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示威者街頭高掛女裙,軍警迷信怕「招厄運」、追捕速度延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依據緬甸傳統,女性的下體以及遮蓋該部位的衣物,會削弱男性的力量(該力量稱之為hpone)。
緬甸軍方於今(2021)年2月1日發動政變,囚禁了實質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港譯「昂山素姬」)以及多名全國民主聯盟(NLD)政要。緬甸民眾不滿軍方藉口奪權走上街頭抗議,遭軍方以橡膠彈、催淚瓦斯、水砲、甚至實彈回擊;而因為當地文化,街頭出現了特殊的抗議畫面。
(中央社)緬甸抗議軍事政變的民眾為拖延軍警追捕速度,現已習慣把女性的筒裙甚至內衣橫過街頭成列高掛。因為按照緬甸傳統,男性從女性筒裙下方走過會招來厄運。
《法新社》報導,因害怕報復而要求匿名的一位20歲抗議民眾表示:「我們之所以跨街晾掛籠基(longyi,緬甸筒裙稱呼),因為我們傳統上認為,如果從籠基下方經過,就可能會使好運流失。」
報導指出,依據緬甸傳統,女性的下體以及遮蓋該部位的衣物,會削弱男性的力量(該力量稱之為hpone)。
這位民眾還說:「如今年輕一代不相信這一套,但軍人還是相信,這是他們的弱點。所以在緊急狀況下,如果他們朝我們而來,我們也許能有較多時間跑開。」
社群網站張貼的影片可見,緬甸警察會把晾掛的成列衣服拿開,再走過街道。
Perhaps the women's clothes (longyi) will save lives...
— Yasmin Ullah (@YasminJUllah) March 5, 2021
If you don't know, the military, a fascist terrorist regime is frightened to have their sacredness affected by walking under longyi or coming in contact w/ period blood. Turns out the fascist is extremely sexist! 😬 pic.twitter.com/tZYt9IjScd
緬甸傳統上認為,若從遮蔽女性私密部位的衣物下方走過,不僅會招厄運,也有失男子氣概。
Soldiers believe that they're degrading when they pass under women's longyi (nether garment worn by Myanmar women). That's why people in Burma hang lognyi on the roads. Some of longyi have a picture of Min Aung Hlaing on it. #WhatsHappeningInMyanmar #Mar4Coup @YourAnonCentral pic.twitter.com/tsHstz5olN
— Shwe Yoe (@ShweYoe111) March 4, 2021
有些longyi上,還有翁山蘇姬的照片。更有示威民眾,將衛生棉條、護墊等物綁在繩索上,以迷信嚇阻軍警。
Here we see more of womens longyi (htamein) underwears and pads seen everywhere again on Friday for misogynistic Myanmar military, protestors are also calling for a “ Htamein Flags March”on coming Monday. #WhatishappeninginMyamar pic.twitter.com/F3TiG6MvQd
— Hnin Zaw (@hninyadanazaw) March 5, 2021
《BBC》報導,自從2月1日軍隊奪取政權以來,緬甸全國各地已有至少55人被殺害,而暴力事件在過去的幾週中愈演愈烈。聯合國人權事務負責人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表示,自政變以來,已有1700多人被拘留,其中包括國會議員、示威民眾和至少29名新聞工作者。
《路透》報導,約有30名緬甸官員與家屬越境到印度尋求協助。印度官員也證實,已收到緬甸來信,要求遣返警察。據悉,緬甸掌握了8名越境逃到印度的警員情報。信中寫道:「為維護兩國鄰國的友好關係,請拘留8名到達印度領土的緬甸警察,並移交給緬甸。」
《美聯社》報導,而為了抗議緬甸軍方,北部蒙育瓦市(Monywa)也有示威者用「緬甸啤酒」淋腳以示抗議。「緬甸啤酒」是軍方企業,自政變之後銷量一落千丈,還失去了日本合作夥伴麒麟啤酒,麒麟宣布由於軍方的奪權行動違背該企業的人權政策,因而終止了與緬甸啤酒的合資關係。
Boycott campaign on another level!!
— pyaezone (@pyaezone) March 6, 2021
In #Monywa, people wash their feet with #MyanmarBeer to show their displeasure towards the company owned by terrorists' economic holding ltd.
