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賴觀光的東協國家,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平衡防疫與經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疫情嚴重拖累仰賴觀光產業發展的東協各國經濟表現,尤其反映在外籍旅客與觀光收入銳減、航空產業面臨營運危機、失業人數飆升等,針對這些創傷,東協各國在後疫情時代提出了哪些觀光振興的方式?又真能兼具公共健康與經濟振興之間的權衡取捨嗎?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肺炎)自2019年12月於中國武漢爆發後,迅速蔓延至中國全境與鄰近國家,毗鄰在中國南方的東協國家可謂是首當其衝,而仰賴人流移動的觀光產業更因為邊境管制、旅遊限制等措施而幾近停擺。
由於觀光產業為東協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其所創造出來的收入與工作機會更是穩定當地社會發展的基石,故觀光產業進入寒冬也連帶拖累了整體國家的經濟發展。根據東協報告,2020年東協整體經濟將萎縮3.8%,為22年以來首次負成長,2020年上半年東協貿易量下降12.4%,吸引外資下降32.9%。
本研究將說明東協觀光產業現況,接著討論新冠肺炎疫情對東協國家的影響,以及主要國家的觀光振興計畫,初探東協觀光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
東協觀光產業概況
近年來國際旅客前往東協國家旅遊人次成長快速。根據東協秘書處(ASEAN Secretariat)統計,1995年前往東協10國旅遊的外籍旅客將近3000萬人,至2018年時已達到1.35億人,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56%。其中很大比例為東協各國間的域內旅遊(Intra-ASEAN travel),長年佔東協總外籍旅客的比重超過四成。雖然東協域內旅遊人次逐年成長,但占比自2015年起逐漸下滑,至2018年下降至37%。
在域外來源上,中國早期並非東協外籍旅客主要來源,1995年約82萬人,但人次逐年成長,自2007年起穩定超越日、韓,成為東協外籍旅客之最大單一來源國。近幾年成長迅速,2015年中國旅客達1860萬人,較2014增加42%,至2018年已達2912萬人。中國旅客佔總外籍旅客之比重則從1995年不及5%,至2018年大幅成長至22%。
在中國之後,歐盟28國旅客為第二大國際觀光客來源,占比約在10%上下,2018年已超越1000萬人,占比為8%。再其次分別為日、韓旅客,兩國旅客過去前往東協旅遊人次相當,且日本約略高於韓國;然自2011年起韓國旅客已超越日本旅客,且差距逐漸擴大,至2018年時韓國旅客約900萬人,日本則是523萬人,占比分別為7%與4%。
至於臺灣旅客前往東協旅遊人次雖逐年成長,至2018年達到283萬人,但成長速度不及中、日、韓等國,導致臺灣旅客佔東協總外籍旅客比重逐年下滑,從1995年7%下降至2018年2%。

觀光產業為東協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除外籍旅客人次外,觀光收入、工作機會等亦顯示觀光產業對東協國家的重要性。根據世界旅遊與觀光理事會(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 WTTC)統計,泰國是東南亞地區觀光大國,每年吸引大批外籍旅客到訪,將近4000萬人,是外籍旅客最多的東南亞國家。其次為馬來西亞,超過2500萬人;新加坡、印尼、越南皆超過1500萬人。
龐大的旅客人數帶來豐厚的觀光收入與工作機會,2018年為泰國創造全超過1000億美元的觀光收入,居東協第一位,占泰國GDP比重高達21.6%。菲律賓與柬埔寨的觀光收入占GDP比重更分別高達24.7%、32.8%,反映觀光產業對其經濟重大貢獻。如論觀光產業創造之工作機會佔全國總就業人數之比重,柬埔寨占比高達31.6%,排名東協第一位,其次為菲律賓,占比約26.4%,其他多數東協國家亦多超過10%,工作機會的多寡對東協國家的社會穩定程度,亦有直接的影響。

從外籍旅客來源結構觀察,東協國家觀光產業高度仰賴中國旅客。根據主要東協國家觀光部門統計,中國為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的外籍旅客最大來源地。中國旅客占該國總外籍旅客比重以緬甸為最,高達39%,在柬埔寨為36%、在越南為32%,在泰國為28%。中國旅客在菲律賓為第二大來源地,占比亦達21%。
部分東協國家的外籍旅客來源結構較單一,通常前兩大或前三大來源地即超過總外籍旅客的一半,例如馬來西亞外籍旅客前兩大來源地(新加坡與印尼)合計占比約53%;越南外籍旅客前兩大來源地(中國與韓國)合計占比約56%;緬甸外籍旅客前兩大來源地(中國與泰國)合計占比約53%。柬埔寨外籍旅客前兩大來源地(中國與越南)合計占比約50%。

新冠肺炎疫情對東協觀光產業之影響
根據WHO統計,截至2020年12月17日,東協10國確診人數高達136萬人,以印尼和菲律賓的疫情最為嚴重,確診人數分別達到64萬人、45萬人,嚴重影響兩國經濟復甦的腳步。其他破萬的東協國家包括:緬甸11萬人、馬來西亞高達9萬人、新加坡高達6萬人。
為防止疫情擴散,東協國家自3月起相繼各類邊境管制與國內限制措施,包括實施禁航令、旅行限制、關閉邊境、封城、發布緊急狀態、維持社交距離措施等,藉由禁止或限制境外人員入境以及境內人員移動,來管控疫情,防止群聚感染。邊境管制措施對於仰賴人流移動的觀光產業可謂是一大重擊,成為疫情中受創最深的產業之一。以下說明疫情對東協觀光產業的主要影響。
(一)外籍旅客下滑、觀光收入減少
根據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報告,因疫情衝擊,2020年1至5月止,全球觀光收入損失已高達3200億美元,是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的三倍,觀光產業當前正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東協國家實施入境限制措施之最直接影響為外籍旅客人數銳減,以致無法創造觀光收入。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