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伴隨想吐或畏光?偏頭痛4大國際通用診斷標準與8大注意事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目前沒有任何的檢查可以斷定患者的頭痛一定是、或不是偏頭痛。典型偏頭痛可能與遺傳有關,有幾項國際通用的標準可以診斷,但若是第一次發作、或者頭痛狀況不同於以往、50歲後才開始痛,則需要再進一步檢查。
文:吳奇霖 醫師
30歲的王小姐是醫院門診的護理師,從高中時就偶有嚴重的頭痛,通常睡一覺就好。但是最近醫院評鑑漸近,壓力加上失眠,頭痛的頻率明顯增加,最近幾週幾乎每 2-3天就發作一次頭痛,明顯造成工作不能專心,每天都希望趕快下班休息。
門診中,王小姐描述她的頭痛,如脈搏般一脹一縮地,從後腦杓往右邊太陽穴蔓延,而且發作時噁心感嚴重,甚至有一次還吐了出來。
一旁陪同的母親有也有頭痛的經驗,也很擔心她是不是大腦出了什麼問題。王小姐的母親面帶憂愁地問道:「我女兒的頭痛是不是偏頭痛?需不需要進一步檢查呢?」
偏頭痛:體質型的偏頭痛之一
醫師在看診時,遇到頭痛的病人,會根據個人疾病藥物史、頭痛發生的過程、身體檢查的結果,嘗試把頭痛分成「兩種主要的大分類」:
- 體質型的頭痛(原發性頭痛)
- 病因型的頭痛(次發性頭痛)
「體質型的頭痛」,佔所有門診頭痛病人的90%以上。雖然有時頭痛欲裂,生活大受影響,但是這一類的頭痛多半是良性的。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檢查大腦並沒有明顯的病因,也沒有立即的危險性。而「偏頭痛」,就是屬於這第一種頭痛的大分類之內。
自我檢測:典型偏頭痛(Migraine)診斷標準
根據最新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三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對於偏頭痛(Migraine)的診斷標準,我們可以自己幫自己檢測一下,你的頭痛符不符合「偏頭痛」的典型標準。
一、發作的症狀,符合以下4種症狀之中的 2種(含)以上:
- 痛在頭的單邊(有時會換邊)
- 痛起來一漲一縮,像脈搏的感覺
- 痛起來會不想活動,想靜靜呆著
- 痛起來生活大受影響,甚至必須請假
二、 頭痛時,至少曾經合併發生以下2種併發症狀其中之1:
- 出現噁心感,或是發生嘔吐
- 出現畏光感,且希望能安靜一點
三、發作時如果不吃藥,持續至少4小時以上,但每一次發作不會超過3天。
四、如前三項所描述的頭痛經驗,至少發生5次以上。
這四點就是「典型的偏頭痛」的國際通用診斷標準。如果以上四點都符合,你的頭痛就有極高的可能性是「典型的偏頭痛」。

關於偏頭痛的其他症狀與知識
在確診偏頭痛之前,有8大注意事項你必須知道。
1. 偏頭痛是一種年輕女生為主的頭痛。第一次發作年齡多在10至14歲,30至39歲是發作的巔峰時期,女男比約 3:1。大於50歲才第一次發作,常常不是真正的偏頭痛。
2. 偏頭痛發作與賀爾蒙的變化相關。一般來說,青春期開始逐漸頻繁,40歲後可能會漸漸緩解,但是停經期前後又會開始密集發作。根據統計,有高達70%的女性偏頭痛病友,頭痛發作的日子,與月經期有或多或少的相關性。
3. 偏頭痛有明顯的家族遺傳的傾向。典型偏頭痛的病友中有70% ,發現直系血親也有偏頭痛的病史。
4. 偏頭痛並不一定都是痛在單邊。雖然以發作在單側太陽穴附近為主(佔60%),但是仍有30%的發作,發生在頭的兩側或是後腦勺。
5. 偏頭痛發作前數小時到數天,有六成的機會出現「發作前的不舒服」(醫學上,稱為前驅症狀)。包括:反覆哈欠或倦怠、腸胃不適、胃口改變、鬱悶焦躁、頸部僵硬。
6. 約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偏頭痛發作,伴隨著「偏頭痛預兆」(Aura)的發生,多在發作前後5至20分鐘內逐漸形成,不超過1個小時,而且完全可逆。所以偏頭痛也依據「預兆的有無」分成兩類:「無預兆偏頭痛」和「有預兆偏頭痛」。
7. 「偏頭痛預兆」是大腦皮質電流的不正常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所造成的。常見的「預兆症狀」包括:
- 視覺預兆:眼冒金星、光點閃爍、盲點擴大,或只是模糊不清。
- 感覺異常:以手臂與臉為主。針刺感,甚至半邊癱軟無力。
- 語言障礙:口齒不清,或是失語症狀。
- 聽幻覺、嗅覺幻覺、味覺幻覺、似曾相似感或陌生感。
8. 除了上述的典型的偏頭痛之外,還有「非典型的偏頭痛」,之後的文章會一一介紹。這些「非典型的偏頭痛」主要包括:
- 腦幹預兆偏頭痛
- 偏癱性偏頭痛
- 視網膜偏頭痛
- 前庭眩暈型偏頭痛
- 雌激素相關的偏頭痛
- 週期性嘔吐症候群
典型偏頭痛可直接治療,伴有以下條件須再詳細檢查
如上所述的國際診斷標準,偏頭痛的確診完全依靠病人提供的病史及症狀。目前沒有任何的檢查(包括:抽血、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可以拍板斷定你的頭痛一定是或不是偏頭痛。
因此如果你的頭痛病史及症狀,完全符合典型的偏頭痛標準,進一步檢查是沒有必要的,直接治療即可。
但是,如果有以下8種情況,請到醫院請醫師評估是否應該進一步檢查。
- 雖然大致符合偏頭痛的典型症狀,但是第1次發作。
- 以前是典型的偏頭痛,但是這次跟以前的痛法及嚴重度都不一樣。
- 出現頭痛以外的其他症狀,明顯影響生活,沒有頭痛時也持續存在。
- 以前吃的有效的止痛藥,這次吃都沒有效。
- 每次頭痛永遠只痛同一邊,從來不會換邊痛。
- 在50歲之後,才第一次發生典型偏頭痛的症狀。
- 還有合併其他的慢性病,如:癌症、糖尿病、免疫功能不全。
- 其他符合「頭痛警訊」的症狀(頭痛別輕忽!請注意六大危險警訊!)
