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釀禍?」西濱快20車追撞2死9傷,氣象局不排除霧或空污影響能見度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水上工務段段長何明然表示,因為事故路段在橋上沒有監視器,稍早有調出事故前後路段的影像出來看,從畫面中發現「有霧、看起來流動很快」,但是不是這個原因造成事故還有待警方釐清。
(中央社)台61線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北上254公里處今(21)天上午發生20部大小車輛追撞車禍,造成2人死亡、9人受傷。警方研判事故原因為濃霧造成視線不佳,且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嘉義縣消防局上午7時31分接獲民眾報案,台61線北上254里處公發生20部大小車輛追撞車禍,經警方確認後為7輛大貨車、13輛自小客車。
小客車嚴重變形成廢鐵,現場近40支瓦斯桶散落一地
搶救人員到場發現車禍造成1名林姓男子頭顱破裂當場死亡,另9人(3男、6女)受傷,其中6人送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1名李姓婦人呈現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狀態,經急救後,仍宣告不治,其餘5人意識清楚。
另3名傷者意識清楚,分別送嘉義長庚醫院及雲林北港媽祖醫院。
車禍發生後,大貨車與自小客車撞成一團,有小客車被推擠至貨車底盤下,車體嚴重變形成廢鐵。現場還有1輛載運瓦斯桶的大貨車撞擊後,近40支瓦斯桶散落一地,有的則被噴飛到對向的南下車道,險象環生,消防人員立即檢視是否有瓦斯外洩,並集中在路旁。


《三立新聞》報導,有網友表示,西濱道路因鄰近海港,是大貨車常選擇的駕駛路線,載重且速度快,只要發生車禍就會相當嚴重,小車在夾擊下,車況慘烈,因此也有小車地獄的封號,來凸顯該路段對小車的危險性。
據其中1名傷者表示,當時現場有濃霧,而且下坡路段,疑因視線不良及未保持安全距離造成連環車禍。
雲林縣警察局北港分局長顏偉丞指出,現場因濃霧造成20部大小車輛追撞,經警方清查,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受傷,相關肇事責任,需進一步調查釐清;另籲請駕駛,遇到濃霧,應減速慢行,保持安全距離。
還原事故現場:「有霧、看起來流動很快」
《ETtoday新聞雲》報導,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水上工務段段長何明然表示,因為事故路段在橋上沒有監視器,稍早有調出事故前後路段的影像出來看,從畫面中發現「有霧、看起來流動很快」,但是不是這個原因造成事故還有待警方釐清。
何明然也說,該路段速限90公里,第一追撞現場還不算下坡,也還沒進入彎道,應該與道路設計無關,因為台61線通車那麼久了,雖然有事故,但並沒有集中在這,不算所謂的危險路段。
《ETtoday新聞雲》報導,對於是否可能是濃霧造成這起重大連環車禍,氣象局表示,今天清晨並沒有發濃霧特報,就儀器觀測資料來看,在事故發生前後,能見度都有超過5公里以上,清晨6點半能見度最低也有4公里,離濃霧標準、也就是能見度低於200公尺,還有很大段距離。
《蘋果日報》報導,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官欣平進一步說明,依照今天的大氣環境,是有可能發生低雲或局部霧,也有可能是霧跟雲、空污結合在一起而影響能見度,但因為氣象局在車禍附近沒有觀測站,不清楚能見度是多少,甚至以嘉義的人工測站來說,上午7時30分左右,能見度可達20公里遠,故推測有可能是小範圍的能見度不佳,但並未達到能見度低於200至300公尺而需要發布濃霧特報的條件。
公路總局發布新聞稿表示,經現場確認共2死9傷送醫,並啟動人員疏導機制,警消、工務段同仁、相關交維及拖吊廠商已至現場處理,預估通行時間今日下午5點。替代道路為台61線-下東石一匝道-台17線-台61線253水井交流道-台61線。
相關道路行車資訊請民眾隨時收聽警廣、並注意資訊可變看板(CMS)所顯示之交通管制及訊息。民眾查詢最新路況,可利用公路總局省道即時交通資訊網,或撥打公路總局用路人服務中心免付費電話(0800-231-035)。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疑濃霧影響 西濱快雲嘉段20車追撞2死8傷(中央社)
- 衛星雲圖還原西濱20車連環撞 駕駛:起霧都看不到!前面全停住(ETtoday新聞雲)
- 還原西濱快20車連環撞 公路總局急調監視器「有霧、流動很快」(ETtoday新聞雲)
- 【西濱20車撞】濃霧肇禍?氣象局:無濃霧特報!不排除霧雲、空污影響能見度(蘋果日報)
- 雲林縣口湖鄉台61線 255k 追撞事故續報1(公路總局新聞稿)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黃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