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師和形象顧問差在哪裡?」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造型師和形象顧問差在哪裡?」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知道造型師和形象顧問的差別在哪裡嗎?

翻譯:林宜蓁

「造型師和形象顧問差在哪裡?」這是個我認為很難解釋但時常被問的問題。

事實上,他們是有差異的,只是這個差異極小,甚至在某些工作中你會同時兼具這兩個角色,而大家之所以對「造型師」這個角色比較熟悉,純粹只是因為它比較被廣泛使用。

但究竟何謂造型師?首先,這個領域其實挺複雜,它好比是由許多不同成員組成的大家庭,不過此處我們就先用基本地「造型師」概念來介紹。

造型師的職責在於設法讓某個人為特定風格、活動、拍攝建立起形象。換言之,這個人就如同模特兒,而他所帶給人的一切觀感全是由造型師所塑造。通常他們會擬定全盤策略以大幅推廣一位名人或產品,因此設計師特別著重他們的客戶在公眾面前亮相的模樣。

Photo Credit:Mainstream CC BY 2.0

Photo Credit:Mainstream CC BY 2.0

除此之外,一個名人的形象好壞也將影響著產品可曝光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在訓練期間,造型師需要特別花時間了解電視傳播、行銷原理、名人消費習慣及商品展示設計的細節。當然,由於這些內容偏向實體操作,因此累積實力的最好方法便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由於造型師傾向於「創造形象」,以及如何讓客戶將這個訊息有效地影響或傳達至特定族群,因此和時尚編輯透過與攝影師、時尚設計師、時尚品牌、化妝師合作將設定的造型呈現出來是不同的。

簡言之,凡與「形象建立」與傳播相關,皆是造型師的工作。

然而,「形象顧問」所塑造的形象是客戶本身,讓客戶了解何謂時尚及個人風格也是他們的工作之一。他們通常會與合作對象一同找出「我是誰」及「我究竟需要什麼」的答案。

8611717604_787993eb06_k

Photo Credit:Daniel M Viero CC BY 2.0

形象顧問能確保你的外型就如同你的內在,因此他們會設法讓衣櫥內的衣服是與你的內涵、生活相互映襯。換言之,他們為客戶塑造的形象,就是由客戶本身的人格特質衍生而出,是一個真實的人格,而非他人期望其成為的模樣。

是故,在與造型師相較下,這個工作是較為私人,是徹底地從內而外的建立及改造,但話雖如此,這兩個工作仍會在某些時刻結合在一起。而我個人認為,懂得在這兩領域間取得平衡才是一位真正成功的造形師。

過去,由於形象顧問所擁有的人格特質,造成大家誤會人人皆可當造型師,但即使所有人都可嘗試,但或許是兩者經常被搞混,因此造成人人都可成功並且擁有個人品牌的想法。

Photo Credit:Ejja Pahlevi CC BY 2.0

Photo Credit:Ejja Pahlevi CC BY 2.0

一般來說,你必須要擁有三大要件以建立個人品牌後,才能享受到身為造型師的成就。要成為一位造型師,並非將大量時髦要素點綴在身上即可,而是思考如何透過搭配將「時尚感」充分地顯現在你身上。例如:大部分造型師在選擇服裝時,除了考量時下流行的元素,還會搭配一些經典配件或能夠襯托自己性格的裝飾。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告訴觀眾他們是了解時尚產業的最新趨勢,還能讓它融入日常生活中且不失自我風格。

至於剛提到的三大要件,分別為人格特質、外表及溝通。首先,人格特質即個人內涵,這隱含著你是誰、你的人生哲學、你的信念、你的生活風格及你的興趣。其次為外表,這說明著你如何包裝自己,例如你的穿著及你獨特的魅力,最後是溝通方式,它可以是人脈、肢體語言,可以是某種能力,於私於公的溝通技巧及對該產業的專業知識的表達。

事實上,無論你是想成為造形師或者形象顧問,這三個要點都能替你擁有競爭優勢,而成為獨樹一格的造型師,以利經營自己的事業。此時你為自己所塑造的品牌形象便是個溝通媒介,它能快速地讓人們對你留下特定的印象。

 Photo Credit:Wikipedia

Photo Credit:Wikipedia

造型師與形象顧問的工作範疇通常不會重疊:造型師主要負責廣告拍攝、時尚彩購、造型目錄、伸展臺和流行要素的推廣,至於形象顧問的工作則較不繁雜,他們的任務往往關乎國際商務禮儀、有效溝通、企業培育和禮儀訓練。

雖說工作領域有所不同,但有些基本專業是這兩個工作都必須了解的,譬如人體曲線、服飾剪裁、布的區分、色彩學及基本的設計原則。而在現實生活中,這兩者的歷練都也會因不同的訓練、求知慾望和實際經驗而有所差異,而近來在與各界人士交流後,我更加確定了所謂的形象,或者說個人風格,實是個兼具內在涵養及外在樣貌的綜合體,與純粹的廣告造形師或時尚編輯可說是截然不同的。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