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公主:杜拜公主拉蒂法逃離王室失敗被囚3年,《BBC》公布其被監禁時自述影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杜拜公主拉蒂法2018年企圖逃離王室失敗,遭到監禁至今。期間她一度能與外界通聯,躲在廁所內錄製自述影片告知友人近況,然而2020年下半年起再度失聯。《BBC》公布她錄下的影片,藉此喚起外界關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聲明回應「公主在家受照顧中」。
與拉蒂法失聯的雅薇艾能,在2019年年初忽然收到陌生訊息。當時她回到芬蘭探親,一名陌生人與她聯絡,詢問她是否知道拉蒂法的卡波耶拉暱稱、以及多個驗證身分的問題;雅薇艾能答對後,獲得直接打電話給拉蒂法的方式,終於再次聽見拉蒂法的聲音。
之後,拉蒂法開始錄影片給雅薇艾能,講述失聯後所發生的事和她的現況。在《BBC》本月16日公布的片段中,拉蒂法說她在廁所錄製影片,「因為這是唯一可以上鎖的空間,我是人質,沒有自由,被關押在這監獄般的地方,生活掌控權不在我手中」。
拉蒂法表示,從遊艇被拖下船時,她被打了一針,然後被帶到印度軍艦上;她對印度軍官表示不想回杜拜,但仍被交給了阿聯軍官。在反抗阿聯軍官時,她努力抵抗,還咬了其中一人,後來又被打了鎮定劑,等她醒來時已經降落在杜拜,然後被關在一幢別墅裡。
在別墅中,「所有的窗戶都被關上,屋外有5個警察,屋內有2名女警,我連出去呼吸新鮮空氣都無法」,每天都擔憂生命安全,警察恐嚇她將終生被囚、永遠無法重見天日。但她不願跟從杜拜王室設計的大外宣,將讓世界知道她沒有自由。
拉蒂法並不知道當年哈雅公主被設局。她說,哈雅公主邀請她共進午餐,並向她明示,「這就像是一次測驗,看看妳被囚這麼長一段時間後,會對周圍的人做出什麼反應,如果表現好,幾天後就能獲釋了」;但拉蒂法不知道,其中一名與她共進午餐的女士羅賓森,就是聯合國人權專員,「我們根本沒聊到我」。那次餐敘,拉蒂法表現相當正常,羅賓森還獲准拍下與拉蒂法共進午餐的照片,但羅賓森並不知道阿聯外交部會公布這些私人照片,而拉蒂法也沒有因此獲釋。
而哈雅公主因發生婚外情,與杜拜酋長穆罕默德關係惡化,2019年2月穆罕默德根據伊斯蘭教法休妻,哈雅收到一系列匿名威脅。哈雅後來表示,穆罕默德也不滿她對拉蒂法的關注,對她越來越敵視,最終她逃到英國,在倫敦法院提起訴訟,與阿聯最有權勢的男人穆罕默德爭取監護權。
倫敦高等法院家事庭在審理哈雅一案中,裁定穆罕默德對哈雅的恐嚇為真,對拉蒂法和雪姆莎的綁架、監禁亦屬實,認為穆罕默德企圖掩飾真相、並不誠實。
不過,這也沒有幫助拉蒂法獲得自由。拉蒂法只能持續與雅薇艾能、表親艾斯布里(Marcus Essabri)、人權律師海艾(David Haigh)等人聯繫,維持她與外界的通訊,並記錄自己的處境。艾斯布里說,維持通話就宛如維持拉蒂法的生命線,非常重要,但對拉蒂法而言,每天仍然過得很掙扎,從聲音就能聽出來,拉蒂法非常疲憊,身體狀況也不佳。
再次失聯,杜拜王室稱「在家受照顧中」
去年下半年,海艾率先發現他發給拉蒂法的訊息沒有成功傳遞,拉蒂法也沒有與他們聯繫。雅薇艾能等人擔憂拉蒂法被發現與外界通訊或錄製影片,喪失對外通訊的可能性,將使她的身心狀況惡化;經過幾個月失聯,他們決定公開拉蒂法錄下的影片片段,希望有助於拉蒂法獲釋。
在《BBC》16日播出紀錄片後,杜拜王室昨透過阿聯駐倫敦大使館回應,感謝外界對拉蒂法公主的關心,「雖然報導的內容完全無法反映真實狀況」;公主家人證實,「在家人與專業醫療人員支持下,公主殿下正在家中獲得照顧」,並指公主有持續進步,「我們希望她能在適當時機重返社會生活」。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資深發言人瑟羅賽爾(Liz Throssell)昨也在記者會稱,已與阿聯常駐聯合國代表聯繫,要求阿聯證明拉蒂法的安全與生活狀況,應提供進一步細節。
