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想收藏藝術品該怎麼入門?小資族首購藝術品三原則

想收藏藝術品該怎麼入門?小資族首購藝術品三原則
金剛再現,施力仁雕塑,攝於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非池中藝術報導:「台灣藝術家邱亞才以拍賣總成交額253.46萬歐元(約8456萬台幣),名列87名,成為全球台灣最貴的藝術家。邱亞才總成交額比去年多出140.43萬歐元(約4685萬台幣),名次則上升38名。

其次依序為雕塑家李真111名,總成交額188.57萬元(約6291萬台幣);畫家葉子奇264名,總成交額55.77萬歐元(約1860萬台幣);畫家楊識宏第292名,總成交額49.85萬歐元(約1663萬台幣);畫家劉墉第460名,總成交金額為28.48萬歐元(約950萬台幣)。」

這樣高價的金額,一般的上班族要怎麼樣才買得起?一般我們所熟知的收藏家,多金,上流,品味,但是在日本,一位日本上班族宮津大輔,既不是富裕的家庭出身,也不是藝術產業的人員,靠著對藝術品的熱愛,在17年間,收藏了三百多件當代藝術品,其中不乏知名藝術家作品包括草間彌生、奈良美智,與很多台灣或歐美的知名藝術家作品。最後,在世界各地開啓了宮津大輔的收藏展,還出了本關於教人如何收藏的書:《用零用錢,收藏當代藝術》」。

公視的日光大道節目的第22集,就對宮津大輔有著簡單地介紹,讓我們看到收藏家對藝術的痴迷,看沒有背景的上班族,怎樣完成藝術收藏家的夢想。

什麼是投資?什麼是收藏?

  • 收藏:就是買自己喜歡或主流價值崇尚的物品來傳世,可以是受過往歷史經歷與教育背景影響所致,也可是社會主流價值所致。
  • 投資:資本支出投入於一年期以上的選擇標的。(一年期以下可稱作投機)
  • 收藏是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投資是一定要賺錢的
  • 清楚收藏動機

投資和收藏是在進入本文之前需要釐清的兩個名詞。

很多人經常把這兩個字混在一起討論,究竟他們有什麼不同?若是作為一個初級收藏家,一開始不需要太關注「投資」這件事,若是把獲利這些關鍵字放在前面的時候,你的收藏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會患得患失。

對於一件作品的判斷,若是太過在乎「投資」,對作品直觀的感受因市場而非個人感受而轉變,那就遠離收藏的真諦了。

如專業收藏家所述,假如你不是真正喜歡這件作品,只是追逐投機,必須明白其實藝術品的交易成本高得嚇人,買進買出扣掉保險運輸倉儲的問題,所費不貲。

很多人的確在藝術上賺到大錢,但也真的是要放得夠久,比如10年、15年,抱著投資心情進來的人,可能10個月對他來說都有點長。此外當開始在意「投資」這件事,對藝術品的看法,也已經不是反映自己的內心感受了。

到底是收藏過程比較重要?還是它帶給你的滿足比較重要?現在市場營銷和操作很積極,很多收藏都考慮其變現性,並用金錢數字來量化價值。所以,很多沒信心的收藏家在買收藏時也考慮到其他藏家的認同感與市場的接受度。

如果我只是藝術愛好者,從哪裡入門?

先擇你所愛:對於很多專業收藏家來說,家中的藏品,通常大部份都是屬於同一種性質或是主題,特別能夠觸動個人內心感受的主題。

有的人偏好風景自然,有的人喜歡歷史社會議題,有的人特別關注古董字畫,有的欣賞色彩,有的偏好素淨。藝術品的收藏,絕對會真實地反映你的內心,那些不能說的,自己沒發現的,你的藝術品會告訴你。近期在香港的收藏家展覽當中,幾位資深收藏家現身說法,分享他們收藏的機緣與故事:

現在我們暫且不談專業收藏家的有系統收藏,很多藝術愛好者,一開始都只是「購買」而不是「收藏」。比如剛買了新家,剛買了沙發,沙發上面我希望有一張畫,而這張畫,要配沙發,要配窗簾布,還要配我的心情,我就是用買沙發的心情買了這張畫。這算是消費藝術,人有錢了之後,有了車子房子保險老婆孩子,還要有藝術品放在家裡,其實是點亮主人財富與品位的最佳話題。

廣義的來說,每個人都是藝術愛好者,美學認同因人而異,喜歡的事物也不一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要對收藏者有意義或值得紀念的都是值得收藏。但民眾該要去哪裡?才可以接觸到藝術品?

第一市場:畫廊

IMG_2154

Z書房,觀者正仔細觀賞藝術品

一個藝術家離開學校,首先是油畫廊開始代理,這就是很多人碰到藝術品的第一次機會。

新銳藝術家的結緣價給了藝術家生存的機會,也給了初級買家很低廉的價格,等到十年二十年後,藝術家越趨成熟,價錢越高,買家的收藏心情也改變,就將收藏品放到拍賣上去賣,畫廊是藝術愛好者碰得到的地方,在那裡大眾可以遇見藝術。

第二市場:拍賣會

在各大拍賣會中,可以接觸到許多收藏家脫手的藏品,通常是就有資歷的藝術家或是歷史古董,在拍賣會能夠尋寶找到真正讓你感動的藝術品,現在在許多拍賣會也能夠線上觀看目錄。

收藏與社會關係

從馬思洛的需求層次論來作為基準,當我們滿足了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有代步工具,有車,有房之後,接下來要滿足安全需求:買保險,買股票,投資理財。更上一層這部分也滿足時,我們有了社交的需要,有很多好朋友會來家裡,這時候我們喝紅酒,點沈香,聊音樂,抽雪茄,而最高級的聊天話題是什麼?是「美的欣賞」。

談你的手錶多少,我的跑車多少,那就俗了!我們說富貴人家,富是財富,貴是品味,用錢買得到的品味,就不算是品味了。好的藝術品,有時候用錢也買不到,一切只能和愛情一樣「看緣分」。而且它有感覺,能夠喚醒我們的記憶和人生體驗,反映我們的真實。在社交時候最常出現的話題會是藝術品,舉凡字畫,油畫,雕塑,古董等等。買了這些藝術品之後,更上一層的是滿足「自尊」

「你看我家這張畫怎麼樣?」

「這是這次春拍XX中的X的作品嗎?」

若是剛剛好是最高價的,那自尊就被滿足了。最高一層的是認知,對藝術品的理解,代表著收藏者「審美的高度」。在審美的高度背後,還因為是有著豐厚的美學基礎與知識理論支撐,加上人生歷練的累積,是最最高層次的滿足。

初次購買,怎麼買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