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會走路就不要帶出來玩?」遲緩兒也有玩的權利

「小孩不會走路就不要帶出來玩?」遲緩兒也有玩的權利
Photo Credit: 伊甸基金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發現許多家庭為了養育慢飛天使成長,無論在經濟、醫療、教育環境、甚至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歧視態度...

如果你在外面看到婦人怒斥別人家行動不便的小朋友,你會挺身而出嗎?兒童節前夕,伊甸基金會在街頭進行測試,發現九組家長中,五組家長願意挺身而出,伊甸基金會希望藉此影片可以喚醒社會大眾重視身障兒童平權,並以同理心學習尊重別人。

中央社報導,每到週末假日,遊樂場、公園可見許多家長帶著孩子玩遊樂設施,但是身障兒童在許多遊戲場所會遭歧視。伊甸基金會近日選擇在台北市人潮眾多的公園遊戲區進行實測並拍攝影片。

慢飛天使的媽媽用手扶著孩子,緩步走上樓梯玩溜滑梯,由於孩子行動不便,需要慢慢的走樓梯。後方帶著孩子不耐煩媽媽大聲怒罵「妳那個小朋友怎麼走那麼慢啊、後面有很多人在排隊、小孩不會走路就不要帶出來玩!」

身障母親則不斷在旁表示「不好意思」,伊甸進行9組測試中,有5組家長以同理心挺身而出,也有家長鼓勵、伸出溫暖的手,拍著媽媽肩說,「孩子也有玩的權利、妹妹,妳好棒!加油」。

自由報導,伊甸基金會表示,當天共進行9組測試,有5組家長願意挺身而出,其中,有一位受測家長林先生當面勸阻惡婦:「太兇了吧!人家腳不方便,你還這樣?!」惡婦回嗆:「我這樣有錯嗎?」,林先生回嗆:「有錯,這不是你家!這是台北市政府的,你不能這樣罵人家!」;但也有家長柔性安撫說:「妹妹,你好棒!加油」。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林文賓表示,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每位兒童應不分種族、身障等均享有公平權利,伊甸發現許多家庭為了養育慢飛天使成長,無論在經濟、醫療、教育環境、甚至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歧視態度,希望藉由影片傳遞守護遲緩兒需要更多人一起,學會同理平等對待,讓兒童快樂成長。

身障童玩遊戲遭嗆:不會走不要帶出來(中央社)
身障童公園玩遊戲遭歧視 民眾:奇怪耶!又不是你家(自由)
身障童遇歧視旁人反應? 伊甸影片實測(中時)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伊甸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