人權觀察組織執行長羅斯(Ken Roth)則表示,不能因為拉蒂法是被關在一幢別墅裡,就覺得這不痛不癢,單獨監禁本身就是一種酷刑。羅斯指出,杜拜酋長對於「照顧」想必有個奇怪的定義,當拉蒂法有能力獨自對外聯繫時,外界得知她被長期單獨監禁,「我們只能想像那種『照顧』有多落後」;在拉蒂法獲釋前,沒人會相信杜拜酋長虛情假意的「照顧」,惟有在拉蒂法能擺脫他的魔掌時,拉蒂法才有為自己發聲的自由。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Princess Latifa: The Dubai ruler's daughter who vanished(BBC)
- Princess Latifa timeline: The failed escapes of Sheikh Mohammed's daughters(BBC)
- Princess Latifa 'being cared for at home' - Dubai royal family(BBC)
- Dubai princess claims she is being held 'hostage' in secret video recordings(CNN)
- Dubai ruler abducted daughters and threatened ex-wife, UK court finds(CNN)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南投農業──農業再生成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921後,南投許多農村進行觀光轉型,投入當地社區營造、改善農產品設計、投入行銷曝光等,南投縣政府亦積極投入相關農村輔導及建設工作,讓縣內農村再生計畫得以順利推展。經過數年經營,南投農業再生成果亮眼,其中部分社區的環境綠美化成果,更獲選「2022建築園冶獎」的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項肯定。
南投縣為台灣「觀光首都」,擁有全國最豐富的山林旅遊資源。但如同其他非都會區,南投縣亦面臨人口老化、青年外流問題。近年南投縣政府戮力投入農村再生工作,協助社區,推動高齡友善農村,讓社區長者可以受到照顧,健康共老。在青年返鄉部分,鼓勵在地青年投入農村發展,培訓青年參與社區事務、農村產業、社區環境營造、社區行銷宣傳等,成效斐然。
921之後,南投居多農村進行觀光轉型,除保留原有農業生產外,亦投入當地社區營造、改善農產品設計、投入行銷曝光等。20餘年過去了,部分農村已呈現老、破、舊狀況,有鑑於此,南投縣政府積極的投入相關農村輔導及建設工作,讓縣內農村再生計畫得以順利推展。在環境方面,以生活聚落為核心,透過僱工購料等方式,居民共同參與打造具在地特色的生活環境;在產業方面,輔導農村產業從傳統、小規模之初級產業,逐漸朝向優質化之生產經營,並結合社區在地資源進行加值發展與行銷,推動精緻且多元的特色產業;在生態面,輔導發展綠色旅遊及農村體驗等遊程,推廣生態多樣化之價值。
經過數年經營,南投農業再生成果,成績亮眼,頗受好評。其中水里鄉頂崁社區、草屯鎮平林社區及埔里鎮南村社區的環境綠美化成果,獲選「2022建築園冶獎」的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項肯定。
以下分享南投農業再生、產業活化標竿案例,以饗讀者:
1. 水里鄉頂崁社區──陶器商品化研習計畫
緣起:
隨著時代變遷,古早陶器器皿以逐漸被塑膠製品所取代,水里陶瓷產業如今已不復早期鼎盛時期的榮景,目前本社區只剩「水里蛇窯」、「沐陶窯」及「力陶莊」等三家從事陶器有關的產業。為了發揚社區傳統產業精神,特辦理「陶瓷商品化研習」,精選對陶藝有技術的民眾參與,聘請專業講師來指導。一方面學習更進階的製陶技術,一方面可以設計開發社區商品,增加社區產值。