-Monywa Gazette#WhatsHappenningInMyanmar#Mar6Coup pic.twitter.com/gVJ6SmjYln
Japanese Beer Company Kirin end joint venture with Military own “Myanmar Economic Holdings” on 5th day of military coup took place in Myanmar. #MyanmarBeer #MandalayBeer #HearTheVoiceOfMyanmar #Kirin #militarycoupinMyanmar https://t.co/je5X9TrQ5t
— Ei Ei (@EiEiSoe) February 5, 2021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緬甸民眾街頭高掛女裙 軍警怕「招厄運」追捕速度拖延(中央社)
- Superstitions about women's clothes help protesters skirt Myanmar's junta(法新社)
- Myanmar coup: India asked to return police officers who crossed border(BBC)
- Myanmar asks India to return eight police who fled across border(路透)
- Protests, tear gas in Myanmar after UN envoy urges action(美聯社)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
帶酪農出國進修、引進乳業大國趨勢技術:瑞穗鮮乳帶領產業創造在地鮮奶永續價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瑞穗鮮乳不只致力產出優質乳品,也用心扶植台灣乳業及酪農產業升級。團隊不只帶領酪農遠赴國外學習,落地後更由輔導員關懷牧場狀況,與乳廠酪農共學共好,落實台灣乳業的永續發展。
在日前公布的國際食品評鑑大獎中,瑞穗鮮乳連續第六年獲得Monde Selection世界品質評鑑大賞金獎、iTi比利時風味絕佳獎兩項殊榮,成功帶領台灣鮮乳立下新的里程碑,而產品包裝上耀眼的獎牌,背後藏著的是瑞穗鮮乳扶植台灣乳業及酪農產業升級、與整體產業鏈共同努力的痕跡。
遠赴國外學習:瑞穗鮮乳團隊攜手25歲酪農「小鶴」翻轉牧場
在電腦螢幕前仔細觀察牛隻的DHI數據、從圖表確認牛隻飼養狀態,瑞穗鮮乳合作牧場之一的二代酪農郭建鶴「小鶴」年僅25歲,卻已是牧場的主要管理者,更運用科技化管理讓傳統畜牧業煥然一新。「我一直都有接手經營家中牧場的打算,但直到大二那一年參加了瑞穗鮮乳舉辦的以色列教育訓練課程,才第一次見識到原來養牛可以這麼先進!」像小鶴一樣對於酪農業懷有抱負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也是瑞穗鮮乳不限年紀,開放許多名額給二代酪農可以跟著團隊一起到國外上課,共同學習友善飼牧與創新管理,並將世界先進育牛科技在地化的原因,期待讓這股成長動能翻轉台灣鮮奶的可能性。
小鶴於2017年和團隊一起前往以色列取經「乾式榨乳」技術,調整原先水洗牛隻乳房再榨乳的方式,透過消毒殺菌清潔牛隻乳房,提升生乳品質與A級奶比例。另外又在2019年前往丹麥學習牧場管理模式,逐步建立SOP系統及KPI觀念,幫助牧場運作更有效率,也間接促動小鶴創造一套「牧場小主管」制度,舒緩台灣酪農業較容易面臨的人力缺乏困境。

黃金職人團隊提供「牧場客製化服務」,乳廠、酪農共學共好
從國外導入新技術後,如何於台灣推廣、做在地化調整更是一大挑戰。負責關懷瑞穗鮮乳合作牧場狀況並提供酪農技術輔導的第一線輔導員林家弘分享:「很多酪農已經養牛好幾十年了,對他們來說要改變飼養方式、學習新技術是很大的挑戰,所以我們需要顧及牧場的硬體層面、酪農的心理層面、技術上有不易克服的地方嗎?心理上有不適應的地方嗎?再根據牧場所處的階段、酪農們面臨的不同問題,提供客製化的最適建議方案。」在產業鏈精密分工下,瑞穗黃金職人團隊各司其職守護每個環節,有輔導員親自在牧場傾聽酪農心聲與即時技術支援、獸醫師實踐預防醫學照顧牛隻健康、乳牛營養師規劃牛隻飼料配方、畜牧技師提供畜舍硬體諮詢、研究員制定安心鮮乳生產標準、品管嚴格把關鮮乳檢驗關卡,與全台超過130戶酪農攜手合作,讓每一瓶鮮乳都以世界級的品質送上餐桌。
從鮮乳品質到酪農心境一一守護,落實在地鮮奶永續發展
一瓶好的鮮乳除了經過一道道儀器的檢驗關卡,更見證了人與人之間的彼此信賴、攜手成長的過程,瑞穗團隊和酪農以技術與感情並進的交流,相互扶持成長。技術上,團隊提供牧場所需的6大項17小項服務,協助牧場運作,從畜舍建構、飼養管理、DHI分析到疾病預防,酪農如遇難題,隨時向輔導員「掛號」,團隊即會安排專業人員前往協助改善。除此之外,瑞穗鮮乳更提供不同規模的教育訓練,例如:國外教育訓練、大型研討會,小至一對一的個別教學。也會透過產業案例、國際新技術、自製重要知識圖文與酪農分享交流。情感上,團隊則會深入了解不同牧場的狀況,關心酪農在牧場經營上的心情狀態、培養預警通報的信任感。瑞穗堅信,唯有理性與感性雙向並進、一步步建立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才能夠陪伴酪農一起養好牛、產好奶,持續提升與創造台灣鮮乳的永續價值。

本文章內容由「瑞穗鮮乳」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