,藉此建立起個人化的顧客旅程,在對的時間、對的通路提供預測性的產品推薦。AI能幫助品牌在不同檔期實踐精準行銷,也讓行銷人可透過分析儀表板追蹤成效,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優化。
對此,微軟攜手INSIDE將在12月15日,於台北艾麗共同舉辦INSIDE POSSIBLE AI社群聚會,以「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為主題,從數據洞察、媒體廣告創意、決策效率、乃至於AI衍生的著作權等多維度議題切入,提供行銷領域工作者,一場充滿實戰應用的知識饗宴。
本次活動議程,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創新服務的林大中,帶來第一手最新2024行銷趨勢;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李致緯、安然科技執行長嚴中健,將分別從媒體廣告提案成功變現,以及行銷打造全新顧客旅程扮演業績助攻手等主題,剖析如何運用AI工具結合預測受眾輪廓、尋找潛在顧客的具體方式。
另一方面,微軟代表的相關講者,會從不同構面演繹AI的使用情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希望翻轉行銷長的思維,講解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AI、結合AI;台灣微軟技術專家林毓忻將說明Copilot的重點功能,重塑行銷人的過往工作模式;台灣微軟法務副總經理廖怡苓則從法律議題著手,探究創意工作使用AI生成內容需注意的規範。
不論您是企業C-level決策層或第一線作戰人員,只要渴望掌握最新MarTech行銷應用趨勢、以及希望知道怎麼運用AI,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這場「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將是揮別2023、放眼2024的交會時機,最重要的一場行銷盛會。


活動資訊
名稱: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
時間:2023/12/15(五)13:30-16:00
地點:台北艾麗酒店5樓 楓柏廳(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活動名額數量有限,點此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