執行與效益:
為了產出社區陶藝產品,安排48小時的陶器模具相關課程,從陶器模具基本概念、實務操作、製作模具分片、母模以及後續的注漿成型技巧。最後完成了多款的夢風鈴及陶杯,配合上包裝盒後,即是專屬於頂崁社區的陶器商品。
2. 草屯鎮平林社區──社區植物染商品化計畫
緣起:
平林社區因參加南投縣「社區發展工作評鑑」,連3年獲獎,有很多社區或其他團體前來參訪,平林社區需要有更豐富的參訪行程,以及研發出能讓訪客DIY體驗的產品,以增加社區收入。故社區自106年開始利用社區內的花草資源,培訓植物染培力課程,希望藉由此次建立藍染模組商品化計畫,創造營收之餘,還能將平林之美,傳遞予更多遊客。
執行與效益:
本次計畫的研習課程,除了可以將植物染、敲拓染及花葉印染技術運用在DIY體驗上,而植物染商品化則產出了茶席桌布、門簾、絲巾及包裝提袋等商品。平林社區LOGO網版印刷則共產出了8個樣式的LOGO,2款的葡萄、荔枝娃娃,使用在帆布袋的圖騰印刷成效良好。
3. 鹿谷鄉竹林社區──來小半天玩大半天農情體驗活動
緣起:
竹林社區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除了是台灣孟宗竹及杉林溪烏龍茶的發源地,還擁有全台最大的銀杏造林,與合法特色民宿20家。社區欲推廣二日深度體驗遊程,除了可刺激地方觀光產業,亦可提高住房率,推廣綠色旅遊。竹林社區近年致力於開發竹產業精緻化,開發DIY模具及各種體驗型商品,冀望透過辦理體驗活動,推廣在地竹產業,並促進農村循環經濟。
執行與效益:
竹林社區自108年度開始辦理「來小半天玩大半天」活動,成功吸引許多遊客來此賞秋櫻、品茗茶,110年度活動更加廣大辦理為二日的活動,除了搭配夜櫻燈光秀、辦理茶席音樂會之外,還規劃生態及產業導覽路線之行程活動,讓來參與的遊客能夠有更多不同的體驗。
4. 國姓鄉石門社區──在地特色餐研習計畫
緣起:
石門社區目前有提供午餐及晚餐供長者用餐。為了顧及長輩吃的健康,社區志工絞盡腦汁做出營養美味的餐食,但因志工並非專業人員,故需要專業老師教導如何烹煮少油少鹽、健康美味的餐食。另外,因常有其他社區來石門參訪並用餐,「參訪用餐」是石門社區的收入來源之一,故希望老師可以教導利用在地食材研發專屬石門社區的特色料理。
執行與效益:
本計畫課程聘請二位專業老師,共計安排45小時課程,餐點的研發以石門社區小農在地生產食材為主,因此間接增加小農收益。菜色部分,大多利用社區小農所栽植的蔬果,如南瓜、香菇、咖啡、生薑、洛神花、竹筍、鮮菇、番茄、橄欖、梅子、苦茶油等等在地生產的蔬果,研發出一桌3,500元、4,500元、5,500元不等的風味餐,讓遊客可以來體驗「食在石門」的美食饗宴。
5. 中寮鄉和興社區──原生種植物調查解說訓練計畫
緣起:
和興村位處中寮鄉東側,全村地形丘陵連綿,地形變化多元,有數十個大小山巒和小谷地羅布其間,因此有許多天然生態資源。921之後,社區居民希望發展有機觀光文化農場,因此結合河川整治及綠化工程,闢建「原生種植物公園」,希望把園區變成一個具教育特色公園,故冀望透過此計畫,訓練社區居民認識植物及多樣的生態,未來遊客來參訪時,可以導覽解說,推動農村再生,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執行與效益:
本計畫原安排36小時生態相關課程,因受新冠肺炎三級警戒影響而延後上課日期,並將時數縮短為16小時,課程內容精簡為龍興原生種植物公園的原生植物辨識解說、社區蝴蝶辨識及解說(鳳蝶、粉蝶科、蛺蝶、灰蝶及弄蝶科)、原生植物園區及社區景點綜合解說演練。課程雖然精簡,內容卻十分充實,透過課程學員對於基本的植物辨識及公園內的原生種植物都有更深入的瞭解,透過講解練習與考試,居多學員已獲得講解員的資格,成效良好!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