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遊戲】結合實況與動漫,中資遊戲《雀魂》如何帶動日本「第三次麻將熱潮」?

【遊戲】結合實況與動漫,中資遊戲《雀魂》如何帶動日本「第三次麻將熱潮」?
《雀魂》遊戲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由雀魂(網路遊戲)、VTuber直播及Mリーグ(M League,由Abema.tv主辦的日本麻將聯賽),日麻在國內從來沒有變得那麼熱門過。雀魂或者不是這波熱潮的推手,卻毫無疑問的把握了這個未曾有的環境,借助各種外界的元素推廣遊戲。

在日本,日本麻將(日本麻雀)並不算是什麼新鮮事。然而,這件事卻在近年逐漸改變。對於這一代的年輕人,入坑「日麻」大多數都是受到動漫作品影響——狀如因為看了《棋靈王》學習圍棋或《Queen's Gambit》學習國際象棋。可是,上一次出現以日本麻將為題材的動畫,已經是2014年的《咲 -Saki-》全國篇。

除卻這方面的影響,「日麻」大多數都是中年到高齡者(或者說,大叔以上)應酬。如知名動畫《白箱》就屢屢出現打麻將應酬的場景。現實的日本麻將館(在日本稱呼作「雀莊」)常有煙臭味、燈光黯淡、環境侷促,也常常牽連(甚至乎的確牽連)到賭博。

按照推算,日本喜歡打日麻的人口有一千多萬。這個數字看似很多,相比起其他主流的趣味或主流文化(例如,動漫、音樂等趣味),實在談不上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也使得接下來的發展更加奇特。

在這年的1月16號,中資日本麻將遊戲《雀魂》借助與《咲 –Saki-》的合作,登上了日本iOS銷售榜的第二名。這實在是個讓人困惑、驚訝甚至驚喜的結果。你既沒人想過一部中資的遊戲竟然能捧紅一種日本的牌戲,也沒想過,一隻麻將遊戲(及外來的諸多因素),能為日麻的市場帶來那麼大的衝擊。

截圖_2021-03-05_上午6_19_40
《雀魂》遊戲截圖

雀魂的定位

解釋雀魂的魅力之前,有必要先講解日麻市場的現況。日麻遊戲是個同質性強的市場。歸根究底,不同的日麻遊戲所提供的核心服務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在網路上對人打麻將的遊戲。

造成差異的,通常是價錢(例如,Sega MJ、麻將格鬥俱樂部、Ron2等平台就需要收費;天鳳、雀魂等平台基本上免費)、牌例的細微差異、與及包裝遊戲的手法。例如說,增加比賽模式、邀請知名的雀士進行活動、進行邀請賽、與《Saki –咲-》聯動的抽獎活動等等。在最極端的例子(如 Sega MJ的例子),牌例還會更換成單局戰。

既有的平台雖然有著細微的差異,但大致上主打的市場都是一樣的。這些平台都是針對「已經是日麻玩家」的玩家。

例如,麻將格鬥俱樂部、Ron2等平台皆以麻將聯盟的雀士參賽,吸引欲與職業雀士對局的玩家參賽。SEGA MJ的整體定位是在模仿電視對局。天鳳也常有邀請職業雀士及高段玩家進行大會比賽,比拼連續五局得分。

雖然這些平台各有特色,以上的這些活動的定位,明顯針對已經認識這批雀士的玩家——也就是說,已經是日麻玩家的人。可是,這些活動卻很難吸引剛剛進入日麻世界的玩家,或者剛剛學了規則的初學者。公開比賽或電視對局的氣氛較為嚴肅,很容易嚇退初學者。新手也很難對素未謀面的職業玩家有任何投入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初學者可能根本看不懂日麻對局,無法理解職業雀士出牌的理由。

雀魂主打的市場是這些相對地「Softcore」的玩家。具體而言,雀魂是一個針對「喜歡動漫畫,又對日麻感興趣的初學者」的平台。這是因為,雀魂最早期拉攏的並非日麻業界內的職業雀士,而是雀力一般,在外卻有一定名氣的VTuber 楠栞桜與天開司。雀魂借助這些人物的名氣,讓不懂日麻的玩家逐漸對麻將產生興趣。

截圖_2021-03-05_上午6_19_54
數個日麻平台其實曾經與《咲 -Saki-》舉行過聯動,例如天鳳。天鳳曾經舉辦過比賽,內容為比賽四麻東風戰連續五戰的分數,獎品為動畫劇本、DVD套裝。獎品固然吸引人,但類似的比賽模式已經用到近乎發悶——從2010年到2021年,天鳳的比賽模式仍然是這種「N人麻雀連續N戰分數」

雀魂的初學者功能

雀魂有不少功能都(可以說)是為了初學者而設。除了會在聽牌時提示胡牌剩下張數、搜尋相同牌等功能,雀魂有幾個很明確地為初學者而設的功能。

雀魂的讀秒速度是日麻平台之中比較長的。雀魂的排位戰(段位戰)是5+20,每一局用時為每張牌5秒,用光以後從20秒讀秒扣。但雀魂也同時提供了最長每張牌300秒、甚至將四家的麻將打開等等功能。要是需要私下設置房間指導初學者打牌,這些是非常有用的功能。

另一項明確的功能是,雀魂加入了「初學者教學」。一般的日麻平台根本上找不到日麻的基礎行牌規則,因為平台假定了玩家一定知道了日麻的基礎規矩。而,在雀魂,註冊新帳號之後,系統會先詢問你是否清楚知道日麻的玩法,並會從最基礎的東西(i.e. 牌的種類、遊戲的目標)開始教授日麻規則。

截圖_2021-03-05_上午6_20_20
《雀魂》遊戲截圖

與實況和動漫畫合作的親和力

不少的日麻平台都曾經與動漫畫扯上關係。例如,SEGA MJ及天鳳就曾經與知名日麻作品《SAKI -咲-》合作,舉辦麻將大會。已經倒閉的桃色大戰更是開宗明義地將作品界定成「萌×麻將」的平台,其定位與雀魂相當類似:同樣是主打初學者市場,附贈大量的萌系角色以供抽獎。

雀魂之所以迴避了桃色大戰的命運,既是源於雀魂生於逢時,剛好遇上了VTuber流行的風潮,也是源於雀魂是一隻適合實況的遊戲。

既主打ACG市場,雀魂在2019~2020年請了不少VTuber進行實況,舉行定期節目。除了上面提及過的楠栞桜與天開司,在最近,雀魂就先後舉行了仿效《SAKI –咲-》的高校聯賽杯、與及邀請VTuber團體彩虹社的大量成員舉行「にじさんじ麻將杯」(彩虹社麻將杯)。

除了VTuber玩得吸引,遊戲本身也很適合實況。無論是胡大牌林林總總的演出、自摸或和牌的特效、還是說遊戲內聲優台詞,與及各種各樣能於對局途中發出的貼圖,這些演出為本應平淡無奇的日麻牌局,增添不少刺激,也使得網路日麻增添了一點社交味。

(某程度上,歌衣メイカ可以說是漢氣的代表。這個從起手牌只有六種么九牌做出國士無雙十三面的一盤,也被他標籤為「看了以後就能明白什麼是『漢氣』的一局」。)

遊戲目標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