偏頭痛原因
一、遺傳
偏頭痛有明顯的遺傳傾向,約7成的病友的家屬,可以問出偏頭痛的病史,如果父母親之中有一人有典型的偏頭痛,小孩有46% 的機會也會遺傳偏頭痛。

「有預兆的偏頭痛」比起無預兆的偏頭痛,更容易有遺傳的傾向。
二、偏頭痛的核心理論 – 神經血管理論
至於偏頭痛的病理原因,因近年來的蓬勃研究,已經有許多發現,治療上也頗有斬獲,但是仍有許多細節有待研究。主要分成兩個部分:
- 「腦幹的三叉神經核」的疼痛敏感化(Sensitization)連鎖反應。
- 腦血管擴張及血漿外滲,造成腦血管周邊「神經性發炎」(Neurogenic Inflammation)。
總之,偏頭痛是疼痛敏感化的連鎖反應
偏頭痛的頭痛症狀主要是源自於「三叉神經系統」的刺激。
三叉神經纖維及一部分頸神經纖維,分佈在腦血管的四周,將痛的刺激傳送到「腦幹的三叉神經核」(集散地)。
而這些痛的刺激經由集散地,往內誘發中樞神經的「疼痛敏感化」連鎖反應,也往外經由刺激腦血管擴張、血漿外滲,引起血管周邊的「神經性發炎」;一內一外造成偏頭痛的脈搏性頭痛。
這個連鎖反應的過程,有許多大腦的神經分泌物質參與其中,如:血清張力素、抑鈣素基因相關胜肽(CGRP),及許多發炎物質。
根據對病因的了解,許多可以控制這個反應的藥物,就被發明出來預防及治療偏頭痛。
不是典型偏頭痛:暗藏危機的9種頭痛
有幾種暗藏危機的頭痛,都可能在「病程的某一個階段」,與偏頭痛的症狀相似,卻是屬於「病因型的頭痛」,不可輕忽!
- 蜘蛛膜下腔出血頭痛
- 顱動脈剝離造成頭痛
- 顳動脈炎造成的頭痛
- 硬腦膜下血腫造成頭痛
- 可逆腦血管收縮症候群
- 顱內靜脈竇栓塞的頭痛
- 腦瘤的頭痛
- 腦膜炎頭痛
- 高腦壓頭痛
很重要所以再整理一次重點:
一、發作的症狀,符合以下4種症狀之中的2種(含)以上:
- 痛在頭的單邊(有時會換邊)
- 痛起來一漲一縮,像脈搏的感覺
- 痛起來會不想活動,想靜靜呆著
- 痛起來生活大受影響,甚至必須請假
二、頭痛時,至少曾經合併發生以下2種併發症狀其中之1:
- 出現噁心感,或是發生嘔吐
- 出現畏光感,且希望能安靜一點
三、發作時如果不吃藥,持續至少4小時以上,但每一次發作不會超過3天。
四、以上所描述的頭痛經驗,至少發生5次以上。
五、注意8種情況,偏頭痛該進一步就醫評估檢查:
- 雖然大致符合偏頭痛的典型症狀,但是第一次發作。
- 以前是典型的偏頭痛,但是這次跟以前的痛法及嚴重度都不一樣。
- 出現頭痛以外的其他症狀,明顯影響生活,沒有頭痛時也持續存在。
- 以前吃的有效的止痛藥,這次吃都沒有效。
- 每次頭痛永遠只痛同一邊,從來不會換邊痛。
- 在50歲之後,才第一次發生典型偏頭痛的症狀。
- 還有合併其他的慢性病,如:癌症、糖尿病、免疫功能不全。
- 其他符合「頭痛警訊」的症狀。
- 搜尋附近的診所:神經科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